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雙喜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精妙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激活學生的探究性思維,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實現(xiàn)高效課堂。本文從課堂的導入的方面談談高效課堂的實施。
【關鍵詞】課堂導入;高效課堂
一、創(chuàng)設有效導入的原則
1.課堂導入必須服務于教學的目標和教學內容
導入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與各個教學程序之間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要把導入與整個教學過程綜合起來考慮。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他環(huán)節(jié),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所以課堂導入必須服務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內容理解。所以一堂課開始就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被調動起來,就要抓住這個教學過程的黃金時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2.導入要符合自己學生的實際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的好壞主要通過學生的學習來體現(xiàn)。因此導入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世界,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由此來撥動學生理解與求知的心弦,引導學生不斷地去研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如果課堂導入充滿趣味性,學生便會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因此更加自覺積極地學習。
3.導入的內容要簡潔
現(xiàn)代心理學和統(tǒng)計學家的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有效注意力集中時間大致帶5分到25分鐘。因此,導入在時間上,不能占用過多,一般以3分鐘左右為宜,最長也不能超過5分鐘。導入在內容上要精心設計,做到短小精悍,要考慮到語言簡明、操作簡便,切忌繁瑣復雜、冗長拖沓。
4.導入的形式要多樣化
在教學中導入的形式要多樣,不能每一堂課都用一種模式的導語,否則就起不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引人入勝的作用。例如有很多老師的每節(jié)課導入都使用多媒體,開始學生還比較有興趣,但是每次都是一樣沒有變化,則很難吸引學生興趣,發(fā)揮導課作用。
二、高效課堂導入方法及案例分析
1.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導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也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笨梢娕d趣是最好的老師.富有啟發(fā)趣味性的導入,可以避免平鋪直敘之弊,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能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進入探求知識的境界,有利于學生從無意注意迅速過渡到有意注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新課學習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生活經驗導入
經驗導入是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引起回憶,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導入方法。由于經驗導入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很容易對所學的新課題感到親切,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另外,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經驗導入是一種同化學習,它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可提高對于概念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案例2數學高一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集合》導入設計。
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和這個有關(教師拿出哨子),大家看這是什么?(學生感覺很奇怪,議論紛紛)
生:這不是哨子嗎?上體育課集合用的,和數學有什么關系呢?
師:關系很大,因為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集合。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吹哨子,喊高一一班同學集合,大家聽到會怎么做?
生1:大家就趕快站隊,站到一起排好。
生2:只要是咱們班的,就都能過來。
師:那不是咱們班的呢?
生:那就走開了,到別處去了。
師:老師的一聲集合把我們班的同學集中到了一起,而其他班的同學自動走開,說明這個集合是把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這就成為了一個集合,這就是我們數學上的集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集合的內容。
合這節(jié)課是高中階段的第一節(jié)課,集合這個概念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的內容,因此對于這個概念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本節(jié)課的導入從生活中的集合概念延伸到數學中的集合概念,讓學生體會到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把枯燥抽象的定義形象化具體化,來幫助學生理解。
3.以“情”導入
以“情”導入就是在創(chuàng)設導入的情境時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情為出發(fā)點,營造出“情”的氛圍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喚起他們的探索求知熱情。
案例3:在講橢圓時利用多媒體以一張浩瀚宇宙的影片入題,緊接著播放神七飛天的一瞬間視頻,同時引入課題:我們身處的世界是浩瀚無邊,神秘無邊的宇宙,我們要用無邊的知識去了解他、駕馭她。9月25日21時10分,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和光榮的“神舟七號”躍上太空,首次實現(xiàn)了宇航員在太空行走的夢想。你可曾想過神七進入太空后的運行軌跡是什么?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很容易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喚起他們的探索求知熱情。
4.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導入
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導入就是利用故事或數學發(fā)展史導入新課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榜樣的力量去感染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喚起他們的探索熱情。它的設計理念:先講述與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數學史,利用科學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去感動學生,同時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最后教師點題引入新課。
案例5:講授《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時,就以十八世紀的大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入題。由于這個故事學生都很熟悉,就請了一位同學來講:有一次,高斯的小學老師想考考學生,就讓學生算“1+2+3+……+100”。一會兒,高斯就舉手回答:“5050”。教師大吃一驚,就問他,原來高斯以首尾兩數相加為101,共有50對,結果自然是101×50=5050。在學生覺得很有味道的時候,我接上去:“這種思想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思想方法。今天,我們就來推導公式,用理論來說明問題,比高斯更進一步,怎么樣?”學生馬上進入思維的積極狀態(tài),躍躍欲試,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大大提高了求知欲。經過引導探討,學生較容易地掌握了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得出了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5.以學生關注的熱點導入
案例6:“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導入設計。
師:中央電視臺有個“購物街”節(jié)目你們看過嗎?其中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猜價格游戲。選手們猜一商品價格,主持人只在那里提示高了!低了!在限定的時間內猜中價格,禮品可抱回家。今天我們模仿此游戲也來做一次商品競猜,看一看聰明的你如何來猜。電磁爐的價格在200元-1000元之間,猜價格時,主持人每次給出高了低了的提示,當誤差不超過20元時算猜中。(請一個同學作為主持人確定價錢,讓學生自己發(fā)揮聰明才智參與游戲教師起到引導歸納總結的作用。)
師:問題1:主持人給出高了、低了的提示有什么用?
問題2:誤差不超過20元,怎么理解?
問題3:參賽者如何才能最快的猜出價格?
(三個問題對應著二分法的三個要點與后面的學習相呼應)
通過師生模擬央視“購物街”欄目“猜商品價格”這一情境,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游戲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你身邊,我們在學習有用的數學的同時,對二分法這一數學知識的產生的緣由有了親身的體驗;通過用縮小區(qū)間夾逼函數的變號零點到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體悟知識發(fā)展的動因,習得了探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內容及課的類型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事實上,各種導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時幾種方法的融合會使教學更加自然、和諧,更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新課改即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機遇是給我們提供了更多課堂導入的空間和平臺,挑戰(zhàn)是我們一線的數學教師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和智慧去設計和構思更好更利于教學的導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