田蕓
【摘 ?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營造相互學習的氛圍,改進“滿堂灌”的教法。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特點、心理和教材以及課外活動,組織課堂教學方法,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滿足學生學習各種技能的情感需要,讓學生在老師的主導過程中活躍教學氛圍。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 ?教學改革 ?活躍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9550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2-0116-01
在美術課堂,要以活躍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指個體對某種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態(tài)度。興趣是我們每個人做好任何事情的關鍵引誘,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是學生上好美術課和其它美術活動的前提關健,學生有了濃厚的美術興趣,才能夠長久地保持學習的動力。
和諧師生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學習不是毫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知識的溝通。”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理性與情緒兩方面的動態(tài)的人際交往過程,情感是對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己需要所產生的情緒體驗,健康的師生情感活動能激勵學生心理需要產生的愉快、和諧的人際氛圍、融洽在溫馨的主體學習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激勵,師生關系好壞,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成績都有明顯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喜歡某教師的就喜歡他所教的課程,在學習時該課時興趣濃厚,作業(yè)認真完成,成績較好,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尊重愛護學生,使每個學生感到老師都在“偏愛”自己,增加融洽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的動趣,結合自己備課的幽默語言,挖掘美術教材的形象性,趣味性,以及課外的開拓視野的材料,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日益增強師生情感,使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信心百倍。
精心設計活動,樹立學生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在寓于美術教育活動之中,營造美術活動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學習氣氛中主動接觸美術的信息,積極投入到學知識技能的過程,從引趣到活動后的興趣,直到成功后的情趣,學生在活動中既經受鍛煉又使興趣趨于穩(wěn)定,多組織參加各類比賽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才能,使學生充分更完善地發(fā)揮其已掌握知識潛力,增強磨練中收獲的信心。
利用游戲化評價,調動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如果說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幅張揚其個性的圖畫,那么評價無疑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在評價時,要將教師的作用發(fā)揮在“激發(fā)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上,而不是以一種成人的、專業(yè)的、唯美的眼光來評價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因此,要根據活動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評價方式。實踐證明,游戲法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感性和直覺能力,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它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境界中展開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的藝術潛能得以充分的發(fā)揮。比賽法,運用比賽的趣味性競爭性,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這種氣氛的營造是一個生發(fā)的過程.它能讓學生在充滿競爭的課堂中獲得一種滿足感.同時還能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學習.笑聲里有思考。如在講《有特點的人臉》這節(jié)課時.人物的臉形、五官的比例和位置是至關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這一點呢?我先出了一個叫眼力大比拼”的比賽題目.接著在黑板上畫出不同臉形的外輪廓然后讓全班同學去尋找.看看誰最快找出班上哪位同學的臉形和黑板上的臉形最吻合,這時,學生已把觀察化作一種有趣的比賽行為。當不同臉形的學生站在黑板前面的時候.學生們發(fā)出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同學們在這個比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認識和感受到了它們的重要性;感知法,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知覺器官共同參與活動,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地接受教育的信息加深對事物的領悟和理解,而課堂氣氛也會隨著感知活動的進展始終笑聲不斷十分活躍。
加強美育滲透潛化教育,營造學習氣氛的內動力。美育是用美的力量教育學生,接受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共產主義接班人。美術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以藝術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美育對于增強和健全人們的審美心理結構,即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協(xié)調,對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起重要作用:(1)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藝術氛圍,如:節(jié)日的板報,作業(yè)的作品展,板報的比賽,以及校內外的書畫比賽,這各項活動由老師分班組織欣賞、分析、總結,并且強調學生紀律的自覺嚴明性。意識培養(yǎng)包括積累意識、表現意識、獨創(chuàng)意識。讓學生對日常所見所聞、所想所求有意識地進行記憶保存,到創(chuàng)作時,就可以提煉出來,奠定豐富知識材料基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國畫興趣班,有利學生在課堂掌握不足;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書畫比賽活動。這樣可以熏陶學生對繪畫藝術的氛圍培養(yǎng),增強學生學畫意識,使其形成習慣,促進學生繪畫能力。(2)在教學上講解美術史的知識,名人的藝術簡歷,名畫的價值和思想藝術魅力的真諦。例如:講述雕塑藝術欣賞課的時侯,介紹敦煌石窟歷史的價值和藝術價值時,回顧當時帝國主義持強欺弱對敦煌藝術寶富的劫奪。引起學生深感共鳴,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感觸祖國偉大的藝術。要努力學習,強盛祖國!這樣,使學生對美術的感受知識,豐富和提高審美能力和水平,學生自己不知不覺地融入美術地小天地,走入真的正確的審美教育,保持對美術的興趣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氛圍他們的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學生心目中自覺地形成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對美術藝術的追求和向往。
總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的方法還有很多,關鍵在于每位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探索挖掘新的策略,讓美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