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靜 陳麗杰 任燕 劉守江
摘要:Google Earth軟件功能強大,將其運用于中學地理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克服中學生空間思維和地圖掌握能力不足的局限性,幫助學生更直觀有效學習地理知識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平衡的教育投入、教師教學觀念等因素限制,Google Earth等技術不能得到有效應用。
關鍵詞:Google Earth 地理教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74
地理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而且,地理知識既直觀又抽象?;谶@個性質以及新地理課程標準的實施,地理教學對學生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被引進課堂,Google Earth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軟件,它強大的功能不僅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輔助中學地理教學,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一、Google Earth功能簡介
Google Earth是美國的Google公司推出的虛擬地球儀軟件。它最出色的功能是將航空照片、衛(wèi)星相片和GIS集合在一個三維模型上。我們可以利用這款軟件通過實際操作觀察地球的地形地貌和感興趣的地表細節(jié)。此外,它還有許多強大的功能,比如圖像數(shù)據(jù)瀏覽、提供圖層數(shù)據(jù)信息、地圖獲取等。利用這些豐富的影像數(shù)據(jù)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地理,特別是抽象的宇宙和地球上的地形地貌知識,突破空間限制[1]瀏覽全球任意角落,還可以利用這些客觀的影像資料刺激學生的感官將感性知識升華為理性知識。
二、Google Earth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
將Google Earth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具有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能有效輔助教學,同時能克服學生在空間抽象知識上的局限性。
(一)積極響應地理課程標準理念要求
從地理課程標準上來看,應用Google Earth輔助地理教學符合地理教學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相關知識的運用能力的要求;能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動機,主動關注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等相關問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huán)境;符合倡導學生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和有效性,注重學生自身對地理問題的探索的理念;符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直觀有效地學習知識、理解知識的要求[2]。
(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地理空間概念
地理知識具有抽象性和空間性,特別是宇宙、山川河流地貌、城市交通布局等知識。如果單憑教師一味地講述不僅不利于知識的傳授,還會使學生喪失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在某些教學內容的講述上,教師通過操作Google Earth在大屏幕上顯示多樣的影像數(shù)據(jù),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不僅能緩和教學氣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
(三)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素材
在地理教學備課中,教學素材必不可少。教師要講好一門課則必須備好課。而且,豐富多樣的地理教學素材有利于課堂的開展。Google Earth擁有豐富的數(shù)據(jù)信息,擁有多樣化的圖層[3],是一個重要的素材來源。這些軟件操作性強,可以根據(jù)需要操作,從而更好地表現(xiàn)地理事物的變化。
(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講授軟件具體操作方法,可以讓學生學會多途徑、多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將Google Earth軟件與教學內容相互結合,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求和發(fā)現(xiàn)地理空間的規(guī)律性,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地理課堂中軟件運用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
(一)軟件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范圍
地理教學課程具有廣泛性, Google Earth軟件適用范圍有限,主要適用于宇宙中地球知識、地形地貌知識、城市布局、交通線路分布等相關知識。與傳統(tǒng)地圖相比,電子地圖有著實時性更新快等優(yōu)點,但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傳統(tǒng)地圖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應該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合理選擇軟件和紙質地圖。
(二)軟件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環(huán)境限制
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下,我國教育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但是,發(fā)達與落后地區(qū)城市之間,城區(qū)與鄉(xiāng)鎮(zhèn)中間的教育差異仍然是影響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根據(jù)我對廣安市廣安區(qū)城區(qū)3所重點中學和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3所普通中學走訪調查對比得出:3所重點中學中現(xiàn)代教育設備安裝較齊全,但是教師上課極少使用“3S”技術進行輔助教學,20%的地理教師不能熟練地操作地理中的GIS、Google Earth等軟件。77%的重點中學的學生不了解Google Earth軟件功能和操作。在鄉(xiāng)鎮(zhèn)的3所中學中,現(xiàn)代教育設備不齊全,大部分只有一臺電視機,42%的地理教師不能熟練地操作這些軟件,85%的學生對這些軟件的功能和操作了解較少。教師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甚少。通過此次走訪調查得出雖然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顯而易見,但是由于城鄉(xiāng)發(fā)展水平等影響,教育硬件設備的配備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該應用推廣受限。此外,受課時限制,教師大多不愿意花費大量的課時來操作軟件。這些因素均影響了Google Earth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四、Google Earth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舉例
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學中可用之處許多,我分別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等方面選取某個代表性內容來闡述其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自然地理方面——地球運動知識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運動》這一節(jié)主要知識點是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等。這節(jié)知識既是高一地理的重點也是難點,對學生空間理解能力要求極高,教師講授起來比較吃力。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地球儀和簡筆畫來講,仍然讓學生感覺難以理解。Google Earth上的地球模型更直觀,其中包括經(jīng)緯線、可變的傾斜角度,還可以直觀向學生展示黃道面和赤道面以及黃赤交角知識,進而講述黃赤交角與南北回歸線的關系??傊?,在自然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地理課堂。同時,教師應熟練軟件的操作使教學更有序地進行。
(二)人文地理方面——城市空間結構
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的內部空間結
構》這一節(jié)中,主要介紹城市的地域形態(tài)和城市的功能分區(qū)以及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教師在講授這節(jié)知識過程中可以在軟件上通過定位找到自己所在的城市[4]。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圖上直觀看見城市中心位置,交通布局等。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得出影響城市空間結構的社會、經(jīng)濟、歷史及行政等因素,讓學生從身邊實際出發(fā)更直觀有效地學習知識,掌握運用知識,學會知識遷移。
(三)區(qū)域地理——北美洲概況
在高二區(qū)域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Google Earth中的大尺度遙感影像來進行分析,因為它能像紙質地圖一樣顯示經(jīng)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還可以通過教師操作來展示北美洲地形地貌、河流、城市分布等情況,讓學生坐在教室去北美洲旅游。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紙質地圖和課本來進行教學,保證教學的順序和重點,以幫助學生復習掌握。
Google Earth軟件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極高,不僅是操作軟件的能力,還有學科知識能力和課堂掌控能力。每種新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來的,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找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亦漢,喬紀綱,李建程,吳銳佳.“3S”技術在現(xiàn)代地理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1):62-6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郭潔,銀屏,范超群,苗迎春.Google Earth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改革,2012(1):28.
[4]孫漢群.用Google Earth整合地理教學[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0(6):47-50.
本文的通訊作者為劉守江。
作者簡介:
李先靜(1992- ),女,四川廣安人,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理學科教學方向。
劉守江(1974- ),男,四川瀘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生態(tài)與生物多樣性。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