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杰
(鄢陵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河南 許昌 461200)
普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上十分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在進行普外科手術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常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方法為患者進行麻醉[1]。有研究認為[2],使用羅哌卡因?qū)M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十分顯著。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使用羅哌卡因?qū)M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136例進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我們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羅哌卡因組(68例)和丁哌卡因組(68例)。在羅哌卡因組6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28例,其年齡為22~84歲,平均年齡為(51.5±6.9)歲,其中接受闌尾炎手術的患者有24例,接受四肢骨折手術的患者有19例,接受肝臟手術的患者有10例,接受膽脾胰腺手術的患者有7例,接受其他類型手術的患者有8例;在丁哌卡因組6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30例,其年齡為23~82歲,平均年齡為(50.4±6.5)歲,其中接受闌尾炎手術的患者有23例,接受四肢骨折手術的患者有19例,接受肝臟手術的患者有11例,接受膽脾胰腺手術的患者有8例,接受其他類型手術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均讓其保持左側(cè)臥位,然后選取其L3腰椎~L4腰椎之間的間隙作為穿刺點。穿刺成功后,分別使用羅哌卡因和丁哌卡因為羅哌卡因組患者和丁哌卡因組患者進行麻醉。羅哌卡因的用法及用量是:將2mL的羅哌卡因(由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為H20103636)以0.1mL/s的速度為患者進行靜脈推注。丁哌卡因的用法及用量是:將2mL的丁哌卡因(由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為H20103636)以0.1mL/s的速度為患者進行靜脈推注。
①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患者輸藥完畢至感覺阻滯起效的時間、患者輸藥完畢至運動阻滯起效的時間、患者感覺阻滯的持續(xù)時間、最大感覺阻滯平面及最大運動阻滯程度)。②兩組患者對麻醉效果的滿意率。
①滿意:在手術過程中,患者未出現(xiàn)不適反應。②一般滿意: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輕微的疼痛感,但可承受。③不滿意: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痛感劇烈[3]。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手術均順利完成。兩組患者在輸藥完畢至感覺阻滯起效的時間、感覺阻滯的持續(xù)時間及最大感覺阻滯平面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羅哌卡因組患者輸藥完畢至運動阻滯起效的時間明顯長于丁哌卡因組患者,羅哌卡因組患者的最大運動阻滯程度明顯低于丁哌卡因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羅哌卡因組患者對麻醉效果的滿意率為100.00%,丁哌卡因組患者對麻醉效果的滿意率為97.06%,羅哌卡因組患者對麻醉效果的滿意率高于丁哌卡因組患者,但差異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s)
注:*表示與丁哌卡因組相比,P<0.05,△表示與丁哌卡因組相比,P>0.05
組別輸藥完畢至感覺阻滯起效的時間(min)最大運動阻滯程度(分)丁哌卡因組(n=68)1.64±0.893.26±0.78283.42±76.6210.04±1.362.99±0.78羅哌卡因組(n=68)2.06±1.05△11.04±2.67*291.38±80.14△10.09±1.15△1.97±0.72*輸藥完畢至運動阻滯起效的時間(min)感覺阻滯的持續(xù)時間(min)最大感覺阻滯平面(分)
表2 兩組患者對麻醉效果滿意率的比較[n(%)]
普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手術方法。因手術而產(chǎn)生的疼痛感會使患者的中樞神經(jīng)處于極度緊張的狀態(tài),嚴重時甚至會使其出現(xiàn)應激反應,進而對手術的效果造成影響[4]。因此,恰到好處的麻醉效果是幫助患者緩解手術疼痛、降低其應激反應發(fā)生率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方法對進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麻醉。羅哌卡因是一種純異構體局部酰胺類麻醉藥,具有麻醉效果持久、毒副作用較低等優(yōu)點。大量的研究表明[5],羅哌卡因的神經(jīng)阻滯能力明顯低于丁哌卡因。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使用羅哌卡因?qū)M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筆者使用羅哌卡因為羅哌卡因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使用丁哌卡因為丁哌卡因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然后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滿意率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的結果顯示,羅哌卡因組患者輸藥完畢至運動阻滯起效的時間明顯長于丁哌卡因組患者,羅哌卡因組患者的最大運動阻滯程度明顯低于丁哌卡因組患者,說明羅哌卡因組患者運動神經(jīng)阻滯的總時效明顯低于丁哌卡因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羅哌卡因組患者對麻醉效果的滿意率高于丁哌卡因組患者,但差異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方傳奇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6]。
綜上所述,與使用丁哌卡因相比,使用羅哌卡因?qū)M行普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更為顯著,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復,此麻醉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韋建軍,吳建軍.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中的對比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19):142-144.
[2]董志華.全身麻醉聯(lián)合硬膜外阻滯在胸科手術的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yī)學,2012,36(06):430-432.
[3]馬春,陳蘭.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用于80歲以上老年人下肢手術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01):183-184,187.
[4]邊步榮,孫波,劉波,等.單側(cè)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11):1465-1467.
[5]于曉榮,曾毅,陳紹洋.咪唑安定輔助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鎮(zhèn)靜的劑量探討[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06):712-714.
[6]方傳奇.羅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聯(lián)合麻醉用于肛腸手術的療效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 2015,31(07):6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