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結構逐漸向復雜化、多功能地方向不斷發(fā)展。在工程實踐中,為解決城建工程中上下部結構在豎向不連續(xù)的問題,廣泛選用梁式轉換層作為其最佳解決方式。本文主要對城市建設工程轉換層的概況、梁式轉換層的特點及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梁式轉換層;概況;城市建設工程;技術應用;特點
一、轉換層的概況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下部結構受力不同于上部結構受力,下部較大,而上部較小,合理布置施工,做到下部柱網(wǎng)密、墻多。下部柱網(wǎng)疏、墻少。在該情況下,建筑功能要求將與常規(guī)結構布置有一定差異存在。為了使建筑多功能的需求得到保障,應在結構中設置轉換層結構構件,最大限度地將自上而下結構形式的要求得到滿足,軸線的布置要求做到過渡自然。轉換層就是在結構構件所在的樓層內(nèi)進行轉換。
與轉換層結構轉換的要求相結合,可以將其劃分為一以下幾種類型:第一,轉換上、下層結構類型:該轉換層的應用范圍主要在上部結構為剪力墻和框架剪力墻施工中集中,它將上部剪力墻轉化為下部框架,為內(nèi)部提供一個更大的自由空間。第二,將上、下層柱網(wǎng)、軸線進行改變:沒有將轉換層上、下結構形式改變,運用轉換層使下層柱距擴大,進而形成大柱網(wǎng)。通常在外框筒下層施工中得到應用,所形成的入口相對較大。第三,將結構形式和結構軸線位置進行同時轉換:也就是運用轉換層軸線錯開上部樓層剪力墻結構,使其布置呈現(xiàn)出上、下結構不對齊的情況。
二、城市建設工程梁式轉換層的特點
1、城市建設有較大施工難度存在,這主要是由于下部結構有較大受力產(chǎn)生的。在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的上部結構受力較小的問題是需要引起我們關注的,這就將常規(guī)的建筑物結構模式顛覆了,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威脅了工程安全。通過長期的施工實踐可以看出,在結構中對轉換結構構件進行設置能夠?qū)⒃搯栴}得到很好的解決。轉換結構構件所在的樓層即轉換層。
2、上、下層結構類型有較為廣泛的適用范圍,期突出的特點是能夠?qū)^大的內(nèi)部自由空間進行創(chuàng)造。該結構類型的應用范圍主要在上部為剪力墻結構和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集中,期結構優(yōu)勢與該類結構的實際情況相符。
改變上、下層柱網(wǎng)、軸線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形成上、下結構不對齊的布置。該效果是通過上部樓層剪力墻結構運用轉換層軸線錯開實現(xiàn)的,也是其主要優(yōu)勢。但是 在軸線發(fā)生改變的過程中,轉換層的上、下結構形式并未有改變產(chǎn)生,這是該類型的一項重要特征。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的施工技術有多樣化的特點存在。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的施工技術是有一定的多樣化存在,應與實際工程的具體選擇相結合。
三、城市建設施工中梁式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應用
1、模板及支架的施工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梁式轉換層模板施工技術應用中,應嚴格遵循相關施工規(guī)定及具體施工情況進行施工。在模板工程斜撐作業(yè)中,應進行45度以下斜撐桿的安裝,沿柱面豎向進行1米排距的設置。梁底斜撐桿與梁底模板外鋼楞之間的距離設置為400毫米, 其上端延伸要模板底部,同時扣接梁度模外鋼楞,做好雙扣件抗滑移保險工作。盡可能同時搭設梁底斜撐支架和梁下排架,保證兩者受力的同時性。盡可能做到全部斜撐桿扣接梁下排架的立桿、橫桿,為實現(xiàn)斜撐支架穩(wěn)定性的增強,應和樓層滿堂架連體。
立桿的上端應直接扣接梁底內(nèi)、外楞,以此達到雙扣件抗滑移保險的作用。掃地桿設置在梁下排架下面,并將兩道大小橫桿設置在中間位置,斜撐設置在橫向位置,雙肢剪刀撐設置在縱向位置,為實現(xiàn)排架空間剛度的有效提升,應對梁下排架和樓層滿堂架進行連體作業(yè)。
2、鋼筋工程施工
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鋼筋用量大、型號多;轉換梁截面大,梁上下鋼筋布置錯綜復雜。準確放樣與下料、合理安排好鋼筋連接和綁扎尤為重要。轉換大梁的含鋼量大,主筋長,布置密,在兩梁相交的柱節(jié)點區(qū)上下共有幾十層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還須彎起錨固,眾筋“搶位”現(xiàn)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錯誤,均會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準確地翻樣和下料是鋼筋順利施工的前提。鋼筋翻樣前必須弄清設計意圖;審核、熟悉設計文件及有關說明;掌握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翻樣時要結合實際并考慮方便施工。
一般設計轉換大梁的主筋在柱節(jié)點區(qū)均彎起錨固,施工難度大。可與設計單位協(xié)商解決,如:大梁的最上一排面筋向下彎并錨固至底筋以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盡量靠柱邊上彎25d,其余主筋全部取消彎錨,負筋亦不起彎,均伸至彎起筋即可(柱截面大,錨固長度滿足要求)。這樣一來,增大了節(jié)點空間,為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搗提供了條件。梁上部的主筋接頭要求設置在跨中 1/3 跨長內(nèi),下部主筋接頭要求設在靠近支座 1/3 跨長內(nèi)。由于梁內(nèi)主筋多,主筋下料時,必須考慮并調(diào)整好每根鋼筋的接頭位置,以保證主筋的焊接接頭相互錯開并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要求。為方便鋼筋的安裝就位,滿足上述規(guī)范要求,必須對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順序進行編號。梁箍筋大,下料時要注意對焊接頭位置,避免接頭出現(xiàn)在箍筋的彎折處。轉換層中鋼筋的種類繁多,不同位置鋼筋受力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各部位應綜合受力情況、施工難度、經(jīng)濟效益等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
3、混凝土澆筑技術
建筑工程梁式轉換層施工中,需要大量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對其溫度應力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以此確保澆筑速度與時間符合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應對以下幾個問題加以重視。
首先,盡可能不要在晚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混凝土混合料輸送中應確保其連續(xù)性,同時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澆筑施工,將每層高度在300毫米到500毫米的范圍內(nèi)進行有效控制,其相鄰兩層之間的時間間隔則控制在1.5小時到2小時之間。
其次,根據(jù)工程施工實際情況進行振搗方式的選擇,一般選用“機械振搗為主、人工扦插為輔”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同時選用快插慢拔的方式進行振動器地插入,當產(chǎn)生泛漿情況時,則停止振動作業(yè),同時對插入點距離進行有效控制。當梁柱節(jié)點位置具有大量鋼筋時,無法插入振動時,則選用鋼扦插進行施工,利用橡皮錘在梁柱側模進行敲打作業(yè),并選用人工方式進行輔助施工。
最后,在澆筑樓板混凝土過程中,插入式振動器只用于轉換梁位置,其他位置則使用平板振動器,并順著垂直澆筑方向進行充分振搗施工。在澆筑樓板混凝土時,應將標高位置在柱墻筋外進行明確標識,進而確保樓板混凝土厚度符合施工相關規(guī)定。
四、結束語
總之,在城市建設工程梁式轉換層施工中,目前還有諸多問題存在,例如施工人員無法對施工工藝流程進行準確掌握等。這些存在的大量我呢提會對梁式轉換層的施工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在該基礎上,施工企業(yè)必須對施工技術水平進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zhì)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唐興榮.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與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黃春芽;;梁式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年21期
[3]楊志明;;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的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21期
[4]魏劍俠;王景枝;薛全超;;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結構設計的要點[A];現(xiàn)代建設工程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劉光明;牛鵬翔;趙靜;;高層建筑轉換梁、轉換板施工技術、質(zhì)量控制探討[A];礦山建設工程技術新進展——2008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