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屆二中全會召開之前,毛主席告誡大家:要把這次會議開成一個團結的、勝利的會。但會議開到最后,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五位政治局常委還剩四位坐在主席臺上。
1970年8月,黨中央決定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沒有想到這是毛主席在世時第三次把中央全會放在了廬山,也是最后一次放在了廬山。
攝影師杜修賢是第一次到廬山。在上山前,他先隨周總理去了杭州,毛主席在那里的西湖休息??偫碚f,召開會議前他要和主席商談一些事情。他們到那里后,總理在主席房間談話,工作人員就在外頭的大廳里等候。
在最后一次談話結束時,總理和以往一樣出了房間門就快步走出大廳,然后回到他住的小樓去。這次杜修賢走到大廳門口,聽見主席叫他,扭頭一看,見工作人員在大廳頂頭已經(jīng)排列了兩行。總理笑了,知道大家想和主席合影,特別是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但是總理在這之前就跟大家打了招呼,誰也不準搶鏡頭!結果挨主席最近的人都不是總理身邊的人員。
總理對杜修賢說:“快,老杜,去給他們照?!?/p>
“你也來嘛,一起照!”主席朝總理招手,身邊的同志連忙在主席身邊空出一個位置,可是總理走到跟前,卻在蹲著的人群中擠出一個位置,提了提褲腿,蹲下身。杜修賢在取景器里看見總理的舉動,心頭一陣感動,總理的謙虛謹慎總是通過這細小的點滴自然地流露出來。
回到北京,杜修賢正在準備廬山會議新聞報道的各種工作時,接到辦公廳通知,說是美國老朋友斯諾來中國訪問,讓他安排記者拍攝一些新聞照片。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和安排下,斯諾攜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諾于1970年8月實現(xiàn)了第三次訪問新中國的愿望。
周總理在百忙中依舊擠出時間熱情地接待了斯諾。
在以后的幾次談話中,周總理又向斯諾透露:中美可能在北京舉行會談。
雖然謹慎的周總理只是說可能,但對于斯諾來說,無疑又是一條“獨家新聞”,因為當時有關中美關系的接觸還處于絕對機密階段??偫戆才潘怪Z繼續(xù)在全國各地走走看看,而他抽身前往廬山。
杜修賢也和總理上了山,并且負責主會場的拍攝??墒橇钏庀氩坏降氖?,毛主席的接班人、最親密的戰(zhàn)友林彪?yún)s在這次會議上突然向黨中央發(fā)難。事后才知道,這是一個有計劃的陰謀。原來在九屆二中全會召開的前一天,中央政治局常委舉行預備會議。這次會上,毛主席再次表示不設國家主席、不當國家主席。他說,設國家主席,那是個形式,我提議修改《憲法》就是考慮到不要國家主席,如果你們愿意要國家主席,你們要好了,反正我不做這個主席。最后他還告誡大家:要把這次會議開成一個團結的、勝利的會,不要開分裂的、失敗的會。
對于不設國家主席的提議,早在1970年3月8日毛主席就正式提出來了。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jù)毛主席的意見,開始了修改《憲法》的準備工作。對于毛主席的提議,林彪開始是同意的。但一周后,林彪對毛主席改變國家體制的建議開始提出反對意見。他表示,應設國家主席,要毛澤東擔任國家主席。明知毛主席不可能再出任國家主席,可是他卻再三“提議”,這就使毛主席對林彪的心態(tài)產(chǎn)生了懷疑,主席是個不輕易放棄原則的人,也是不向野心家低頭的人!因此在九屆二中全會預備會上毛主席再次建議不設國家主席一職。
就在這種背景下,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于1970年8月23日在江西廬山開幕了。表面上看,會議洋溢著勝利、熱烈的氛圍,其實下面卻涌動著暗流,隨時可能爆發(fā)。當然啦,杜修賢作為普通工作人員,不可能知道上層所發(fā)生的這一切,當事件發(fā)生后,他如墜云霧,百思不解。
開會的那天,新聞報道組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早早來到了會場。杜修賢看見總理也提前到了會場,在四處打量著,檢查是否有什么疏漏的地方。這時,總理看見了杜修賢,朝他揮揮手,讓他和拍攝電影電視的記者都過去??偫硐蛩麄兘淮f,會場拍攝時,你們要注意多拍攝西面的會場。一時大家沒有明白總理的意思,只是點頭答應了。待開會時,當杜修賢把鏡頭舉向會場的西面時才恍然大悟,會場的西面坐著老帥們和中央的老委員們。在動亂中,總理沒有忘記這些共和國的開國元勛,總理是想讓他們在電視報紙上多亮相,讓全國人民知道他們是緊跟毛主席干革命的!杜修賢不得不佩服總理的用心是多么良苦??!
在當天的會議上,毛主席主持會議。周總理宣布了會議三項議程:討論修改《憲法》問題、國民經(jīng)濟計劃問題、戰(zhàn)備問題。按預先宣布的程序,首先應是康生作《憲法》修改草案報告。然而,林彪突然提出要講幾點意見,他提前發(fā)了言。
林彪提前發(fā)言,對于全體與會人員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因為他是黨的副主席。
杜修賢出于工作的職責,不敢怠慢,端起相機就一連搶了幾張林彪發(fā)言的鏡頭。
林彪念發(fā)言稿很慢,總是拖著個長長的湖北腔。林彪在講話中通篇都是頌揚毛主席的話。他說:“毛澤東同志天才地、創(chuàng)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彼f,這次《憲法草案》“把毛主席的偉大領袖、國家元首、最高統(tǒng)帥的這種地位”,“用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非常好,非常好”!這是整個《憲法草案》三十條中“最重要的一條”、“最根本的經(jīng)驗”,“肯定毛主席的偉大領袖、國家元首、最高統(tǒng)帥的這種地位”是這次《憲法》的一個特點。這種領袖地位是“國內(nèi)國外除極端的反革命分子以外不能不承認的”,“我們說毛主席是天才的,我還是堅持這個觀點?!@次《憲法》里面規(guī)定毛主席的領導地位,規(guī)定毛澤東思想是指導思想。我最感興趣的、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p>
林彪翻來覆去地講他的這些觀點,講了一個半小時。他顯然是有準備的。雖然臺下有熱烈的掌聲,但杜修賢看到坐在臺上的毛主席聽得越來越不耐煩,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不高興??瞪幹鴤€臉,眼睛半閉著,好像睡著了一般。周總理的神態(tài)則很著急,仿佛是為臺上的演員出了丑而著急。只有陳伯達聽得很認真,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趣。
好不容易才等到林彪講完,杜修賢想下一個講話的必定是總理了,于是他又拿起相機,調好光圈和快門,等待總理講話。沒想到周總理和康生都說不講了,于是毛主席大手一揮,宣布散會。
后來才知道,林彪的講話明白地把“國家元首”這個毛主席堅決推卸的頭銜加予毛主席。對林彪的講話,與會人員一樣沒有感到異常,認為這是中央的安排。
為了配合這次行動,陳伯達、葉群已早有準備。上廬山后,他們組織了一些語錄,編成《恩格斯、列寧、毛主席關于稱天才的幾段語錄》,分發(fā)給團伙中的人。
8月24日,陳伯達、葉群、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按事先商定的口徑,引用同樣的語錄分別在華北組、西南組、中南組、西北組發(fā)言,共同點是堅持“天才論”,提議設國家主席,要毛澤東任國家主席。許多人不明真相,但出于對中央的信任和對毛澤東的崇拜,紛紛贊同由毛澤東任國家主席。
會上出現(xiàn)的這種不正常的現(xiàn)象,使毛主席感到事態(tài)己十分嚴重。當天下午,毛主席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毛主席嚴肅地作出三項指示:第一,立即休會,停止討論林彪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第二,收回華北組《二號簡報》;第三,不要揪人,要按“九大精神”團結起來,陳伯達在華北組的發(fā)言是違背九大方針的。為了挫敗林彪奪權的計劃,毛主席決定從陳伯達開刀。
8月31日,毛主席寫了《我的一點意見》。毛主席說:“是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還是奴隸創(chuàng)造歷史,人的知識是先天就有的,還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論的先驗論,還是唯物論的反映論,我們只能站在馬列主義的立場上,而決不能跟陳伯達的謠言和詭辯混在一起。”毛主席要求大家“不要上號稱懂得馬克思,而實際上根本不懂馬克思那樣一些人的當”,并把林彪一伙的這次表演形容為“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
于是中共九屆二中全會開到最后,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變:開幕時,主席臺上坐著毛澤東、林彪、周恩來、康生、陳伯達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到9月6日全會閉幕時,五位政治局常委還剩四位坐在主席臺上?!拔幕蟾锩敝姓Q生的紅色理論家陳伯達消失了。
杜修賢記得閉幕那天,氣氛空前的緊張。前幾天許多中央委員還誤中林彪“天才論”的圈套,會場里響起擁護毛澤東當國家主席的合唱聲??蛇@時,全場鴉雀無聲,針落聞聲。新聞記者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一樣,站在后臺,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
主席臺那四位常委臉上的表情更讓人脊梁上颼颼地躥涼氣。毛主席的臉上帶著蒼涼和悲楚;林彪拉著沮喪的瘦臉,目光茫然;周總理緊抿嘴唇,表情異常嚴肅;康生的神情躲在眼鏡后面,讓人捉摸不定。
當時的杜修賢只敢埋頭工作,不敢探頭朝臺上亂張望,腳下也不敢邁大步!
原來,在九屆二中全會上根據(jù)毛主席的意見,決定對陳伯達進行審查并展開批判。就這樣,陳伯達當了林彪的替罪羊,雖然林彪仍然高坐主席臺之上,可是他這時的心情已經(jīng)不比初上廬山信心滿懷了,在毛主席的心中,他已經(jīng)“失寵”了。
(摘自現(xiàn)代出版社《聚焦紅墻:1956-1989年共和國紅鏡頭(下)》作者:顧保孜攝影:杜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