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剛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是光學的重要考點,本實驗簡單易操作,但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物理方法和思想.由于本實驗細節(jié)問題很多,稍不留心,就會出現(xiàn)錯誤.同學們必須親自動手,認真思考,才能牢固掌握.下面結合例題,就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科學探究.
例 某實驗小組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關于這個實驗.請結合相關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本實驗的內容.請你提出一個適合探究的問題.
解析:本實驗探究的主題是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以,可以提出: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主要從物體和像的關系論述,如像的虛實、大小、位置特點等.
2.根據(jù)生活中的經(jīng)驗.請你提出一個關于平面鏡成像的猜想.
解析:本實驗可以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物理知識作出合理的猜想,猜想正確與否不重要.可以通過后面的實驗驗證,得出正確結論.本實驗可以猜想: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等.
3.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如圖1所示,進行觀察.在此實驗中:
(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___________關系.
(3)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_關系.
(4)移去蠟燭B,并在它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填“實”或“虛”)像.
(5)如果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那么像的大小將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實驗的設計要考慮儀器和效果.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要能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實驗方案要可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等效替代法的巧妙運用.主要是因為玻璃板半透明.可以觀察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固定后.物體和像離鏡面的距離可以通過刻度尺測出.實驗中,選用高度、粗細相同的蠟燭B替代蠟燭A所成的像.目的是觀察像與物是否大小相同.更直觀地得出像和物的大小關系.通過實驗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像與物大小相等,無論怎樣移動蠟燭A。它在平面鏡中的像與蠟燭B都是相同的.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1)能準確找到像的位置;(2)到平面鏡的距離;(3)大?。唬?)不能,虛;(5)不變.
4.該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是按如下實驗步驟進行的:
a.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圖2所示;
b.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像;
c.將另一支完全一樣的蠟燭點燃放到像的位置.觀察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
d.用刻度尺測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該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指出來并說明正確做法__________.
解析:實驗步驟合理與否將決定實驗的可信度.本實驗要注意區(qū)分物體(點燃的蠟燭)和像(沒點燃的蠟燭),不然會相互干擾.因此,步驟e中“將另一支完全一樣的蠟燭點燃放到像的位置”是錯誤的.應改為“不點燃”.
5.在實驗中.出現(xiàn)下列現(xiàn)象.請你思考分析并解釋原因.
(1)觀察像時,會發(fā)現(xiàn)兩個幾乎重疊的像,這是________造成的.
(2)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解析:分析論證就是針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觀察分析,去偽存真。找出其中存在的規(guī)律或得出正確結論.本題中.觀察發(fā)現(xiàn)兩個幾乎重疊的像,是因為平板玻璃有一定厚度,有兩個反射面,會有兩個像,所以應盡量選取厚度較小的平板玻璃.由于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有許多光透過玻璃。反射光少,所成的虛像不太明亮,所以,在暗的環(huán)境中點燃蠟燭觀察效果更好.
6.實驗時。同學們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1)實驗表明,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像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2)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的操作是( ).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上述相同的操作
解析:實驗結論的得出必須有數(shù)據(jù)支撐.分析表1可知:像的大小總和物體大小相等,與物體離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要找出規(guī)律,僅一兩次測量是不夠的.應該進行多次測量.因此,本實驗中應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測出蠟燭A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得出相應規(guī)律.
7.實驗反思時,同學們提出如下問題,請你給出合理解釋:
(1)在探究活動中對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
(2)選擇蠟燭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
(3)點燃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A,曉蘭同學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斷其原因是:_________.
(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解析:實驗后要對實驗進行總結和評估.做到把握實驗本質,理解物理原理.(1)本實驗中玻璃板要求豎直放置,否則蠟燭B無法與蠟燭A的像重合.(2)為探究物與像的關系。兩支蠟燭的形狀必須完全相同.(3)如果點燃豎直放置的蠟燭A,在平面鏡后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重合.說明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4)為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平板玻璃做實驗。若玻璃板太厚。測量距離時產(chǎn)生的誤差較大,還可能會產(chǎn)生兩個虛像(玻璃板有前后兩個反射面)。影響實驗效果.
責任編輯 程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