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林
【內(nèi)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知識,教師可應用支架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要點為為學生搭好支架,教師可應用設置情境、物理實驗、舊有經(jīng)驗為支架,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從教學實例可以看到,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提高物理教師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法 初中 物理 教學
支架式的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攀登的目標,為了便于學生攀登幫助學生搭好支架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初中物理教師如果善于這種教學方法,就能夠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
一、應用情境為學生搭支架
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標。假設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學生就會覺得自己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為了讓學生愿意自主的找到學習的目標,初中物理教師要為學生搭好支架,令學生能夠自主的探索物理知識。
以初中物理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變阻器》這一節(jié)課為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際上是見過滑動變阻器的,但是學生沒有關注過相關的原理,初中物理教師可應用物理實驗讓學生回憶起生活中見過的滑動變阻器,產(chǎn)生探索相關知識的想法。
師:我們以前學習過與電路有關的知識,現(xiàn)在手中有電池、燈泡、滑動變阻器、導線、開關等材料,現(xiàn)有應用你們學過的知識連接起一個閉合電路?
(學生依教師的要求將材料組合成閉合電路。)
師:現(xiàn)在你們嘗試移動滑動變阻器?
生A:哎,移動滑動變阻器能改變燈泡的亮度。
師:是的,滑動變阻器經(jīng)常被用于生活中。
(學生經(jīng)教師的引導開始回憶生活中應用滑動變阻器的電器。)
師:結合我們學過的知識,影響燈泡光暗的原理是什么呢?
生A:電壓的大小。
師:那么我們剛才改變過電壓的大小嗎?
生A:沒有。
師:那么為什么燈泡的光暗還是會變化呢?
(學生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在這個教學流程中,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一節(jié)課應當學習哪些知識,只是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結合學過的舊知識開始思考新知識。
為了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索這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教師可為學生設置一個學習情境,這個情索就是引發(fā)學生好奇心、鼓勵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支架。
二、應用實驗為學生搭支架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方法。當學生了解到這一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知識以后,應當怎么引導學生學習這節(jié)課應當掌握的知識是很多教師想要了解的問題。物理知識是科學知識中的一個類別,所謂的科學就是具有客觀性、精確性、抽象性的知識,探索科學知識最佳的途徑之一就是實驗。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能夠改變燈泡的光暗,那么我們怎么才能了解燈泡的光暗與電阻之間的關系呢?
(學生提出應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并且開始設計實險報告書。學生的實驗報告略。)
師:通過實驗,你們得出了哪些結論呢?
生B:改變燈泡光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改變電壓的大小,即應用串聯(lián)電路的方法加大電奈,讓電流增大;另一種方法為改變電阻大小的方法來改變電流的大小。這兩種應用方法的原理均為歐姆定理:I=U/R。
初中物理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物理知識,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明白物理知識應用的規(guī)律,在應用物理知識時,學生可能會犯下錯誤。教師以實驗為支架,引導學生應用做實驗的方法探索物理規(guī)律,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物理知識提出的原因、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相關的定理。
初中物理教師要善用物理實驗這一支架,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物理知識,在實驗中自主的生成物理知識。
三、應用經(jīng)驗為學生搭支架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整合物理知識。物理知識和物理知識之間存在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果物理教師能夠結合學生學過的物理知識引導學生整合新的物理知識,就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依然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變阻器相關的知識為例。
師:結合剛才學過的知識,思考一下滑動電阻器有什么作用呢?
生C:分流的作用與限壓的作用。
師:我們以前學習過怎么歸納總結物理知識對吧?能不能用以前我們歸納總結物理知識的格式來總結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
生C:以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功能為例,它的分壓功能可以總結如下:如果一條電路存在以下幾個狀態(tài),必須應用分壓式的接法:待測用的電阻小于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待測電器的兩端電壓為可變狀態(tài),并且電壓變化的范圍較大;該電路有限流的要求……
學生以前的學習經(jīng)驗可以是目前學習知識的框架;學生過去學過的知識可以是目前學習知識的基礎。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把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與經(jīng)驗作為支架,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孫寧寧. 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4.
[2] 潘璠.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D]. 寧夏大學,2014.
[3] 于開真. 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 魯東大學,2014.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