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燕
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出現了新的思考、探索和嘗試。人機交互、立即反饋是多媒體技術的顯著特點,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教學工具形象直觀、生動具體,有形有色,或大或小,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自主學習條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及動手動腦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得以提高。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彪娊堂襟w在課堂教學中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或靜或動,能突破時空限制,可展示到課堂內不宜看到或不能看到的事物,圖象清晰,形象逼真,動感十足,色彩鮮艷,聲情并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如在教授小學數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小學生對立體圖形的空間想象尚未形成,加上概念比較抽象,因而學生理解也比較困難,在學習長方體的頂點、棱等概念時,在計算機上出示長方體模型框架,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形式得知:頂點是三條不同棱的交點;共有十二條棱,根據長度的不同可分為三組……再通過屏幕動態(tài)顯示,每一組有四條棱,四條棱的長度相同。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與思考能力
“學生樂學、會學”,是現代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認知結構具有積極吸收外界信息,自我調節(jié)的功能,自學能力也需給予培養(yǎng)。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實際,不斷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想方設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的總結自己學習活動的規(guī)律,有效組織影響自己學習活動的多方因素,可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教師根據教材和教學的重難點,利用投影出示了一些思考題:①怎樣把除數1.3轉化為整數?為什么先把除數轉化為整數?②被除數是怎樣變化的?現被除數的小數點在哪里?變化后的豎式是什么?變化后的豎式和原來的豎式比較,什么變了,什么不變,根據什么?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促進學生自讀、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借用課本,通過讀、思、找、議、說、看等形式,分析問題,解決了問題。教學中,教師不斷指導學生總結自己學習活動,引導鼓勵他們多思考自己的學習過程,師生間、生生間多問善問,多思善思,多議多辯。在問題的激發(fā)下,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既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
“為創(chuàng)造性而教”早已成為教育界盛行的口號。教學中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多閱讀課外書,充實頭腦,開闊眼界,敢想、敢問、敢做、擴散思維。要達到擴散思維即創(chuàng)造的目的,就要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展開想象。而實現這一創(chuàng)造的主要途徑是親自動手實踐?,F代教育信息設備是輔助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最好媒體。它以文、圖、形、聲、動為一體,學生通過視、聽、動手操作獲得信息,提高興趣?,F代教育信息設備輔助教學,省時增量,優(yōu)化教材,學生可獨立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把動手、動口、動腦結合起來,視聽配合,可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有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在教學中,靈活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多種感官協調并用,參與學習活動過程,可以增強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一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