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紹了淮北地區(qū)春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主要從品種選擇和種薯處理、整地施肥和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幾個方面介紹。希望給馬鈴薯種植戶以參考。
[關(guān)鍵詞] 淮北地區(qū) " "春馬鈴薯 " "高產(chǎn)栽培 " "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43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4-0175-01
馬鈴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藥蛋等,在我省種植有上百年歷史。馬鈴薯對土壤條件要求較嚴格,但是它含水量少,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耐貯藏、運輸,供應期長。它是菜糧兼食用作物,又是主要的工業(yè)原料。所以馬鈴薯被廣泛種植。由于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要想獲得高產(chǎn),只有運用適當?shù)募夹g(shù)措施,才能取得應有的豐產(chǎn)效果?,F(xiàn)把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供種植戶參考。
1 " 品種選擇和種薯處理
1.1 " 品種選擇
安徽省淮北地區(qū)馬鈴薯栽培應選擇早熟菜用馬鈴薯品種,如鄭薯6號、早大白、界星1號等。每畝用脫毒馬鈴薯150公斤。
1.2 " 種薯處理 馬鈴薯種薯要放在5~10攝氏度的透氣環(huán)境下儲存,播種前17天曬種1到2天,放在20攝氏度左右的環(huán)境下催芽,要在散射光下。根據(jù)薯塊的芽眼分布進行切塊,切好的每個薯塊上要有1~2個芽眼,薯塊重28~32克。切好的薯塊放在陰涼處晾干傷口或者用滑石粉加2%的甲基托布津拌種。在播種前每畝用生物鉀肥5公斤兌水2.5公斤化開后拌種,可使植株生長健壯、結(jié)薯多、薯塊大、品質(zhì)優(yōu)、增產(chǎn)20%左右。
2 " 整地施肥和播種
2.1 " 整地施肥
種植馬鈴薯,為了防治病害少發(fā)生,不要與茄科作物和花生等作物連作,與水稻輪作效果好。薯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要提前翻耕凍垡,播種時再深耕細靶。耕地時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00公斤。結(jié)合整地施肥,防治地下害蟲,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4公斤拌細土,起壟時撒入溝內(nèi),可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采用單壟雙行栽培馬鈴薯,整地要求壟寬85厘米,壟高18厘米,溝寬30厘米。田間排水要通暢,防止?jié)碁摹?/p>
2.2 " 播種
地膜覆蓋馬鈴薯在1月中下旬 到2月上旬播種,如果是大棚和小拱棚栽培還可以適當提前。播種時要趁墑,太旱時要順溝澆水造墑播種。每畝播種4500~5000株,株距按20~25厘米,播種深度按8~10厘米。播種完成后,整平壟面,噴灑乙草胺封閉除草劑后,再用薄膜將整壟覆蓋嚴實。
3 " 田間管理
馬鈴薯出苗后,要及時破膜放苗,用快刀對著薯苗割“丁”型口把苗取出,然后用土把膜口封住。在薯塊形成和薯塊膨大期要充分滿足塊莖膨大所需水分,保持土壤濕潤,做到旱澆澇排,并要及時中耕除草培土。結(jié)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和硫酸鉀5公斤。另外,在馬鈴薯旺長期及初花期摘除頂芽和花蕾,摘心后再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和0.3%的鋅硼肥液,可以提高產(chǎn)量?;蛘咴隈R鈴薯現(xiàn)蕾期葉面噴施馬鈴薯膨大素,能有效促進薯塊膨大,抑制徒長。同時要控制大棚或小拱棚溫度不要超過30攝氏度。
4 " 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病害主要有早疫病和晚疫病。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清理出田間,并集中燒毀。同時用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早疫病。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紅蜘蛛,可以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和75%的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水溶液防治。
5 " 適時收獲
馬鈴薯的生理成熟期標志是大部分莖葉變黃并干枯。但是可根據(jù)馬鈴薯田間產(chǎn)量和市場價格靈活收獲。要在高溫和梅雨季來臨前完成。商品馬鈴薯收獲要防止暴曬,收獲運輸時要輕拿輕放,以免弄傷薯皮,并遮光保存。
參考文獻
[1]陳須文.馬鈴薯增產(chǎn)十法[j]農(nóng)村百事通,2000(17):23
[2]胡聞.馬鈴薯病害防治[j]農(nóng)村百事通,1998(2)26
[3]陳明道,張家奇.蔬菜栽培學,2000(2)120
作者簡介:劉艷俠(1976-),女,安徽太和人,農(nóng)藝師,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