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希亮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也是一個最大的難點問題。作文能力是有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然而,很多學生缺乏素材的選擇能力,所寫的內容也過于寬泛,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也缺乏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措施。所以,教師要一步步地、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為學生設計一些具體的作文訓練方法,以期能穩(wěn)步地,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作文教學中要想真正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關鍵詞:初中作文 教學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新課標規(guī)定:多角度的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為此我們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其實,在進行教學、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隨機觀察訓練,也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有價值的信息,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機會,進行隨機觀察和寫作訓練。首先,要明確觀察的對象。其次,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致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如指導學生觀察菊花時,首選通過視覺了解菊花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然后通過嗅覺,聞到它的花香;再通過觸覺,摸到它的實體;再通過味覺,嘗到它的滋味;最后,要求學生帶著情感去觀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打動人。
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等觀點。這樣,學生就會樂于寫作文。
筆者認為學生寫作的目的就是訓練語言的運用能力。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抓住了作文教學的主旨。至于怎么寫,那就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課時間讓學生寫一些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作文,更要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寫隨筆,抓住有切身感受的東西,很放松地、很隨意地寫出來。還可以通過指導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向報刊雜志投稿等形式來練習寫作,培養(yǎng)寫作興趣,若能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東西,那對學生來說絕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三、片段寫作激發(fā)學生寫作意識
一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寫日記。片段式習作訓練字數(shù)要求200字左右,內容要求自由,可敘事、可抒情、可寫景、可議論,還可以進行專項訓練,可以要求學生這兩周以寫景為主,下周議論或其他。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寫作的習慣。葉圣陶說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yǎng)成習慣才行?!币寣懽髯兂蓪W生的行為習慣,鼓勵學生多運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情感,把每天觀察到的生活中的點滴,把每一天對生活的思考以及情感寫下來,在這種習慣下體味寫作的樂趣。
四、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使學生作文的體裁新
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說過:“什么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灌注在里面?!边@里說的“絕對的坦白,毫不隱瞞”就是要說真話訴真情。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鼓勵他們敢說真話,肯吐心聲,就正如巴金說的“把心交給讀者”。那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怕沒有感染力,也會吸引讀者的眼球,讓閱讀者感到真誠,以誠打動讀者就是作文最大的亮點。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學習情感真摯的文章時,讓學生在多讀中領會作者的情感是怎樣抒發(fā)、表露的,學生練筆時也讓他們試著抒發(fā)自己的真切感受,到寫作時學生的真情實感就如汩汩的泉水往外直涌了。
愛因斯坦曾說:“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從野心和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中產生?!睂W生表現(xiàn)情感的方式會很獨特,或抒情、或敘事、或描寫……;表現(xiàn)形式會是詩歌、散文、小說、童話……;作文的體裁就會很新穎,如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介紹說明事物特點的說明文、發(fā)表觀點看法的議論文……
五、教師下水 現(xiàn)身說法
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一舉一動,比千言萬語更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與學生同題寫作,平等研討,共同修改。這樣的做法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鼓舞學生的寫作信心。教師在寫作的立意、構思、選材、章法等方面,把自己創(chuàng)作時的思考角度、思考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寫作其實不難,只要按照要求去想象、創(chuàng)作,反應自己真實情感,就可以完成寫作任務
六、自評自改,互評互改
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方法都是學生交上來,教師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意見與點評,這種方法的缺陷在于學生往往只關心分數(shù)而不在乎作文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需要怎么改,那么,教師的評改所起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教師可作出這樣的要求,學生在完成習作后,要自己先作出點評,對自己的習作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也可以同學間互相寫評語。當然,在開始的時候,教師要教會學生從哪些方面去審閱自己的習作。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自我檢視寫作的目的與態(tài)度以及所運用的寫作技巧,他會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而同學間互改交流不僅能擴大寫作的角度與視野,還形成班級良好的寫作氛圍,這些都會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致與水平。
作文教學雖然難度大,但只要能注重方式方法,多從學生實際情況,包括語文知識基礎,個體接受能力水平等出發(fā),關注學生學習練習的過程,多鼓勵、少責備,循序漸進,悉心教導,我相信我們能培養(yǎng)出學生出色的寫作能力。
七、增強學生寫作成就感
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作出適當正確的評價,尤其是表揚和鼓勵,可增強學生內心的成功感,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所以,我首先是對學生作文的每一點進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亮點常常給予夸獎,在眉批或總批中加以鼓勵。在給成績時,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體,而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進步進行衡量。其次,我認為教師應與學生共同參與習作實踐,教師寫出“下水文”,做到與學生同寫,教師在評改學生作文時讓學生評改教師“下水文”,做到與學生共評。我想:“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學生,但這可以給學生一次跳起來摘桃子的機會,“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學生的作文,這也給學生一種鼓勵、一種自信,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過教師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師的作文。最好,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秀片段、優(yōu)秀詞句挑選出來,放入“作文園地”里,向廣播室或向報刊推薦發(fā)表。
總之,作文教學的路漫長而艱難,對我們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可謂任重道遠,但是只要我們能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研究,開發(fā)與建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具備認真踏實,孜孜不倦,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精神,相信我們一定能讓學生愛上作文,愛上寫作文。
參考文獻:
[1]錢夢龍.我和語文導讀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