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20在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的臨界值研究
王云鵬1,2方昆1
【摘要】目的 探尋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AS-20)在斜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的最佳臨界值。方法 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0例成人斜視患者為研究對象,繪制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尋找AS-20的最佳臨界值。結果 所有患者兩量表得分呈正相關(P < 0.05);AS-20的臨界值達到74.5分時,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在左上方距離標準參照線最遠。結論 74分是AS-20在斜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的最佳臨界值。
【關鍵詞】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臨界值;工作特征曲線
作者單位:1 475000 開封市中心醫(yī)院;2 475000 開封眼病醫(yī)院
作為眼科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近年來,成人斜視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趨勢[1]。根據(jù)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成人斜視會造成視覺、立體功能喪失、外觀形象紊亂等問題,還會對患者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及人際交往形成障礙,降低其生活質量[2]。當前國外針對成人斜視應用最多的評估工具是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該表簡單易懂,便于填寫,且準確率高,被廣泛應用于成人斜視生存質量臨床研究[3]。但針對同一病種、不同階段,量表臨界值有著一定的特異性[4]。本研究重點探討術前時段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最佳臨界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0例成人斜視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在18歲以上,斜視度數(shù)在15△以上,未接受過任何手術矯正;未有顏面及眼部畸形或其他急性眼病;意識清楚,能配合調查研究。280例患者中,男148例,女132例,平均年齡為(26.5±5.5)歲;斜視度數(shù)在15△~65△;100例為內斜視,128例為外斜視,52例為垂直性斜視。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本研究所有調查工具包括一般資料問卷、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國家眼科研究視功能量表。一般資料問卷為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斜視度數(shù)、斜視類型等。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共2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以100分為最高分,得分越多,顯示患者生存質量越好[5]。國家眼科研究視功能量表共25個條目,采用Likert等級評分法,以100分為最高分,得分越多,顯示患者生存質量越好,其臨界值為64分,患者得分在64分以上為生存質量正常,反之為異常[6]。
1.2.2調查方法 成立臨床調查小組,包括3名臨床調查員,均經過同意培訓。均在入院第一天給予患者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國家眼科研究視功能量表調查,調查前向患者介紹本研究目的、過程、意義、方法等,簽署知情同意書。要求患者在30 min內獨立完成量表,由3名臨床調查員進行評定。本研究發(fā)放問卷280份,回收有效問卷2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15.0軟件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數(shù)表示。以國家眼科研究視功能量表為“金標準”,根據(jù)AS-20對應靈敏度、特異度繪制被調查者的工作特征曲線,尋找AS-20的最佳臨界值。
2.1繪制工作特征曲線
根據(jù)國家眼科研究施工能量表的標準,研究中呈現(xiàn)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893,標準誤差為0.038。
2.2AS-20最佳臨界值
根據(jù)國家眼科研究施工能量表的標準,研究中AS-20臨界值達到74.5分時,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在左上方距離標準參照線最遠。鑒于本量表利用Likert5級評分,量表以整分計算,取臨界值為整數(shù)74分,此時靈敏度為最高值75分,詳見表1。
表1 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不同臨界值對應數(shù)值
現(xiàn)階段,在眼科學中越來越重視將生存質量這種最能體現(xiàn)新的健康觀和醫(yī)學模式的評價體系,并且被應用到眼科臨床試驗和疾病干預評價中,逐漸成為國內外眼科學者研究的焦點[7]。當前最能充分反映眼科視覺相關生存質量的量表是國家眼科研究視功能量表[8],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正是基于這個金標準來衡量其最佳臨界值的。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兩量表得分呈正相關(P<0.05),且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條目少,省時、便于填寫,在臨床數(shù)據(jù)采集上有優(yōu)越性。另外,工作特征曲線分析是實驗評價中較為理想和經典的方法,能為臨床評估提供最佳閾值。本研究采用工作特征曲線分析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的最佳臨界值。結果顯示,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臨界值達到74.5分時,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在左上方距離標準參照線最遠,此時對應靈敏度0.784、特異度0.875、假陰性率0.215,假陽性率0.125。被調查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0.893,標準誤差為0.038。提示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在評定成人斜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上有著較大的優(yōu)越性。另外鑒于本量表利用Likert5級評分,取臨界值為整數(shù)74分,此時靈敏度為最高75分,有利于臨床上對異常生存質量斜視患者進行篩查和評估,以便給予異常生存質量患者個性化的護理措施。
綜上所述,74分是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在斜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的最佳臨界值。由于本院患者數(shù)量較少,研究結果不排除樣本量偏低等因素,所以仍需擴大樣本數(shù)量進行驗證。同時采取動態(tài)觀測,對患者不同時段生存質量臨界值進行評估,全面提升其篩查功能。
參考文獻
[1]卞薇,劉洋,徐燕,等. 斜弱視生存質量量表在成人斜弱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的臨界值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14,29 (12):24-27.
[2]秦紅英,宋峰偉,孫朝暉,等. 共同性外斜視術后患者的生存質量的變化[J]. 國際眼科雜志,2014,14(9):1736-1738.
[3]孔冬,王芳,馬魯新,等. 成人斜視患者生存質量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5):339-340.
[4]卞薇,劉洋. 成人斜視生存質量量表在斜視患者術前生存質量評估中臨界值的研究[J]. 護理學報,2014,21(21):65-68.
[5]于繼,王春華. 白內障術中局部注射麻醉導致的術后斜視及治療[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8):25-26.
[6]周遠香,羅詩蓓,段友國. 成人斜視患者生存質量的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4):690-692.
[7]靳立飛. 中文版間歇性外斜視患者生存質量量表的評價及應用[D]. 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
[8]卞薇,吳燕. 斜視弱視患者生存質量評估量表研究進展[J]. 護理學報,2013,20(9):28-31.
Adult Strabismus QOL Study in the Preoperative Strabismus
WANG Yunpeng1,2FANG Kun21 Kaifeng Central Hospital,Kaifeng475000,China,2 Ophthalmic Hospital in Kaifeng,kaifeng 47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critical valu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strabismus in the patients with AS-20. Methods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280 cases of adult patients with strabismus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ra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urve of the respondents, looking for the best critical value of AS-20.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P < 0.05), the critical value of AS-20 reached 74.5 points, and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respondents was the furthest distance from the standard reference line at the top of the left. Conclusion 74 points is the best critical value of AS-20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rabismus.
【Key words】Adult strabismus QOL, Critical valu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9.021
【中圖分類號】R777.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16(2015)19-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