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朝輝 王萬軍
課堂記錄是對聽課內容的鞏固,也是進行復習的工具。曾有研究表明,聽課后馬上測試,學生一般能記住講課內容的一半,48小時后測試,則只能記住其中的20%。如果在聽課的同時把教師所講的和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及時記錄下來,則恰恰可以彌補課后容易遺忘的不足。小學科學課涉及的知識面廣,需要探究的內容多,要想全部記住絕非易事。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記錄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及時記錄的行為,促進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也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效率,促進小學科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每個學期,我們都開展一次小學科學課堂記錄評比的活動。通過課堂記錄的評比,既為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己良好記錄方法和記錄習慣的機會,又促進全體學生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從而達到 “以展示促規(guī)范,用評比求提高”的目的。
一、課堂記錄評比的基本步驟
小學科學的課堂記錄包括對實驗現(xiàn)象、課堂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及重點知識等四大方面進行記錄。在學習過程中,課堂記錄可以有效反映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態(tài)度,對課堂記錄進行評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但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記錄能力循序漸進地開展。
第一步:進行記錄方法的指導
課堂記錄在小學階段常常不被人所重視,這主要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有關。其實,小學科學的記錄方法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因人而異地去開展。因此,在具體操作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記錄方法的指導。
1.引導學生在書本上做“旁注”
旁注,顧名思義就是從旁邊注入??茖W課中小學生的“旁注”到底需要注些什么內容,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茖W探究通常要經(jīng)歷五個步驟:(1)通過翔實的觀察提出問題;(2)參考有關資料對問題提出可能的假設;(3)制訂計劃,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來驗證假設;(4)實施實驗; (5)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有價值的信息通過“旁注”的方法及時地記錄下來。
2.用符號法記錄教學內容中的重點
符號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加圈點、畫線以及標問號等。如用“~~~~~”表示科學探究的重點,用“____”表示重要的科學知識,用“?”表示還存在的疑惑。各種符號所表示的意思始終要一致。如地球的內部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的速度很快,每秒約30萬千米。對于這些重要的科學知識,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用“____”畫出的方法及時地記錄下來。
3.培養(yǎng)規(guī)范填寫實驗記錄單的能力
實驗記錄單是學生在親歷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以各自獨特的思維形式保存下來的,既能體現(xiàn)知識獲得,又能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科學實踐。實驗記錄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科學課學習的內容。規(guī)范記錄方法、提高記錄水平在科學課中是非常重要的。記錄有方法,記錄無定法。如在探究石塊和泡沫塊在水中受到浮力和重力時,就可以通過畫圖形式與文字描述相結合的方法記錄下來。
4.及時記錄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小學科學課大部分知識都需要小學生親自動手去發(fā)現(xiàn)、去理解、去運用。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通過實驗,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獲得許多新的知識,也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新的問題。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獲得的知識,也要鼓勵學生及時記錄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只有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學生的思維才會變得更加縝密,邏輯才能愈加清晰。
第二步:糾正記錄中存在的問題
培根說過:“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只是收集;也不要像蜘蛛只從自己肚中取絲;而應該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來?!蓖ㄟ^定期檢查和個別抽查的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記錄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便于教師及時引導和糾正。在檢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1.課堂記錄過于詳細
有些學生課堂記錄過于詳細,導致來不及記錄,跟不上教師上課的節(jié)奏。所以在開學的前幾個星期,教師要適當放緩上課的節(jié)奏,并注意引導學生用簡要的幾個字記錄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用做記號的方法記錄每一課的重點。切不可出現(xiàn)照抄教師板書的記錄方法,這樣的課堂筆記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2.記錄位置隨意混亂
有些學生記錄時不分位置,不看問題,教材中哪里有空白就記錄在哪里,這種記錄方式導致教材提出的問題與學生記錄的發(fā)現(xiàn)不能一一對應,時間久了,回過頭來復習,學生往往找到了問題,卻忘記了自己當初把課堂中的發(fā)現(xiàn)記在哪里,這樣隨意的記錄方法不利于提高復習的效率。
3.記錄習慣不夠嚴謹
有個別調皮的學生會借記課堂記錄的時候在課本上畫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東西,這個尤其要引起教師的注意。這些行為的出現(xiàn),恰恰是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認真參與探究的體現(xiàn)。需要我們對這些學生及時進行引導或者上課結束后通過檢查其課堂記錄的方法進行監(jiān)督,促使其及時改正這一不良習慣。
第三步:開展課堂記錄的評比
待全部新課上完之后,組織全體學生開展優(yōu)秀課堂記錄的評比。評比的標準主要看記錄是否完整、方法是否靈活、書寫是否工整等三個方面。評比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先進行自我評價,請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進行課堂記錄的,這樣的記錄有什么優(yōu)點、存在什么缺點、記錄中遇到什么困難、下學期該如何改進等等;再進行組內互評,全體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安排下,根據(jù)原先的實驗小組進行小組內同學之間的互評。由于是同一個小組,學習過程中往往研究的內容相同,評比的內容也就相同,學生操作起來也就比較容易。通過組內互評,彼此可以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別人記錄的優(yōu)點和自己記錄時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的評比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同伴之間的互助學習,增進小組內同學間的凝聚力。然后再進行教師點評,教師在小組初評的基礎上將各組同學進行橫向對比,評比出課堂記錄做得比較好的同學和小組。通過評比,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哪些同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方法有問題。最后進行班內展出,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將優(yōu)秀的課堂記錄在班內進行展出,如采用PPT的形式、拍成照片張貼在墻上展出的形式等。通過課堂記錄的評比,既為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己良好記錄方法和記錄習慣的機會,又促進全體學生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課堂記錄評比的反思
自實施課堂記錄評比以來,確有不少成功之處,如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記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成績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毅力提高了……但也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1.部分學生因為學習基礎較差導致課堂記錄不夠全面,更多的是采用畫線或者做記號的方式去記錄,用文字表達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2.部分學生比較喜歡用畫圖的方法記錄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但由于美術的基礎不夠扎實,往往在畫圖時畫得不夠全面,美術的素養(yǎng)亟待提高。雖然科學課不是美術課,但對畫圖工具的選擇,科學課中如何規(guī)范畫圖,科學教師應給予更多關注。
3.部分學生記錄時比較隨意,記錄時并沒有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相應問題的下面,而是哪里有空白就記錄在哪里,這樣的記錄不利于復習與回顧。為方便回顧和復習知識,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規(guī)范記錄,充分發(fā)揮課堂記錄在學習中的作用。
總之,小學生學會記課堂記錄其實就是一種學法指導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小學教育是為學生的將來打基礎的教育,有什么樣的基礎才有什么樣的未來,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記錄的習慣。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北城街道中心小學 318020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實驗小學 31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