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檢測對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臨床價值
湯清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檢測對高尿酸血癥腎損害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為高尿酸血癥腎損害的早期診斷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方法:選擇70例高尿酸血癥患者和70例健康體檢者,測定并進行比較。結果:高尿酸血癥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與對照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傳統的腎功指標血肌酐Scr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較敏感的指標,對早期發(fā)現腎功能的改變,評價病情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血清胱抑素C;高尿酸血癥;腎功能損害;早期
作者簡介:湯清(1980-),男,浙江東陽人,本科,主管技師,從事醫(yī)學檢驗工作。
【中圖分類號】R446.6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1]。高尿酸血癥未經適當治療,最終可發(fā)展為高尿酸血癥性腎損害[2],因此,早期診斷高尿酸血癥引發(fā)的腎功能損傷非常重要。本本研究通過對反映腎功能的各種指標進行比較,探討血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對高尿酸血癥腎損害的早期臨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1-2013.12本院風濕科門診70例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血尿酸:男>420μmol/L,女>350mol/L。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齡34~59歲,平均(44±11)歲;并排除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腫瘤患者和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腎臟疾病。并以體檢正常健康者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4例,女26例,年齡35~58歲,平均(44±10)歲?;颊呓M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構成、血壓、血糖等基礎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血清胱抑素C檢測儀器為OLYMPUSAUS 5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β2-微球蛋白測定使用反射比濁法,采用德林特定蛋白儀及配套試劑;血肌酐檢測采用Jafe速率法,采用奧林巴斯Au-64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內前后的比較行配對t檢驗;一般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腎功能指標測定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5
高尿酸血癥腎損害是由于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主要是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腎髓質引起的間質性腎炎。高尿酸對腎的直接損害作用可能與其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促炎癥反應及對內皮功能損害引起高血壓等有關。高尿酸血癥腎損害主要病變?yōu)殚g質性反應和小管受損引起的間質性腎炎、間質纖維化、腎小球硬化等。早期腎損害無明顯臨床癥狀,常規(guī)檢查不能及早診斷,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在臨床上,當Scr 和尿素氮升高時,腎功能損害已比較嚴重。早期診斷高尿酸血癥腎損害,對控制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此,尋求敏感、有效、可行的實驗室指標早期診斷高尿酸血癥腎損害極為重要。
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低分子量分泌性蛋白質,可通過腎小球自由濾過,其產生速率相當穩(wěn)定,不受慢性炎性反應、血脂、肝臟疾病等的干擾,與人體肌肉量、代謝、性別、年齡、飲食、體表面積無關。有研究表明,在腎小球濾過功能發(fā)生改變的早期,可能病理上只有小球基底膜的輕微病變,而與β2-微球蛋白相近分子量的血清胱抑素C在血中濃度已經發(fā)生變化[3]。
β2-微球蛋白是由淋巴細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細胞產生的一種小分子球蛋白,從腎小球自由濾過,速率恒定,其中99.9% 在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并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分解破壞,因而正常情況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量極微。尿液中排出β2-微球蛋白增高,則提示腎小管損害或濾過負荷增加,可作為評價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標。由于β2-MG 分子量小,且不與血漿蛋白結合,故可自由濾過腎小球,可較好地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球濾過功能受阻時升高比肌酐要靈敏。
綜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時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性均優(yōu)于Scr。聯合檢測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可為高尿酸血癥早期腎損害及早提供臨床診斷依據,做到早期診斷,這將極有利于早期腎損害的預防和控制,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Carnethon MR,Fortmann SP,Palaniappan L,et a1.Risk factors forpmgression to incident hyperlnsulinemia: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communities study,1987-1998[J].Am J Epidemiol,2003,158(11):1058.
[2]趙云艽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與腎損害[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3):494-495.
[3]李正浩,孟慶濤,郭潔.血清β2- 微球蛋白與胱抑素C 的聯合檢測在過敏性紫癜腎損傷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0,18(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