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提升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我們在培養(yǎng)優(yōu)生和輔導中等生的同時,尤其要加強對“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加以關注,并對其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科學習過程中感到困難、吃力的學生。本文所指的學困生為在一學年四次大型考試(兩次期中和兩次期末考試)中成績不能達到及格線78分(130分制)的學生。我國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的初中,英語學困生現(xiàn)象尤為明顯。學困生伴隨著英語學習而產(chǎn)生,并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而增多。如何對學困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促使其轉化,便成為擺在每一位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正如《英語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那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為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弊鳛橐幻r(nóng)村的初中英語教師,現(xiàn)就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為例談談學困生的特征以及如何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
農(nóng)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特點
筆者所在的農(nóng)村,初中生源比較復雜,有來自公立小學的,有來自民辦小學的,也有從省外或者外市轉學過來的,學生英語基礎兩級分化特別嚴重。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英語學困生特別多。面對這種情況,在初一剛開學的幾個月里,筆者就做了大量的訪談工作,進行了全面的摸底,總結出了這些英語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第一,大多數(shù)學困生學習目的還是比較明確的。他們知道英語是當今世界范圍內(nèi)使用最廣泛的一門語言,都明白學好英語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他們內(nèi)心都是想學好英語并且能夠運用好英語。
第二,每次進入一個新的學校,新的環(huán)境,這些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都會高漲,因為他們渴望自己能夠有所改變,也渴望得到新老師的認可,并通過老師的幫助,能夠改變自己的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所以,這種情況將是轉化這些學困生的良好契機。
第三,英語學困生,大多數(shù)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中絕大多數(shù)人,為了學好英語,都自愿或不自愿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是由于他們?nèi)鄙倭己玫膶W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并且欠缺主動學習的持久性。從而導致他們在英語的學習上“高付出,低回報”的狀況,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慢慢地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好英語的動力。
行之有效的策略與方法
針對這些農(nóng)村初中學困生的特點,借助合作小組和學生資源,拓寬英語學困生幫教途徑,并且從如下的幾個方面對他們進行學習策略與方法的指導,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拓寬學困生的幫教途徑 根據(jù)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通過自愿和統(tǒng)籌的原則相結合,把全班同學均衡地分成十組,每組中都合理分配各個層次的學生。有英語優(yōu)等生,也有英語中等的學生和學困生。然后以組建后的小組為單位,每天進行考核并做好記錄。筆者讓學生把自己的小組都畫成一棵果樹,并給出自己最喜歡的名字,如Hope Tree,Love Tree,Dream Tree等,然后根據(jù)每一個小組的表現(xiàn)每天進行評星。每周小結一次,根據(jù)星數(shù)來讓每棵果樹結出相應的果子。學生們興致很高。樹上果子結得多的小組每天都情緒很高,而果子結得少的小組抓緊時間想辦法,互相督促,互相進步,形成了良好的課前、課上以及課下爭著學英語的良好氛圍。
除此之外,筆者還讓學困生在班級中自由尋找一位師傅并進行師徒結對子。每周根據(jù)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每月評選出最佳師徒5對,進行表彰。同時鼓勵更多的英語優(yōu)等生充當小老師,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主動地幫助班里的英語學困生,團結合作共同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趣味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困生本身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就不高。所以在課堂上要經(jīng)常設計一些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學生最大程度的參與課堂的學習中來。一是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交際情境,在趣味盎然中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由于英語學困生口語表達能力不好,所以他們往往不愿開口或者無法明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有了情境,語言不再是機械的、枯燥的而是豐富多彩的,真實的,直觀的。所以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為這些學困生設置情境,提供交流機會,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參與進來。通過動耳、動手、動口、動腦進行大量的交流活動,建立他們的語感,從而內(nèi)化形成他們自身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二是開展趣味游戲競賽。競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類型可以有朗讀比賽、猜謎語、詞語接龍等。為了激勵學困生,游戲的難度可以針對性的降低一些,適應他們的參與程度,創(chuàng)造愉悅的氛圍,適度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在歡聲笑語中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他們盡情發(fā)揮,體驗成功。三是通過直觀教具、肢體語言、詩歌賞析、歌曲跟唱、多媒體視頻、幽默視頻、英語小短劇等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輔助形式,給學困生創(chuàng)建一個豐富多彩,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感染他們,也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痹谛问蕉鄻拥挠⒄Z課堂中,要讓學困生樹立這樣一種信念:只要我參與,就能夠進步。
全方位優(yōu)化學困生的學習策略,提升其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 班級中之所以有很多英語學困生的出現(xiàn),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在詞匯學習中,絕大多數(shù)的學困生都是逐個字母死記硬背。這種方法費時費力,還非常容易遺忘,造成大量學生單詞識記不過關。日積月累,成了英語學習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在詞匯的教學上,筆者通過phonics與音標教學相結合,解決學生的讀音問題,并且教會學生根據(jù)拼讀規(guī)則和構詞法等方式來記憶和背誦單詞。在聽力的訓練中,筆者指導學困生在做聽力練習時,不是單純地聽,而是同時要拿筆記,記住所聽到的重要信息,如時間、地點、數(shù)字等。并有效地運用縮寫、符號等形式減少記錄的負擔,聽的過程中不要強迫自己聽清每一個詞,盡可能重點記錄所聽到的關鍵信息。同時要根據(jù)每小題的題干選項進行預測涉及內(nèi)容,結合過程中所聽到的信息,根據(jù)說話者的語氣和語調等等來做出綜合的判斷。在口語和寫作的學習策略方面,筆者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引導敢于開口、敢于動筆起步,而且主要以表揚激勵為主,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大膽地寫。結合口語與寫作兩方面,筆者經(jīng)常通過訓練他們的一句多譯來鞏固不同句型的表達。也常常提供幾個關鍵詞,讓每個小組一人一句運用所給的關鍵詞即興的進行口頭幽默小故事的串編。并將過程中出現(xiàn)的病句提煉出來,共同探討修改。
結束語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幫助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才是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學習問題的途徑。而學困生由于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欠缺,他們比其他學生更需要教師這方面的指導。轉化學困生的意義深遠。教師在解決或正在解決一些問題的同時可能又將面臨新的問題。對學困生的幫教與扭轉,還有待于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索。教師要做的就是嘗試有效的策略,總結相應的經(jīng)驗,不斷地提升學習效果。讓所有的學困生在課堂內(nèi)外都能動起來,并逐步幫助學困生解決英語學習這一問題,最終促進每一名學生發(fā)展,同時也可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明德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