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位設置模式對直腸癌Mile’s術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影響
陳華明楊芳李雪梅
(川北醫(yī)學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南充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模式的床位設置方案對直腸癌Mile’s術患者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影響差異,為臨床護理提供一定的指導。方法選取我院肛腸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行Mile’s術(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患者住院期間按同種術式原則安置病房;對照組 30例患者按不同術式原則安置病房(隨機)。入院時及出院前一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進行情緒狀態(tài)測評,統(tǒng)計分析后,綜合評價床位設置方式對患者情緒的影響。結果入院時兩組患者焦慮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都有明顯的緩解,但是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緩解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同術式病床安置的直腸癌Mile’s術患者發(fā)生焦慮抑郁程度比按不同術式原則安置的患者輕且緩解較快,是值得推廣的一種護理措施。
【關鍵詞】直腸癌; Mile’s; 焦慮; 抑郁; 床位設置
【中圖分類號】R 473【文獻標志碼】A
收稿日期:( 2014-10-17; 修回: 2015-03-06; 編輯: 張文秀)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ed set up scheme o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Mile’s operationCHEN Huaming,YANG Fang,LI Xuemei
(TheSecondClinicalMedicalCollege·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637000,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ed set up scheme of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Mile’s operation and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futur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Mile’s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located word according to principle of same oper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andomly allocated word. The emotional state was assessed with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Results SAS and SDS at admi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were released after treatment.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obviously released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principle of resettlement ward of same type of operation is effective to release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Mile’s operation.
【Key words】Rectal cancer; Mile’s; Anxiety; Depression; Bed resettlement
直腸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無癥狀,多由腸息肉演變而來,且其早期癥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患者往往會延誤治療或預后很差[1]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在我國平均水平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4位[2],我國直腸癌的發(fā)生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其中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腸癌約占75%,雖然近年保肛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是仍有相當一部份患者因腫瘤距肛門位置太低,仍需要行永久性造瘺[3]。絕大部分患者因對癌癥的恐懼以及造瘺后生理上的改變,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現(xiàn),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研究認為優(yōu)質護理和心理護理能有效降低直腸癌結腸造口患者焦慮抑郁發(fā)生率[5],但入院后的床位設置對病人的焦慮和抑郁等情緒是否有影響目前還不清楚。本研究選取我院肛腸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間行Mile’s術(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進行不同的床位設置方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分,明確床位設置對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影響,為今后臨床護理提供一定的指導。
1資料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南充市中心醫(yī)院肛腸科2012年1月~2013年11間行Mile’s術(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術前及術后病檢證實為直腸癌,行Mile’s術患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疾病史,合并有心、腦、肝、腎和代謝等慢性疾病患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在年齡、性別、職業(yè)、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同術式同病房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1歲~78歲(56.4歲±8.1歲);對照組(不同術式同病房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9歲~80歲(56.2歲±7.8歲)。
1.2研究方法
1.2.1床位設置選取我院肛腸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間行Mile’s術(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術前和術后按同術式原則安置在相同病房(均行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對照組術前和術后按不同病種不同手術原則安置在不同病房。其余處理措施兩組相同。
1.2.2護理方法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一般心理疏導②進食高蛋白、高纖維、高熱量食物③做呼吸道和腸道準備。術后護理:①一般護理: 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神志、體溫、脈搏、尿量等。術后6h采取半臥位,定時翻身拍背咳痰,防止褥瘡發(fā)生,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②引流管護理:將引流管妥善固定并標記各引流管名稱,記錄個應流管引流量和性質。③切口護理,觀察切口紗布是否干燥,滲液的量和性質。會陰部引流管拔出后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溫水坐浴,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傷口愈合,坐浴避免用力過猛將傷口撕裂。④人造肛門護理:觀察瘺口黏膜,正常為粉紅色,若黏膜顏色發(fā)暗、發(fā)紫,提示造瘺口黏膜血供障礙應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造瘺口通常用油紗布外敷,瘺口有腸液、糞便流出,外層敷料滲濕后應及時更換,防止感染,瘺口周圍皮膚應用溫熱水洗凈拭干,并涂以紫草油保護。⑤營養(yǎng)支持:進食高蛋白高纖維少渣好消化的食物,同時靜脈給與氨基酸、脂肪乳補充營養(yǎng)。
1.2.3健康宣教術后人工肛門開放后,患者見到腹壁上的腸粘膜,會產生害怕、失落、無奈、孤獨、抑郁等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形象紊亂。因此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告訴患者這不是傷口,只是排泄糞便的一個通道,可以觸摸,可以用溫水洗,一定時間過后可以規(guī)律的排成形大便等。同時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學習人工肛門相關的護理知識和技巧,當場示范并鼓勵患者親自動手操作,并給予監(jiān)督和指導。
1.4評估方法參照文獻[6]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結直腸癌患者入院時及出院前一天的心理狀態(tài)。調查應征的患者知情同意,遵循倫理學原則,讓患者仔細閱讀后填寫,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將原始分換算成量表分,SAS量表分在50分以上表明患者有焦慮癥狀,SDS量表分在53分以上表明患者具有抑郁癥狀。
1.5統(tǒng)計方法將統(tǒng)計數據全部輸入電腦,用心理咨詢系統(tǒng)分析軟件和統(tǒng)計軟件SSPS 16.0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組患者焦慮量表及郁自評量表分評分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都有明顯的緩解,但是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狀態(tài)緩解更明顯,與對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及SDS評分比較
注:①P<0.05,與對照組比較; ②P<0.05, 治療前后比較
3討論
目前由于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限制絕大多數人對癌癥都有恐懼情緒,加之患者對手術風險的擔心以及患病以后帶來的經濟負擔,使絕大多數患者產生了較嚴重的不良心理反應。而癌因性疲乏是癌癥患者經歷的最普遍的癥狀,與癌癥本身或癌癥治療有關,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與心理問題的發(fā)生較普遍,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關注[7]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廣受關注,開展優(yōu)質服務,把握好患者心理活動,可以為患者減少痛苦[8]。 特別低位直腸癌患者當得知需行結腸造瘺時,會感到自我形象紊亂,將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對工作、生活失去信心,會產生恐懼、緊張的情緒,久而久之會形成抑郁,有些患者甚至拒絕手術,這對患者術后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9]。因此,加強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其負性情緒,利于手術順利進行[10-12]。使讓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進展和良好的預后,同時向患者宣教造瘺口科普知識以及護理措施,多數患者均能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取得良好的效果。
4結論
焦慮和抑郁在造瘺患者中普遍存在,但同病種同術式床位設置組患者發(fā)生焦慮和抑郁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我們在做好直腸癌結腸造口一般護理的同時,應重視床位設置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對相同病種、術式床位設置患者有較強的認同和歸屬感,極大的保護了患者的自尊心,是值得推廣的一種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蔡建銓,楊覺先,張曉峰,全直腸系膜切除治療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4,26(7):888-890.
[2]王強,鄭海濤,丁德祥,結直腸癌的流行病學和篩查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8)::103-104.
[3]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07. CA Cancer J Clin. 2007. 57(1): 43-66.
[4]汪翠云,王維利,汪苗. 105例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學報,2012,19(2):12-15.
[5]姚愛英,李鵬. 全程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3,51(3):111-112,114.
[6]吳命坤,孟亞麗,張紅真,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高齡初產婦焦慮和抑郁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2,26(3):240-241.
[7]顔斐斐,張立力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焦慮抑郁關系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9,24(8):83-85.
[8]林浩,季一飛,林英,羅素君,優(yōu)質護理對門診焦慮和抑郁情緒患者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4,26 (6):806-808.
[9]李華萍.有效溝通對直腸癌 Mile’s 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5):1068-1069.
[10] 林菊英,黃潔婷,李衛(wèi)伶,護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前精神狀態(tài)和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8):7-9.
[11] 楊秀秀,付菊芳,李秦等,永久性結腸造口病人生活質量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29):2659-2661.
[12] 李秋榮,直腸癌患者造口心理反應與護理干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22(3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