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平,常丹,王小利,魯彩云,常幡福
(咸陽師范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苦皮藤素是近年來被廣泛應用的植物源殺蟲劑,對哺乳動物低毒,對環(huán)境低殘留,通過麻醉、拒食和毒殺的作用消滅害蟲,是從我國廣泛存在一種多年生木質(zhì)藤本植物苦皮藤中提取出來的[1-2]。
苦皮藤屬于衛(wèi)矛科植物,其根皮具有殺蟲活性,是我國較有開發(fā)潛力的殺蟲植物之一,其有效成分就是苦皮藤素[3]??嗥ぬ偎貜幕瘜W的提取、分離與鑒定,到對害蟲的毒殺、拒食、麻醉的機理等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步[4-5],并且其浸膏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6],但是有關(guān)其工藝過程研究較少,只有魏亞麗等[7]應用回流法進行了苦皮藤素的提取。
本文以陜西產(chǎn)的苦皮藤根皮為原料,應用耗能較低的浸漬法提取苦皮藤素,探討了影響提取效率的因素,以期為苦皮藤素的工業(yè)化提取提供參考。
丙酮、甲醇、乙酸乙酯、石油醚、羧甲基纖維素鈉、薄層層析硅膠均為分析純;苦皮藤,陜西省寧陜縣火地塘產(chǎn)。
101A-1B 型鼓風干燥箱;RE-52AA 旋轉(zhuǎn)蒸發(fā)器;BS224 S 型精密電子天平;800 型離心機;300 目標準分樣篩;IRPrestige-21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苦皮藤根皮清理雜質(zhì)后陰干,100 ℃烘干,粉碎。將30 g 粉末裝入燒瓶中,按料液比1∶6 g/mL加入甲醇,60 ℃提取6 h,浸提3 次。過濾,收集濾液,合并3 次濾液,減壓濃縮至浸膏狀,恒重后稱其質(zhì)量,稀釋后用HPLC 測含量[8]。
根據(jù)常用分析方法和目前能夠得到有效成分對照品的情況,評價指標確定為苦皮素A 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浸膏質(zhì)量,采用綜合指標[7]。
綜合指標=浸膏質(zhì)量×浸膏中苦皮素A 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浸膏中苦皮素A 的質(zhì)量分數(shù)=(CA×稀釋倍數(shù)×V濾)/浸膏質(zhì)量
式中 CA——待測品中苦皮素A 的質(zhì)量濃度,
mg/mL;
V濾——濾液的體積,mL。
式中 CA——待測品中苦皮素A 的質(zhì)量濃度,mg/mL;
原料中苦皮素A 的質(zhì)量分數(shù)=(CA×稀釋倍數(shù)×V濾)/原料質(zhì)量
稱取苦皮藤根皮粉末30 g,分別加入180 mL 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常溫浸提8 h,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分別再用180 mL 溶劑浸提7 h,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再次分別用溶劑提取6 h,結(jié)果見表1。
表1 溶劑浸提效果比較Table 1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solvent extraction
由表1 可知,不同的溶劑提取所得的提取液中苦皮素A 的含量不同,浸膏量也不同。從提取能力、毒性、經(jīng)濟性、回收難易程度綜合考慮,選甲醇為浸提劑。
固定時間為6 h,甲醇6 倍于苦皮藤粉末,浸提3 次。分別在40,50,60,70,80 ℃下浸提,結(jié)果見圖1。
圖1 浸提溫度與含量關(guān)系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content
由圖1 可知,苦皮藤素含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60 ℃時達最高,再繼續(xù)升溫,含量變化不明顯。溫度提高,擴散系數(shù)增大,分子擴散速率也相應加快。因此,溫度適當升高有利于浸提。但會把苦皮藤素中的殺蟲有效成分破壞。因此,浸提溫度選擇60 ℃。
固定浸提溫度為60 ℃,固液比為1∶6 g/mL,浸提次數(shù)為3 次,提取時間的影響見圖2。
圖2 浸提時間與含量關(guān)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content
由圖2 可知,浸提出的苦皮藤素含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是時間過長的話,一些雜物也會溶解到里面,而且時間越長,消耗的能量也隨之增加,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選擇浸提時間為6 h。
固定浸提溫度為60 ℃,浸提3 次,每次6 h,料液比對浸提效果的影響見圖3。
圖3 料液比與含量的關(guān)系曲線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solvent and content
由圖3 可知,苦皮藤素含量隨著浸提溶劑量的增加而增大,溶劑量越多,料液比越小,但是溶劑增加到一定程度,含量便不再有太大的變化,增加的非常緩慢,這是因為這時有效成分已經(jīng)基本被提取完全,所以用于浸提的溶劑不必太多,料液比不必非常小,以免造成浪費。料液比選為1∶6 g/mL。
浸提劑6 倍于苦皮藤素,浸提時間為6 h,溫度為60 ℃,浸提次數(shù)的影響見圖4。
由圖4 可知,浸提效率在一定范圍里是隨著浸提次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浸提次數(shù)>3 次后,沒有太大變化。浸提次數(shù)越多,使用的溶劑也越多,考慮到能源的低耗,選擇3 次為最佳。
圖4 浸提次數(shù)與含量的關(guān)系曲線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tion times and content
以甲醇浸提苦皮藤素的最佳提取條件為: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6 h,料液比1 ∶6,提取次數(shù)3 次。
[1] 吳文君,胡兆農(nóng),劉惠霞,等.苦皮藤主要殺蟲有效成分的殺蟲作用機理及其應用[J]. 昆蟲學報,2005,48(5):770-777.
[2] 李衍方,劉玉玲,宋湛謙.殺蟲植物苦皮藤的研究新進展[J].農(nóng)藥,2006,45(3):148-153.
[3] Wakabayashi N,Wu W J,Waters R M,et al.Celangulin:A nonalkaloidal insect antifeedant from chinese bittersweet,Celastrusangulatus[J]. J Nat Prod,1988,51(3):537-542.
[4] 姬志勤,胡兆農(nóng),劉國強,等.衛(wèi)矛科植物苦皮藤殺蟲成分化學研究新進展[J]. 西北植物學報,2004,24(4):748-753.
[5] 吳文君,姬志勤,胡兆農(nóng),等.殺蟲植物苦皮藤中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9(1):50-53.
[6] 姬志勤,師寶君,胡兆農(nóng).新型植物源殺蟲劑——苦皮藤素[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1(18):28-29.
[7] 魏亞麗,吳鳴建,趙天增.植物源殺蟲劑苦皮藤素的提取新工藝研究[J].河南科學,2008,26(1):31-34.
[8] 盧桂榮,吳鳴建,趙天增,等. RP-HPLC 法測定苦皮藤素中苦皮素A 的含量[J]. 河南科學,2007,25(3):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