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紅松樹種比較常見的病蟲害有以下幾種,紅松皰銹病、紅松爛皮病、紅松幼苗立枯病以及紅松球蚜,想要讓紅松資源健康成長更加豐富,就要從根源上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本文對這四種常見的紅松病蟲害進行了分析,采用分散和集中結合使用的方法,結合當?shù)亓謽I(yè)工作的具體情況,提出了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 紅松樹種 " "病蟲害 " "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63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4-0110-01
1 " 紅松樹種常見病蟲害的表現(xiàn)
1.1 " 紅松皰銹病的表現(xiàn)
紅松在感染了皰銹病的初期,在樹木的枝干部位會出現(xiàn)樹皮腫脹的情況并且產(chǎn)生裂紋,在每年的9月中旬到11月中旬這段時間里,紅松的發(fā)病部位的樹皮表面會出現(xiàn)淡黃色的蜜滴,蜜滴內含有大量的袍子。到了來年的4月下旬至6月中旬,紅松病變部位會出現(xiàn)泡狀物質,也就是銹袍子囊,并且其顏色由杏黃色逐漸向灰白色或者白色轉變。紅松發(fā)病部位的樹皮會向皮外流脂并且塊狀開裂,最終轉變成灰黑色。如果是紅松幼苗感染了紅松皰銹病的話其樹冠會變成掃帚形狀,在感染之后的兩到三年內紅松幼苗會枯死。
1.2 " 紅松爛皮病的表現(xiàn)
紅松爛皮病主要感染發(fā)病群體是那些長勢不良,比較衰弱的紅松,病菌從那些長勢衰弱的紅松樹的枝干部位以及樹梢部位的傷口侵入進來,導致紅松的枝干受到病菌影響逐漸干枯直至死亡,其中以母樹林最為常見。紅松爛皮病的發(fā)病部位樹皮表面粗糙,顏色為黑色,那些受到病菌影響枯死的枝干在枯死后會向下彎曲。
1.3 " 紅松幼苗立枯病的表現(xiàn)
一般來講紅松的種子播種后到樹苗長出土之前是紅松幼苗立枯病爆發(fā)的高峰期,由于紅松的樹種或者幼苗很容易患上立枯病,在遭受了病菌的侵害之后會出現(xiàn)枯死、腐爛等現(xiàn)象。除此之外紅松幼苗出土之后以及紅松苗木期都比較容易集中爆發(fā)紅松幼苗立枯病。紅松幼苗出土后如果感染了立枯病的病菌,則紅松幼苗的莖部或者葉部會出現(xiàn)腐爛的情況;而紅松苗木期的立枯病菌主要出現(xiàn)在育苗苗床上,通常是由根部腐爛使得整個紅松苗木地上部分枯萎并且死亡。導致紅松幼苗患上立枯病的致病微生物是鐮刀菌和絲核菌,這些寄生在土壤中植物殘體上的微生物,在早春來到氣溫回升之后便跟隨著土壤解凍的步伐一起進行活動和繁殖,而且紅松的種子在發(fā)芽期和出苗期最容易被感染,尤其是那些受傷的紅松幼芽或者是長勢情況不良好的紅松幼芽更容易被其感染。立枯病的發(fā)病時間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如果沒有及時的采取有效的防治工作,紅松幼苗就會大面積的枯萎并且死亡,這對于紅松的繁育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1.4 " 紅松球蚜的表現(xiàn)
紅松球蚜的食物是紅松的新枝和嫩梢,第一代的若蟲會在6月上旬的時候發(fā)育成熟,第二代若蟲末期為6月下旬。8月末期到9月初期是第三代若蟲出現(xiàn)的時候,同時以幼齡若蟲過冬。等到第二年的4月末到5月初的這段時間內,過冬的若蟲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在孤雌產(chǎn)卵結束之后,蟲卵孵化又產(chǎn)生了一代新的若蟲。
2 " 紅松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2.1 " 紅松皰銹病的防治技術
林業(yè)工作人員在進行了紅松人工造林之后,要及時的進行紅松幼苗的撫育工作,將那些山間的雜草、以及寄主植物例如馬先蒿和茶蔗等鏟除。然后如果紅松樹苗感染了皰銹病,可以在感染了紅松皰銹病的位置涂抹焦化蠟柴油乳劑。并且將已經(jīng)發(fā)生了紅松皰銹病的林木及時清除病株,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以使用重新造林的辦法。最后是將林業(yè)工作的檢查制度落實到位嚴格執(zhí)行,尤其是針對紅松皰銹病,要通過積極有效的防病和檢疫工作將其扼殺在根源。
2.2 " 紅松爛皮病的防治技術
首先要從宏觀上整體的提升林業(yè)技術工作,只有做好了紅松幼林的撫育工作,提高紅松幼林撫育工作質量,才能更好的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保證樹木茁壯成長。其次是那些已經(jīng)感染了紅松爛皮病的樹木, 要及時的將枯死的樹木伐除,讓紅松造林地的整體環(huán)境保持衛(wèi)生。最后是在五月初的時候將石硫合劑和50%的蒽油乳膏以1:5的比例調配成乳劑,并且在紅松爛皮病的患病部位進行噴干以及涂刷。
2.3 " 紅松幼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首先是紅松幼苗育苗地的選擇一定要科學合理,盡量避免選擇那些低洼的地勢,避免因為土壤潮濕和排水不良對紅松幼苗造成影響導致感染立枯病,有條件的林企可以將硫酸亞鐵溶液或多菌靈溶液噴灑在紅松幼苗育苗地的土壤上對土壤進行消毒,殺滅土壤中的鐮刀菌和絲核菌。同時紅松育苗地也不應該選擇以前種植玉米、蔬菜等作物的苗圃地。我們可以通過施草木灰或者農(nóng)家肥的方法來改善紅松育苗地的土壤肥力,通過對苗圃土壤的改良來為紅松幼苗提供更為良好的生長條件。其次是在播種前必須要對紅松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并保證其科學性,這樣一來種子在苗圃地中的時間就會被縮短,當紅松種子出苗后,做好一系列的澆水、松土和除草工作,幫助紅松苗木迅速茁壯的成長,從幼苗期就提高它們對于立枯病的抵抗能力。第三是施肥工作一定要重視起來,根據(jù)紅松幼苗的長勢做好施肥工作,合理的選用磷肥或者鉀肥保證其用量合理,不宜過量施用氮肥。同實驗再將那些沒有充分腐熟的肥堆和廄肥施用在紅松苗圃地中,因為這些肥料對于鐮刀菌和絲核菌的繁殖是比較有利的。第四是加強對于紅松幼苗的檢測管理,及時的發(fā)現(xiàn)患病的紅松幼苗并且及時清除,出圃進行焚燒處理,做好紅松立枯病苗的處理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最后是對于那些出現(xiàn)了立枯病征兆的紅松幼苗,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防治工作,例如噴施1:200濃度的波爾多液。
2.4 " 紅松球蚜的防治技術
當?shù)谝淮t松球蚜若蟲開始出沒在紅松嫩梢的時候進行殺蟲工作,采用4096樂果乳油的800~1000倍液來將其毒殺。
參考文獻
[1]卜學剛.淺析紅松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 黑龍江科學,2014,05:152.
[2]蘇雪嬌.常見樹種的病蟲害發(fā)病規(guī)律及其防治措施[J].科學中國人,2014,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