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娜(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86例皮膚激光美容術后患者的防曬護理效果分析
郭曉娜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回顧性分析86例行皮膚激光美容術患者的臨床資料與術后防曬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86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皮膚激光美容術的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3例。2組患者均行皮膚激光美容術,觀察組術后實施全面的防曬護理,對照組術后則給予一般護理。護理結束后,對比2組患者的防曬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無1例出現光敏反應,1例出現色素沉著,3例出現皮損復發(fā);對照組有4例出現光敏反應,伴隨有嚴重的滲血、水皰、疼痛與紅腫現象,5例出現色素沉著,6例出現皮損復發(fā)。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防曬護理可有效避免患者在行皮膚激光美容術后因日照出現的色素沉著現象,皮損復發(fā)幾率也可得到降低,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與應用。
皮膚激光美容;防曬護理
皮膚激光美容術效果良好,術后不良反應相對而言也較少,手術安全性相對也較高。但手術后患者皮膚極易因紫外線照射以及防曬措施不得當而出現光老化、光敏感、色素沉著等問題,這將嚴重影響患者的面部美觀,甚至有些患者因此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既有的臨床護理成果表明,全面防曬的護理模式具有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減輕患者的色素沉著,減少術后復發(fā)也有著重要作用[1]。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86例至我院行皮膚激光美容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分析了其防曬護理效果,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86例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住本院行皮膚科美容激光術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3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為20例,女性患者為23例,年齡在22~41歲,平均32.56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為15例,女性患者為28例,年齡在21~42歲,平均31.45歲。病種:觀察組中,15例患者在臨床中表現為色素性皮膚?。ň唧w可分為雀斑、老年斑、太田痣、黃褐斑以及咖啡斑等),12例患者在臨床上表現為血管性皮膚病(具體可分為蜘蛛痣與血管瘤等),16例患者在臨床上表現為光老化(包括毛孔粗大、色斑與細小皺紋等);對照組中,13例為色素性皮膚病,16例為血管性皮膚病,14例為光老化。所有納入研究患者的面頸部是其主要皮損部位,患者的頭、四肢與軀干也均有皮損現象出現,皮損面積在0.5~280cm2。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病種等一般資料上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
1.2 方 法
1.2.1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行皮膚激光美容術,對不同的病種選用不同波長的激光。給予色素性皮膚病患者美國賽諾秀755翠綠寶石激光,不同類型選用不同波長,如雀斑、咖啡斑、老年斑選擇755nm的波長,文刺與太田痣選擇755或1064nm的波長,依據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次數與間隔時間,治療次數通常為1~7次,間隔時間約為3~5個月;給予血管性皮膚病患者美國賽諾秀585脈沖染料激光,脈寬波長可調節(jié)至585nm,依據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次數與間隔時間,治療次數通常為1~8次,間隔時間短于色素性皮膚病患者,約為1~3個月;給予光老化患者YE-M04的IPL光子嫩膚儀,在治療過程中需依據患者具體皮損深淺程度選擇治療頭,560或64治療頭是臨床治療中最常選用的,依據病情不同選擇治療次數與間隔時間,治療次數通常為1~7次,間隔時間約為3~4個月[2-3]。
1.2.2 術后護理
皮膚激光美容術后,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增加全面防曬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2.1 色素性與血管性皮膚病炎癥期的防曬護理對于色素性與血管性皮膚病患者而言,他們的皮膚在激光美容術后將處于高敏狀態(tài),患者不僅會出現明顯的炎癥,同時還會產生無法耐受防曬劑的現象,此時需叮囑患者保持皮膚干燥的狀態(tài),為避免患者出現皮膚感染還可給予患者一定的紅霉素眼膏,并囑咐患者持續(xù)外涂3~7d。手術后,患者至少需進行為期1個月的防曬,因此醫(yī)護人員可提供患者一些物理防曬方法[4]。皮膚激光美容術后,患者需盡量減少外出的時間,尤其是上午10:00~下午16:00,因為在這一時間段紫外線輻射強度最大。如必須外出,患者因穿戴好防護衣、太陽鏡以及遮陽帽等。沙漠、雪、路面或水面反射也會產生一定的紫外線,因此需盡量避免。萵苣、薺菜、蝦類、蟹類等均屬于光敏性食物,手術后應避免食用。
1.2.2.2 光老化手術炎癥期的防曬護理 光老化患者因皮膚粗糙、增厚、松弛等原因需接受光子嫩膚手術,術后皮膚將處于極度敏感的狀態(tài),尤其是在光線刺激下,因此需加強物理防曬。有些患者手術后并沒有皮損創(chuàng)傷現象出現,可依據患者皮膚狀況及實際需求合理選擇防曬劑,增強防曬效果。
1.2.2.3 皮損恢復期的防曬護理 防曬劑的選擇在皮損恢復期至關重要。防曬劑通??煞譃槲锢矸罆駝┡c化學防曬劑。相較于化學防曬劑,物理防曬劑安全性更好刺激性更小,因此是敏感皮膚或對化學制劑過敏患者的最佳選擇,其防曬的原理是反射或散射紫外線;目前市面上的化學防曬劑均為無色且質地輕薄的產品,因此選擇它不會改變患者原來的膚色或化妝效果,其防曬的原理是吸收紫外線[5]。根據患者膚質選擇合適的防曬劑后,還需合理選擇防曬劑,我們所熟知的SPF值是針對戶外紫外線(UVB)的,其數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對于處于皮損恢復期的患者而言,應盡量選擇SPF值在30以上的防曬劑;PA值則是針對生活紫外線(UVA)的,通常采用PA+~PA+++表示,對于處于皮損恢復期的患者而言,最佳選擇是PA++的防曬劑。相關研究表明,人類皮膚將防曬劑完全吸收需要30min,但其發(fā)揮防曬功效的時間僅有2~4h,正是由于防曬劑的這些特性,皮損患者需在外出前30min涂抹均勻涂抹于臉部,每隔2~4h再次涂抹一次。對于需在強光下活動或大量流汗的患者則需重復涂抹,尤其是容易曬傷的地方[6-7]。在補用防曬劑前,首先需將皮膚上的污垢或汗水清潔干凈,將防曬劑涂抹于面上并均勻拍開。使用防曬劑后還需及時清洗,以避免防曬劑長時間阻塞毛孔而導致的痤瘡或粉刺。對于術后出現色素沉著的患者,可指導患者合理服用維生素C與維生素E,促進色素消退。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數據均由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進行比較與分析,所有計量資料采用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進行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施全面護理的觀察組中,0例出現光敏反應,術后滲血、水皰、疼痛與紅腫現象在進過護理后有所緩解,出現色素沉著和皮損復發(fā)的患者分別為1例與3例。實施臨床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中,4例出現光敏反應,術后滲血、水皰、疼痛與紅腫現象緩解不明顯,仍較為嚴重,5例患者出現色素沉著,6例患者出現皮損復發(fā)。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較為顯著,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研究數據表明[8],大多數患者在接受完皮膚激光美容術后的皮膚均較易出現過敏現象,炎癥皮膚長期處于陽光直射環(huán)境下極易出現光毒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炎性反應加重、皮損恢復后的色素沉著等。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色素沉著現象,根據相關醫(yī)學數據,行激光美容術后出現色素沉著的概率高達8%~12%,而大多數色素沉著消退的時間在3個月~1年。因此,給予皮膚激光美容術患者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本研究結果顯示,全面的防曬護理可有效避免光毒反應或光敏反應的發(fā)生,炎癥損傷及色素沉著也可得到預防與減少。本研究結果與李詠等人的結論相似。
[1]蘭建平,蔡小云,王興斌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皮膚激光美容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6(5):81-84.
[2]徐婷,焦亞娟,王曉燕等.護理干預用于皮膚激光美容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12):1704-1705.
[3]陳蓮.護理干預對激光美容治療皮膚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9):225-226.
[4]鄭青花.皮膚激光美容治療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1):114-115.
[5]謝麗君.皮膚激光美容治療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0):1815-1816.
[6]涂穎,何黎.激光治療對皮膚的損傷及護理[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8):548-550.
[7] 李詠,李利,蔣獻等.皮膚激光美容術后患者的防曬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6):575-576.
[8] 張建芬,張自強.皮膚激光美容治療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4643-4643,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