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杏 鄒立君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大學生面臨著異常嚴峻的風險考驗,加強大學生的風險教育,提高大學生風險意識與風險應對能力已成為目前各高校教育的重點。本文主要對現階段各高校的風險教育現狀以及教育內涵等進行分析,對加強大學生風險教育的途徑進行進一步探索,不斷促進大學生的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大學生;風險教育;措施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4-0049-02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在面對一系列機遇時,還需要面對其帶來的一系列風險,現代社會中各類型風險已逐漸滲透進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這些風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越來越難以控制,因此會給大學生生存與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高校作為大學生人才培育機構,必須要加強學生的風險教育,將風險教育內容,逐漸滲透進日常教學工作中,逐漸實現我國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新目標。
一、我國高校目前的風險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還沒有關于學生風險教育的教學劃分,因而高校大學生在學校期間,并不能真正地接觸關于風險方面的教育。而在大學生走出校門,踏入社會時,風險即會隨之而來,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無法正確地處理、應對各風險,還會使其自身完全陷于風險之中,不利于之后事業(yè)的發(fā)展。
風險管理知識的教育,可以滲透進高校日常各學科的教育之中,其應用方法以及應用范圍具有非常強的廣泛性,但是我國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1],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風險管理的思維意識以及學習方法的教學,造成知識結構劃分的缺陷。同時,由于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師風險教育意識與基本理論知識的缺乏,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將風險管理教育知識應用于各學科的教育中,更不能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輸,因而造成學生風險意識的缺失。
二、風險教育的內涵
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大學生的風險意識與防范風險的能力,對其日后的發(fā)展與成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大學生在面臨新興事物時,雖已具備相應的認知與分辨能力,同時具有積極向上、思維敏捷的特征,但由于風險的未知性以及不可預測性,使得大學生往往忽略了對相應風險防范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因此,在風險來臨之際,大學生應對風險能力不足以及心理承受力的缺失,使得大學生無法解決風險,從而使其自身或社會承受相應的損失。例如,近年來不斷報道的大學生自殺、殺人事件,正是凸顯了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以及防范能力的缺失與脆弱?,F代社會中此類事件的不斷發(fā)生,引起了社會以及學校的廣泛關注。學校在加強學生教育時,應不斷加強學生的風險教育,提高大學生風險意識以及應對風險的能力,從而不斷降低風險的發(fā)生概率以及風險發(fā)生后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2]。風險教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還影響著學校以及社會的有序發(fā)展?,F階段學校不斷加強大學生風險教育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
對大學生所面臨的風險的積極應對,由于現代社會的不斷交流與發(fā)展,大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風險,對其風險的有效解決,往往取決于大學生自身風險意識以及解決風險的能力,因而學校加強大學生風險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風險知識的掌握,促進大學生應對風險的實踐效果,以及解決風險能力的提升;學校通過對大學生風險知識的教育,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風險知識儲備,從而使大學生應用該知識,不斷實現對自身風險觀念的改變,從而加強其憂患意識,實現風險的解決;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斷促進學生的風險教育。對學生進行風險教育,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以及風險解決能力,使其在社會中更好地發(fā)展。
三、加強大學生風險教育的現實意義
1.能夠促進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現代社會中,各高校不僅應重視學生知識素養(yǎng)的教育,還應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掌握基礎學業(yè)知識理論以及專業(yè)技能時,還擁有豐富的風險教育知識以及敏銳的風險防范意識,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更好地適應現代多元化的社會。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是現代高校教育組織中的重要教育內容[3],這一因素不但逐漸改變了學校重知識輕素養(yǎng)的教育誤區(qū),還使學生應對以及化解風險的能力有所提升,不斷地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生存發(fā)展能力。
2.有助于大學生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高校是現代化社會人才的重要培養(yǎng)教育基地,學校通過對學生進行防范意識教育以及防范教育活動的不斷開展,使高校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風險教育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風險防范理論知識儲存,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對風險的理性認識。大學生要認識到風險的兩面性,它既可以為自身以及社會的發(fā)展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在挑戰(zhàn)來臨時還會給人們帶來相應的發(fā)展機遇,因此,它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樂觀心態(tài)的養(yǎng)成,盡量地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在風險中不斷促進大學生的成長。
3.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fā)展?,F階段,我國將和諧社會作為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但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其與社會和諧并存。因此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上,還應促進風險防范教育的宣傳,不斷促進學生以及公眾風險意識的增強,使社會形成積極地應對社會風險的團結統(tǒng)一的力量。大學生作為社會公眾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對于和諧社會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斷地加強大學生風險教育[4],可以促進他們風險意識與風險能力的養(yǎng)成,并使之成為關注社會現實的一部分,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fā)展。
四、對大學生開展風險教育的有效途徑
1.發(fā)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大學生風險教育。政府是引導社會有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它還有著教化以及服務公眾的作用,從而政府也可以幫助公眾風險意識的養(yǎng)成。大學生是社會公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建設的繼承者,大學生是否能夠利用自身的優(yōu)點實現社會的發(fā)展與改造,取決于自身處理風險的能力。社會發(fā)展中,大學生會遇到多種多樣的風險,因此這就需要其養(yǎng)成敏銳的風險洞察力以及風險應對能力。因此,相關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門應積極開展大學生風險教育工作,不斷促進大學生風險意識的養(yǎng)成。
政府可以對大學生進行風險相關知識的宣傳,對大學生施行實踐模擬訓練,開展有利于大學生規(guī)避風險、解決風險的活動;將大學生風險教育納入基礎教育戰(zhàn)略目標中,制定相關政策保障其有效實施;同時建立該地區(qū)乃至全國的大學生風險信息平臺,并對該信息平臺的評價標準以及方法進行嚴格的制定;政府還可以在高校內大力開展風險教育活動,促進學生風險意識的養(yǎng)成,促進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從而減少風險發(fā)生時的心理恐慌,促進自身的綜合發(fā)展。
2.發(fā)揮高校主導作用,加強風險教育。高校作為大學生風險教育的重要場所,應該積極地探索研究風險教育的途徑,不斷促進學生風險意識與風險能力的養(yǎng)成與提升。學校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開設有關于風險教育的專業(yè)課或公開課,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風險教育,從而使大學生掌握風險的基礎知識[5],為之后風險能力的提升做準備;學校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加大對風險教育的宣傳,通過學校的廣播以及網站等各種信息傳播途徑向學生進行宣傳,促進學生不斷加深風險教育重要性的理解與認知;積極地開展各項有關風險教育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將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風險教育的有效性;積極地了解企業(yè)以及社會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知,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減少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的風險;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風險教育是一項漫長的教育過程,短時期內很難實現風險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此過程中,學生還難以理解和認識風險,因而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引導學生積極心理的養(yǎng)成,使其更好地應對和解決生活與學習中所面臨的種種風險。
3.重視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自我教育目的。在大學生風險教育開展中,不僅要注重學校、社會以及家長的重要作用還應該重視學生自身的參與性,使其自覺地對風險防范知識進行學習,自覺地參與有關風險教育的實踐內容,不斷提升自身對風險的認知與解決能力,從而降低風險的影響力。這就需要大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我教育能力,不斷地將風險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轉變自身的人生觀念,培養(yǎng)自身應對與解決風險的信心與勇氣,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風險,逐漸適應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五、結語
綜上所言,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各高校必須加強大學生風險能力的教育與培養(yǎng),促進大學生解決風險的能力,但是現如今各高校以及社會對于學生的風險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應加強學校對學生風險的教育,不斷完善風險教育方法,更新風險教育內容,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風險意識與風險能力的提升,促進其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德華.風險社會背景下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教育探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193-196.
[2]崔德華.當前我國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研究綜述[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8):136-140.
[3]崔德華.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實現途徑[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113-116.
[4]張付新.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視角下當代大學生風險教育探析[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1):71-73.
[5]黃東升,易連云.風險社會語境下的大學生風險教育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9):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