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
淺談項目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王琪
哈爾濱市正德中等職業(yè)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和教師成為任務的共同體,成為同盟。讓任務成為學生、教師、課程的統(tǒng)一體,以任務促學習,以任務促教學,以任務促發(fā)展。同時任務驅動促使學生自我策略的構建和技能的擴充,使學生成為實踐創(chuàng)新的人才。鑒于此,對計算機教學中項目驅動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的根本原理是將以往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知識傳授逐步轉變?yōu)橐浴安贾萌蝿铡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完成了計算機教學模式從在線式教學向探究式教學的轉變,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它要求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學生現(xiàn)有知識結構,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任務,根據(jù)任務引出相關的知識點,并以任務為線索,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應用理論知識,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1]。
每一任務的教學內(nèi)容做到三要點。首先任務描述:明確完成該任務的主要技術知識,通過完成該任務使學生掌握主要知識以及對完成項目的總體分析。其次自己動手:逐步完成任務的過程,重點介紹關鍵操作技術,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知識拓展。最后舉一反三,回顧學習過程,使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內(nèi)容制作與任務類似的作品。
以photoshop中圖像合成內(nèi)容為例,具體做法是:教師設計“圖像合成任務作品”展示給學生,向學生介紹完成任務的主要知識點、方法和步驟及完成任務的總體分析。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教師再給解決和傳授知識點,這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師生回顧學習過程,使用所學知識再次完成類似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導,利用任務驅動達到主體學生完成教學任務。
從學生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以淺顯的實例入手,帶動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軟件的操作,努力讓學生多動手,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從操作中、從實踐中去領會方法。這樣不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學會如何學習。教師若想將“任務驅動”應用到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做到吃透教材,要做到充分了解教材中的每一個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并在此基礎上,選擇那些能夠被學生理解和操作的任務進行教學。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師所設計任務必須明確、具體。例如,在教授有關于在Word中設計圖片屬性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一般通過以下兩種形式布置任務:a.將“我的文檔”中保存的圖片插入到文檔末尾,并對插入圖片進行設計,將其設計為高度5cm,寬度5cm,版式為:嵌入型,水平對齊方式為“左對齊”。b.將“我的文檔”中保存的圖片插入到Word中,并設計圖片屬性。將上述兩種任務類型進行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第二種任務不明確,對學生的指導意義不強。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的任務應當具有可操作性,并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時時監(jiān)督,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幫助[2]。
教師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為引導者,主要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眾所周知,在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實際水平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做到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和歸納,則起不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挑選一大批優(yōu)秀的作品在授課的時候展示給學生,并讓制作者總結自己的制作過程,對于制作者在制作過程中所應用的方法和技術,教師應當做到及時的點評,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當然,教師對于那些做的一般或是比較差的學生,也應當給予恰當?shù)脑u價,可以在其發(fā)言的時候,詢問其在制作過程中運用了那些原理,學到了哪些知識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夠很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在進步,自己的能力在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課程結束后,教師還應當進行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了解知識,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體系[3-4]。
教師怎樣組織教學關系著計算機課程的成敗,由于大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興趣不高,導致很多大學生在課堂上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例如看小說、玩手機等等,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組織教學,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筆者通過長期的研究與實踐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靈活的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把握教學節(jié)奏,從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應用電子表格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定一些自動求和、排列以及篩選方面的任務,并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互幫互助,從而有效的解決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已經(jīng)逐步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計算機教學非常重要。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則不容樂觀,為了實現(xiàn)計算機教學的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使計算機教學能夠同具體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計算機教學當中,該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以及計算機教學水平,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1]劉金花.項目驅動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應用[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8):426-427.
[2]楊立明.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網(wǎng)友世界,2014(14):164.
[3]宦培莉.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4(81):118.
[4]楊冬黎,楊雪,顧洪博.案例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4(6):132-134.
TP3-4;G712
A
1009-6434(2016)03-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