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宣州區(qū)林業(yè)局,安徽宣城242000)
宣木瓜和茶樹混交栽培模式初步研究
王力
(宣州區(qū)林業(yè)局,安徽宣城242000)
本文研究了宣木瓜、茶樹及宣木瓜×茶樹3種栽培模式對宣木瓜和茶葉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混交模式中宣木瓜的生長、產量和品質均比單植宣木瓜好,茶葉品質和產量也比單植茶葉高。
宣木瓜;茶樹;混交栽培
宣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又名皺皮木瓜,屬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左右的丘陵岡地上;陽性樹種,適合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黃壤或黃紅壤中生長,比較耐旱,怕積水。茶樹(Camellia sinensis)屬茶科常綠灌木樹種,適宜生長在海拔200~600 m的黃紅壤丘陵地帶,皖南地區(qū)農民歷來有開山種茶、“四旁”種茶的習慣[1]。
復合經營模式能有效整合利用系統(tǒng)內部資源,對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進行統(tǒng)籌兼顧、提高系統(tǒng)整體功能,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為宣木瓜和茶樹栽培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指出了一個方向。筆者通過多年試驗研究,探討了宣木瓜與茶樹混交栽培對提高宣木瓜和茶葉的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旨在為宣木瓜和茶葉復合經營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地概況
周王鎮(zhèn)地處宣城市宣州區(qū)西南,屬亞熱帶中緯度山地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在1 200~1 500 mm之間,雨量豐沛,氣候濕潤溫和,無霜期長達8個月,適合茶樹和木瓜的生長。宣木瓜與茶樹混交模式試驗在周王鎮(zhèn)社區(qū)茅栗崗的茶葉基地中進行,試驗樣地選擇在立地條件相同或相近的林地上,混交林樣地與對照樣地上栽植的茶樹和宣木瓜的品種相同,并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
1.2 試驗材料和方法
1.2.1 材料
供試的茶樹苗為無病蟲危害、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苗高20 cm、地徑0.2 cm以上的1年生優(yōu)質無性系。宣木瓜選用優(yōu)質嫁接苗,苗高1 m以上,嫁接口以上2 cm處徑粗1 cm以上,側根多于5條,無病蟲害,考慮花期不一,需要用2個以上的品種搭配,以利傳授花粉。
試驗設置3個不同處理,每個處理采取3次重復,分別為宣木瓜與茶葉混交、單植宣木瓜、單植茶樹,3種處理的栽植面積均為667m2。
1.2.2 方法
2008年2月底完成試驗地的選點。3月初對林地進行全面清灌,帶狀全墾,瓜茶混交林采用帶狀混交模式,即按行距3.3 m混交。茶樹采用單行密植,植苗行寬1.2 m,過道寬30 cm,叢距50 cm左右,1 617株/667m2。宣木瓜均按3.3 m×1.2 m的株行距造林,初植密度為168株/667m2。
①數(shù)據測定:宣木瓜測定單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和總酸含量。茶葉測定水分、咖啡堿、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多酚物。
②植株長勢和產量調查:觀察記錄3個樣地宣木瓜的單株結果數(shù)、新梢長勢、產量以及茶樹的新梢生長和產量。
數(shù)據用EXCEL和DPS軟件外理。
2.1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生長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看出,宣木瓜×茶樹比單植木瓜顯著增加了宣木瓜的新梢量,增幅達5.7%。新梢粗度和單株新梢條數(shù)也略有增加。
表1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新梢生長的影響
2.2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品質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宣木瓜×茶樹林栽培模式的宣木瓜果實總體品質要優(yōu)于單植宣木瓜的栽培模式,其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和糖酸比均高于對照樣地。
表2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品質的影響
2.3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產量的影響
從表3中可以看出,混交模式宣木瓜平均單果重和平均株產量顯著高于對照模式。
表3 不同栽植模式對宣木瓜產量的影響
2.4 不同栽植模式對茶樹新梢生長的影響
氣溫對茶樹生長量、品質、成活率都有影響。茶樹生長的最高臨界溫度為45℃,最低臨界溫度為
-l5℃,最適溫度為22℃[2]。表4為2009年春、夏兩季的田間調查結果,從春季平均氣溫可以看出,由于宣木瓜的林冠可以起到降低風速保溫的效果,所以宣木瓜×茶樹林的溫度較單植茶葉的林分要高,這樣有利于茶葉早出芽。從夏季平均氣溫來看,宣木瓜的林冠有遮光效應,避免了高溫對茶葉生長的不利影響。從茶葉新梢的生長量可以看出,春、夏兩季混交林的茶葉新梢生長量均大于單植茶葉的樣地。
表4 不同栽植模式對茶葉新梢生長的影響
2.5 不同栽植模式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茶園的生態(tài)小環(huán)境對茶葉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宣木瓜的葉片對茶樹的適當遮陰減少了陽光的直接輻射,符合茶樹喜陰、光合作用飽和點較低的生長環(huán)境[3]。在雨季,宣木瓜林冠對雨水的滯留作用可以為茶樹營造相對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符合茶樹喜濕潤生理特性[4]。通過對茶葉成分測定可以看出,宣木瓜×茶樹混交林樣中茶葉氨基酸、咖啡堿的含量均高于單植茶樹樣地,而水分含量、水浸出物和多酚類含量則低于單植茶樹樣地。根據相關研究的結論,在多酚類物質含量一定的前提下,氨基酸含量越高,則綠茶品質越好[5]。由表5可知,混交模式的茶葉中氨基酸和咖啡堿的含量高于對照的單植茶樹樣地,故混交模式中茶葉品質較高。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xed Cultivation Pattern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and Camellia sinensis
WANG Li
(Xuanzhou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Xuancheng 242000,Anhui,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3 cultivation patterns(Chaenomeles speciosa,Camellia sinensis and mixied cultivation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and Camellia sinensis)on the growth,yields and qualities of Chaenomeles speciosa,and Camellia sinen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yield and quality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in the mixed cultivation patter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pure Chaenomeles speciosa plantations and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the tea leav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pure Camellia sinensis plantations.
Chaenomeles speciosa;Camellia sinensis;Mixed cultivation
表5 不同栽植模式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S661.6,S571.1
A
2095-0152(2015)02-0023-02
2015--01-28
2015-04-05
王力(1984-),男,林業(yè)工程師,從事營造林生產和林業(yè)技術推廣。E-mail:2750905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