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如升 姜蕾
(皖西學院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低溫混凝過程中,水中膠體顆粒布朗運動減弱,水的黏度增大,低濁狀態(tài)下,水中顆粒又很少,顆粒相互碰撞次數(shù)會更少,并且大部分混凝劑低溫水解比較困難,因此混凝效果不理想。聚合氯化鋁作為一種新型混凝劑,能夠通過混凝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膠體顆粒和溶解性物質(zhì)[1-2],而且受溫度的影響較小。對淠河水而言,在低溫低濁時聚合氯化鋁的混凝效果報道較少,因此選用聚合氯化鋁作混凝劑,通過實驗觀察其變化。
實驗儀器:WGZ-200濁度計(上海昕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產(chǎn));MY3000-6F智能型混凝試驗攪拌儀器(武漢市梅宇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1 000 mL燒杯6個;200 mL燒杯6個;1 000 mL量筒2個;洗耳球;1,5,10 mL移液管各1個;溫度計;便攜式酸度計。
實驗試劑:聚合氯化鋁(PAC),性能參數(shù)見表1;10%鹽酸;10%氫氧化鈉;蒸餾水等。
表1 聚合氯化鋁(PAC)的性能參數(shù)
原水水質(zhì)情況見表2。
表2 原水水質(zhì)
混凝沉淀試驗的程序見表3,上清液用WGZ-200S濁度計測量濁度。測試項目包括濁度、pH和溫度。
表3 混凝沉淀試驗程序
在混凝反應中,水體的pH值是影響濁度去除效果的重要條件,且對膠體顆粒的表面電荷的Zeta電位、混凝劑的性質(zhì)和作用等都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絮凝劑都有其最佳混凝 pH值區(qū)域[3]。調(diào)整原水pH值,混凝劑 PAC在最佳投加量14.4 mg/L時[4],濁度去除率與pH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濁度去除率與pH的關(guān)系
對于投加混凝劑PAC,在pH小于等于6,溫度為8℃以下時,處理效果很不理想,一般去除率50%以下;當原水濁度4NTU以下,pH小于等于5時,濁度去除率很低,隨著濁度和pH降低,去除率甚至發(fā)生不增反減情況。當pH為6~8時,處理效果較好,且當pH為7.4左右的處理效果最好,去除率達到了86%,故確定最佳pH值為7.4左右;同時混凝沉淀后上清液的pH變化都不大,一般上下變化幅度在0.3以內(nèi)。
調(diào)整原水pH值,混凝劑PAC在最佳投加量14.4 mg/L時,濁度去除變化如表5所示。
表5 藻類對濁度去除率的影響
從表5可看出,有藻類存在時,濁度去除率下降很多。原水濁度越小,pH也越小,濁度反而增加;原水pH偏堿性時,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當pH大于9時,去除率才有一定增加,但去除率一般在30%以下,效果不甚理想。
本實驗利用調(diào)整原水pH,在混凝劑PAC最佳投加量下確定最佳pH,同時考察了藻類對濁度去除的影響,結(jié)論如下:
在低溫和低濁條件下,水體的pH值對絮凝效果影響顯著,pH為3~6時,pH越小,混凝效果越差;pH為6~8時,處理效果較好,最佳pH值為7.4左右?;炷恋砗笊锨逡旱膒H變化都不大,一般上下變化幅度在0.3以內(nèi)。
原水中有藻類存在時,沉淀去除率下降很多。原水濁度越小,去除率越差;原水pH在偏堿性時,才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去除率一般在30%以下。因此在實際應用當中,應該先去除藻類加上適當調(diào)節(jié)pH有助于提高濁度處理效果。
[1]石健,王東升.不同聚合鋁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shù),2008,31(12):128-131.
[2]楊忠蓮,高寶玉,岳欽艷,等.鋁鹽混凝劑的混凝效果與殘留鋁濃度和組分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10,31(6):1543-1846.
[3]李娜,張克峰.聚合氯化鋁鐵強化混凝去除藻類試驗研究[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2008(1):41-42.
[4]賈如升,高玉蘭,楊杰.不同混凝劑處理低溫低濁的淠河水的對比實驗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14,34(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