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紅鄉(xiāng)
【摘 ?要】閱讀是英語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在進行英語閱讀時,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短文中的含義,還能夠讓學生擴大自身的詞匯量,豐富自身的語言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2-0079-01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閱讀的語言內(nèi)容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材中,一般的閱讀題材都包含了大量本單元所學的詞匯、短語。在初中英語課堂講解閱讀時,教師往往會重點教學閱讀內(nèi)容中本單元的詞匯、短語,過分強調(diào)這部分知識點的重要性,課堂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于講解這部分知識點。這讓學生缺乏對閱讀這個知識版塊的全面性理解,所接收的知識也盡是不完整的。
(二)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
我國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將閱讀教學的重點都放在教材中的詞語、短句、句子上,從而直接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由于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就會直接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提高,閱讀水平一直停留在閱讀材料的表面,沒有進入到更深一步的層次。
(三)學生機械性的學習、背誦課文
我國大多數(shù)的英語教學方法都是“死記硬背”,這也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然而在通過教師讓學生熟悉了詞匯后,或是教學完課文閱讀后就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全面性的朗讀、背誦。盡管學生能夠在背誦課文的過程中了解詞匯與句子短語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但是這只是停留在了解其含義的表層,沒有深入的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含義,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一個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直接導致了今后的英語學習的效果。
(四)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實用能力
傳統(tǒng)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重視書本知識、閱讀背誦方面,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實用能力。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溝通,而通過這一系列死板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能在筆試中取得勝利,而在實際的交談中,學生只能是望而卻步。片面性的知識是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要求,只有全面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效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英語。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與特征分析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又被翻譯為心智圖,主要就是經(jīng)過數(shù)字、顏色、空間與圖像進行感知,在一個規(guī)定的主題中,讓大腦去構(gòu)建與主題相關的知識,用此過程幫助人們更好地解決問題。此外,思維導圖還有另外一個表達方式。就是構(gòu)建一個可視化的語義網(wǎng)絡體系,這是一種較為開放性的表達方式,能為思考者提供一個精確的圖示工具。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閱讀,讓大腦更加容易接受書本上的閱讀知識,也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二)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的具有四個基本的特征。第一,思維導圖的中央圖形就是主要的視覺焦點,其背景十分簡單,而主體表現(xiàn)的十分突出;第二,思維導圖氛圍若干個分支,從中央圖形的部分向四周擴散;第三,思維導圖的分支是一個相對較為重要的圖像或關鍵詞,思考的主題就依附在高層次的分支結(jié)構(gòu)中;第四,思維導圖的每一個分支都有它不同的結(jié)構(gòu)特點,尤其是分支互相連接形成一個節(jié)點時,其特點更為突出。思維導圖的特點充分的證明了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整理自己的閱讀思維,協(xié)助學生學習英語閱讀。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一)在上課之前運用思維導圖
在上課之前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教學要求、所展示的英語閱讀材料、所概括的整體性含義進行構(gòu)思閱讀。通過在課堂之前的閱讀預習與學習,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感知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將閱讀材料中的重難點進行歸納劃分,與學生進行共同理解,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材料所有的知識點。比如,在學習七年級This is my sister一課時,教師明確三個教學目標:(1)對人物進行簡單的描述。(2)根據(jù)相關的信息識別人物。(3)能夠介紹自己的朋友與家人。學生通過教學目標進行閱讀,就能夠?qū)⒄麄€單元中的含義了解清楚。
(二)課堂上運用思維導圖
在課堂上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明確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位置。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自身對閱讀材料的了解制作思維導圖,從而展現(xiàn)出每個學生不同的思維,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個部分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全面了解閱讀材料。比如,在教學七年級I want to be an actor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在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提問學生本文的主要含義,以及不明白的地方,看學生是否能夠分清楚職業(yè)名詞、地點名詞以及其他名詞。
(三)課堂后運用思維導圖
在課堂后運用思維導圖就需要教師根據(jù)閱讀材料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依照教師提的問題,在一次閱讀后的找到答案;學生進行二次閱讀時,就能夠與教師一同理解閱讀材料的英語語言知識了,重點分析不懂的部分;學生進行三次閱讀時,就可以根據(jù)自己所理解的課文內(nèi)容制定思維導圖,展示出在閱讀后所了解的情況。教師在加以指導,讓學生變更自己不準確的答案。比如在學習九年級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文時,學生在課后完成教師提的問題:
1. Learn how to express preferences and causes.
2.Write a review of a book,a movie or a CD.
在這之后,學生對內(nèi)容進行多次閱讀,構(gòu)建自己的思維模式,集中性的學習,達到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