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默
新生兒窒息是因母體發(fā)生了宮內窘迫、缺氧,導致新生兒娩出后出現(xiàn)呼吸障礙及循環(huán)障礙的一種情況,是導致新生兒傷殘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有研究認為,對產婦進行全面的助產護理,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為了證實這一觀點,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間我院收治的76例自然分娩產婦,我們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8例)。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2~35歲,平均年齡為(27.65±3.71)歲,其孕周為38~41周,平均孕周為(39.52±0.14)周,其體重為63~76kg,平均體重為(69.12±4.23)kg;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為(28.36±4.27)歲,其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9.87±0.21)周,其體重為61~78kg,平均體重為(68.25±3.76)kg。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及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①足月單胎妊娠產婦。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產婦。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妊娠并發(fā)癥的產婦。②合并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損傷的產婦。③存在子宮手術史的產婦。④存在溝通交流障礙的產婦。⑤患有精神疾病的產婦。⑥存在胎位不正、頭盆不對稱等自然分娩禁忌癥的產婦。
為對照組產婦進行分娩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的講解、飲食護理、呼吸護理、配合分娩護理等常規(guī)分娩護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全面的助產護理。進行全面助產護理的具體方法是:
1.3.1 進行產前助產護理 ①產婦入院后,由專業(yè)的助產士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助產護理。②助產士詳細了解產婦的具體情況及個人疾病史,然后對其胎兒發(fā)生新生兒窒息的危險程度進行評價分析。③對產婦進行分娩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加深其對分娩知識的了解程度,消除其產前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
1.3.2 進行產中助產護理 ①在分娩過程中,產婦極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負性心理。因此,助產士要密切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其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緒應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②多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告知其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會對自身及胎兒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③多對產婦進行鼓勵和安慰,并讓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④指導產婦保持呼吸均勻,不要大聲喊叫以保存體力。⑤及時告知產婦分娩的進展情況,以增加其對自然分娩的信心。⑥根據(jù)產婦的具體情況合理采用氣囊助產等方式加速生產的進程。
1.3.3 進行新生兒的護理 ①在胎兒的胎頭娩出后,助產士要及時清理胎兒呼吸道內的異物。②待胎兒完全娩出后,剪斷胎兒的臍帶,并及時清理胎兒身上的羊水。③使用吸痰器快速清理新生兒口鼻內殘留的羊水,然后輕拍新生兒的足底,同時對其進行背部按摩,直至聽到新生兒啼哭。④對新生兒進行Apgar評分,若其出現(xiàn)窒息的現(xiàn)象應及時為其進行吸氧治療及心外按壓復蘇處理。
①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②兩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
①新生兒Apgar評分的評價標準:Apgar評分共包括皮膚顏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張力和運動、反射這5個評分項,每1項的分值為0~2分,總分為10分。Apgar評分在0~3分之間表示新生兒發(fā)生了重度窒息,在4~7分之間表示新生兒發(fā)生了輕度窒息,在8~10分之間表示新生兒呼吸正常。②新生兒窒息的判定標準:臍動脈血Ph<7、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或代謝性合并呼吸性酸中毒、Apgar評分在0~3分之間、出現(xiàn)驚厥及昏迷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表現(xiàn)、出現(xiàn)多臟器功能受損的情況。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 s )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為(9.52±1.64)分,對照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為(8.11±0.65)分,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的比較(x± s ,分)
觀察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為2.63%,對照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為7.89%,觀察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的比較(n,%)
新生兒窒息是產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主要以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9]。導致新生兒發(fā)生窒息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早產、臍帶繞頸、胎心率異常、羊水受到污染等。此外,母體的羊水過少、胎盤的功能發(fā)生障礙、年齡過大或患有貧血等疾病也是導致新生兒發(fā)生窒息的重要因素[10-12]。新生兒在發(fā)生窒息后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其智力的發(fā)育,甚至會導致其死亡,從而給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擊。因此,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就顯得十分重要。有研究認為,對產婦進行全面的助產護理,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為了證實這一觀點,筆者為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guī)分娩護理,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全面的助產護理。兩組產婦生產后,對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及窒息的發(fā)生率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為2.63%,對照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為7.89%,觀察組新生兒的窒息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產婦進行全面的助產護理可明顯提高新生兒的Apgar評分、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宋慧.助產護理對防止新生兒窒息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4):2310-2311.
[2] 黃宇微,黃海燕,肖錦梅等.一對一助產陪護模式對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滿意度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14(4):105-106,109.
[3] 曹紅秀,閆玉霞.助產士實施預防新生兒窒息措施的探討[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10(5):441-442.
[4] 黃蓉,侯燕文,萬宏偉等.助產士主導的“溫柔生產”集束化模式對自然分娩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0):1483-1486.
[5] 徐名妨,涂晉梅,吳素紅等.助產士組人員為孕婦提供連續(xù)性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4):46-48.
[6] 張繼敏.新生兒窒息搶救中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07(19):223-224.
[7] 常穩(wěn)重.一對一全程陪護伴分娩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3,45(5):627-629.
[8] 高麗霞.助產士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0):111-112.
[9] 周倩,邱嶸.助產士??崎T診體質量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5):354-356.
[10] 涂紅星,邱嶸,花蕓等.助產士主導的體質量管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8):25-27.
[11] 張德華.施行責任助產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5):137-138,144.
[12] 王小玲,李佳.整體護理干預在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