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榮 高瑞紅 郭建芳
摘 要 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玉米種植技術與管理水平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時,也逐漸顯示出一定的問題和不足。主要分析了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管理技術問題,旨在提高我國玉米產量和質量,推動我國玉米種植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 玉米;種植;栽培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3-0-02
玉米素有“黃金作物”的美稱,既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糧食、飼料和燃料的主要來源渠道。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玉米在我國種植范圍廣泛,加強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管理技術探討,對提高我國玉米品質,實現我國玉米的穩(wěn)產、高產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1 選地
選地是玉米種植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做好選地工作是提高玉米收成和產量的重要保證。玉米可栽種于平坦地塊、洼地和山地等,由此可見,玉米種植范圍廣泛,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對種植地塊的要求較為寬松。但堿性較強的土壤會影響玉米的產量,造成玉米產量的減產,因此,要盡可能地選用酸堿性適度的土壤[1]。另外,連續(xù)種植過幾年的玉米地塊,其土壤中養(yǎng)分、元素已經被以往栽種的玉米大量消耗,土壤中玉米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已所剩無幾,若繼續(xù)栽種玉米,勢必會造成玉米養(yǎng)分的供給不足,影響玉米的產量。在選用地塊時,不應選用連續(xù)種植玉米超過3茬的地塊,或者對不同的地塊換茬種植,采用套種的種植方法。例如,為了保持土壤的松軟狀態(tài),避免土壤結塊現象的出現,可以利用土豆沒有根系的特點,將玉米與土豆間種;再如,將玉米與豆類植物間種,可以發(fā)揮豆類植物的根系固氮的效用,為土壤增添氮肥,進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養(yǎng)分,促進玉米的成長。
2 整地
在玉米栽種之前,需要對地塊進行松土、翻地,即整地。整地能夠保持土地的濕度,保持土地的平整,具有軟化土壤的效果,是玉米正常生長的重要保障。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機械整地是最普遍、最為常見的方式,且整地深度在20 cm左右。通過機械整地方法,能夠加以利用土壤中的腐爛植物,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時,能夠將地面的草籽等種子深埋于地底下,降低雜草種子的活力及其生長速度。但整地會加快土壤水分的蒸發(fā)、流失,不利于土壤的保濕保溫,因此,整地之后要做好澆地工作。為了利于玉米的播種和中耕時期的保齊苗,可及時清理整地過程中遺留在土壤表面的作物根茬。整地會造成地表不平的現狀,不利于玉米的播種,這時可使用拖地耙地,使土地恢復平坦。
3 選種播種
選種播種是玉米種植管理的又一個關鍵時期,玉米種的選擇,要緊密結合種植地區(qū)的氣候特點、降水量等等。對于播種所用的玉米種子,要做到精挑細選,去除掉雜草等非玉米種子,及其腐爛、變質的、種臍外露等無法使用的種子。在此基礎上,需要對種子進行適當晾曬,可加入防病蟲害的農藥均勻攪拌,以此提高種子抗病蟲害的能力,實現玉米苗的出全、出齊。鄭單958、登海9號、沈單16、科河8號、寧單10號、哲單7號、四單19等都是品質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對于種子的播種,除了要在溫度和濕度合適的天氣內播種之外,還要注重種植的密度、對土壤養(yǎng)分的需要等。
4 玉米各時期的特點及其管理目標
第一,育苗期。玉米出苗到拔節(jié)前的階段統(tǒng)籌為育苗期,該階段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長根為中心,根系生長較快,地上部分生長緩慢。苗全、苗齊和苗壯是該階段的管理目標。第二,出穗期。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并進是該階段最主要的特征,出穗期玉米會表現出生長速度快,根莖、葉營養(yǎng)器官旺盛等特點。該階段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控制養(yǎng)分、水分等,以此來控制玉米株的生長。第三,開花結粒期。該階段是決定結果數量和質量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玉米已經進入到授粉、結實的階段。該階段的管理目標是防治莖葉衰敗,保證開花,為授粉、結實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提高玉米結實的產量、質量。
5 田間管理技術
苗期管理、穗期管理和花粒期管理是玉米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的3個主要階段,玉米生長管理要根據不同時期進行,同時根據不同時期的生長需要做好養(yǎng)料供應工作。
5.1 苗期管理技術
秸稈還田是目前農業(yè)科技發(fā)展所倡導的一種方法,為了防止秸稈還田對土壤所帶來的危害,在玉米種子播種完成的3 d后,可使用有機磷農藥進行噴灑。一般采用濃度為50%的乙草胺或者濃度為90%禾耐斯、玉郎凈。當玉米出苗之后,要及時將查苗、補苗等工作落實到位,補苗應堅持以下原則:若缺苗在3~4葉片,可采用直接種植種子的方式;若缺苗5~6葉片,應采用移苗補栽的方法。通過補苗,確保每個種穴中的幼苗均衡生長。另外,為保證玉米幼苗正常的生長,對沒有基肥或者基肥不夠的地塊采用開溝施肥方式,及時的追施磷、鉀和氮肥,從而達到保持肥效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開溝的最佳距離是在距玉米株15~20 cm。苗期的防蟲防害工作也要在施肥后有序進行,主要防治地老虎、蚜蟲和薊馬等。
5.2 穗期管理
穗期是玉米株生長旺盛的階段,該階段玉米進入到了快速生長周期,玉米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和水分。因此,對于穗期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提供玉米植株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水分,進行合理的施肥和澆灌,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其管理手段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除草、除苗。為了給其他植株留下足夠的肥力和生長空間,可將弱小的玉米株、雜草除去。第二,施肥、澆水。為了確保玉米植株快速、正常的生長,合理的施肥、澆水就顯得緊迫和有必要了。對于施肥而言,可采用穴施或地表施肥的方法,適當的施加氮肥;同時,要把握好土壤的濕潤程度,保持土壤水分。特別是對于干旱地區(qū),要及時進行灌溉。另外,大斑病、小斑病、葉銹病和玉米螟等是該時期的病蟲害,需要重點防治。
5.3 花粒期管理
在玉米進入到開花結實階段后,為了保證玉米結實具有充足的營養(yǎng)水分,需要做好施肥施水的管理工作。該階段施肥一般在玉米雄穗抽絲前后進行,首選速效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添營養(yǎng)元素的給及量。在施肥的同時,應當注意澆灌。雖然該階段會進行多次澆灌活動,但總體上將其劃分為玉米植株開花至籽粒形成期和乳熟期2個階段。此外,過多的水分不利于玉米生長,因此要控制好澆灌量。如果在開花結實期間玉米種植地區(qū)雨水天氣過多,還應做好排澇處理,將土壤的濕潤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進而優(yōu)化玉米植株的長勢及其結實質量。對于該階段的病蟲害,可采用98%磷酸二氫鉀或者康普6號進行噴灑,降低病蟲害所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袁軍.玉米間套兩薯效益高[J].農家科技,2011(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