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明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特重度燒傷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
林雅明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目的 研究特重度燒傷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我院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診治的10例特重度燒傷患者,對其實施臨床護理措施,觀察其護理效果。結果 通過對所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1例患者由于傷勢過重而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達到10.0%;其余的9例患者會恢復較好,護理有效率為90.0%,護理效果良好。結論 特重度燒傷患者是極度危險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均波動較大,可能伴隨排泄障礙、呼吸困難以及消化功能障礙等多種并發(fā)癥,而且這類患者多無自理能力,需要臨床積極的護理干預來挽救其生命,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
特重度燒傷;臨床護理;效果分析
特重度燒傷患者,由于其人體最重要的天然保護屏障受到嚴重損傷,因此,很容易造成患者呼吸系統(tǒng)、機體的代謝能力,以及機體的抵御力等等都會受到很嚴重的破壞,從而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使得自身的恢復力和內(nèi)環(huán)境平衡都會發(fā)生紊亂現(xiàn)象。而且,燒傷的面積越大,范圍越廣,深度越深,對身體的影響力就越大。由此也說明需要良好的護理,從而幫助燒傷患者獲得健康[1]。我院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診治的10例特重度燒傷患者,通過對其進行的臨床護理保護,觀察最終的護理效果,根據(jù)實踐所得的結果,現(xiàn)將報告整理如下:
1.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診治的10例特重度燒傷患者,其中8例為男性,2例為女性;年齡在20~64歲之間,平均為(43.5±3.6)歲;燒傷面積在32%~61%之間,平均為(49.2±2.3)%;燒傷原因:6例患者由于火焰燒傷引起重度燒傷,3例患者由于高溫液體燙傷引起重度燒傷,1例患者由于高溫氣體引起重度燒傷;其中2例患者出現(xiàn)了呼吸道燒傷。
1.2 治療方法
(1)抗休克:在患者入院以后,通常需要大量的血漿補充,同時也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實施保持每分鐘3L吸氧,然后需要對其燒傷的創(chuàng)面進行清理包扎,并對其進行留置導尿,避免病人由于暫時的內(nèi)環(huán)境紊亂而更容易造成后續(xù)的治療或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2]。(2)抗感染:感染是貫穿整個燒傷治療的過程中的,而感染也是很多燒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垢腥镜木唧w藥物為頭孢哌酮舒巴坦納、頭孢曲松納、美羅培南、氟康唑、萬古霉素,此外還同時應用法莫替丁或者奧美拉唑,充分保護胃黏膜,避免應激性潰瘍出現(xiàn)。(3)手術: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需要實施多次手術,在全麻下實施創(chuàng)面清理及植皮手術。
1.3 護理措施
1.3.1 吸入性損傷的護理工作 (1)頭面部燒傷后由于部分相對特殊,容易引起肺水腫、喉頭水腫,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假如護理不當,容易引起窒息死亡,因此面對此類病患,我們應該尤其注意,并提升相應的護理措施[3];(2)確保病患的呼吸道通暢,其吸氧過程都需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執(zhí)行,并對氧氣的濃度和成分都有一定的要求;(3)根據(jù)每個患者的燒傷情況,每天都需進食一定量的水,可以從生理鹽水、注射用水、葡萄糖溶液中獲取。同時,也要對患者進行吸痰或者稀釋痰液處理,向氣道內(nèi)滴入100ml生理鹽水+100ml注射用水;每天3次進行霧化吸入,促進痰液排出,有助于呼吸。(4)對于頭面部腫脹明顯的患者,應將其床頭抬高約10~15°,緩解水腫,將頭部偏向一側(cè),多給予拍背,有助于促進排痰[2];(5)對于肺部受到影響或吸入性損傷的病患,需要進行早期的預防性氣管切開以及呼吸機的應用,并對病患的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觀察;(6)要嚴格清洗和消毒金屬套管,妥善固定各類管道和氣管套管,松緊掌握適度[4];(7)如有必要給予氣道沖洗;(8)在對病患的呼吸進行過程中,動作要嚴格規(guī)范,并且在吸痰的過程中,每次連續(xù)動作不可超過3次,且每次的時間都需要控制在15s之內(nèi),同時在每次動作的間隔間都要進行純氧吸入,同時也要在吸痰的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項指標,假如出現(xiàn)病情改變應立即停止吸痰,進行高流量吸氧。
1.3.2 進行輸液治療的護理 (1)要建立可靠快速的靜脈通道,如有需要建立兩條的,應按照要求進行,保持先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先晶后膠、見尿補鉀以及液種交替的輸液原則;(2)在輸液過程中,對輸液的總量、次數(shù)和時間都要嚴格控制,具體要求可以根據(jù)我國常用的布業(yè)公式計算;(3)對24h出入量準確記錄,每小時尿量進行詳細記錄,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液體用量[5],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記錄尿比重、尿量等變化;(4)由于病患的皮膚受到損傷,因而不能進行合理的調(diào)節(jié),從而維護身體的機能需求,我們可以適當?shù)母鶕?jù)需要進行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溫度。
1.3.3 對于燒傷創(chuàng)面的護理 燒傷創(chuàng)面的護理一定要確保清潔干燥,同時也要避免受壓。根據(jù)患者的燒傷情況判斷,如若有需要對病患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且外敷的藥一定要做到現(xiàn)用現(xiàn)配,并對患者的敷藥時間和換藥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掌控。如果有創(chuàng)傷的滲出物,一定要及時清理干凈,并且保持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對病患的房間都要按時定量進行消毒處理。
1.3.4 基礎護理 對病患的飲食和排泄等生活的護理,每天要及時進行患者的口腔、吸氧管等容易產(chǎn)生細菌的地方進行清理。同時要確?;颊叩拇矄伪惶椎恼麧嵏蓛?,如若出現(xiàn)潮濕或受到交叉污染,就要及時進行更換。有必要的時候,也要幫助患者完成進水、進食以及大小便等生活,做好胃管護理、吸氧管護理以及氣管切開護理等,確保會陰部清潔干凈,以免尿液、大便等污染,每天對會陰部進行護理,早晨及時更換尿袋,定期更換導尿管,如有必要進行膀胱沖洗,以免出現(xiàn)逆行感染[6]。
1.3.5 營養(yǎng)護理 由于燒傷患者的機體自我修復功能受到影響,其消化系統(tǒng)也容易發(fā)生紊亂,所以,對于燒傷患者的營養(yǎng)要求都要按照要求進行,少食多餐。對于其事物的要求: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等,如果患者由于燒傷情況不能很容易就餐的,可以進行輸液處理。
1.3.6 心理護理 由于本病急性發(fā)病,患者心理一時無法接受,容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的心理,因而護理人員應對于患者的心理要多關注、多安慰、多交流,同時也可以向他們家屬講述日常中應多注意的問題。在進行其他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其態(tài)度、語言、動作都要溫柔,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多給予他們鼓勵,可向他們傳輸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讓他們對自身的治療有信心,從而能早日得到康復。
1.3.7 潛在并發(fā)癥的護理 (1)壓瘡:病患在入院后,對患者的皮膚的狀態(tài),每天要按時進行交接班,密切關注起變化。對于翻身困難的患者,不可進行拖、拉等容易造成二次損傷的動作,避免壓瘡出現(xiàn),從而促進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7]。(2)肺炎:長時間臥床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肺炎,應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加速痰液排出,鼓勵患者大量飲水,如有必要可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實施霧化吸入,加速痰液排出。
通過對所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1例患者由于傷勢過重而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達到10.0%;其余的9例患者會恢復較好,護理有效率為90.0%,護理效果良好。
重度燒傷患者的病情相對復雜,假如僅僅運用藥物治療而沒有重視護理干預,就會大大降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8],因而對患者的進行有效的護理工作是十分科學健康的。對患者實施科學化的護理措施,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根據(jù)近幾年各地燒傷治療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嚴重燒傷的總治愈率為93.0%,其中II°燒傷面積高于90%的重癥患者也有多例已得到成功救治。所以,進行積極合理的護理工作,也是治療燒傷患者的有效方法,而他們也是接觸患者時間最長,對患者的治療工作也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此可見護理工作對燒傷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讓患者得到人性化關懷,多于患者交流和溝通,進而患者患者的不良情緒,為特重度燒傷患者的治療提供前提保障。總而言之,特重度燒傷患者是極度危險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均波動較大,可能伴隨排泄障礙、呼吸困難以及消化功能障礙等多種并發(fā)癥,而且這類患者多無自理能力,需要臨床積極的護理干預來挽救其生命,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
[1]吳昱.特重度燒傷患者的急救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20(17):542-543
[2]吳彤,王麗鳳.特重度燒傷病人的心理活動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1,48(Z4):397-398
[3]陳宇峰,趙香蓮,趙莎.程序化浸浴治療燒傷128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6(20):264-265
[4] 于波,穆瑞媧.透明質(zhì)酸對手部燒傷的療效與護理[J].廣東醫(yī)學,2015,(14):2278-2280.
[5] 陳芬娟,宋彬娜,吳福麗等.重癥燒傷患者急救期輸液及營養(yǎng)的路徑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23-24.
[6] 侯小利.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24-25.
[7] 和淑云.46例老年燒傷患者的護理[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5):623-624.
[8] 李慶松.燒傷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68.
林雅明(1982-),女,漢,福建廈門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燒傷、慢性傷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