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淑嬌 陳彩央 張曄 舒君美 徐永仙
(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麗水323000)
手術器械的清潔比滅菌更重要,清洗不徹底的殘留物將影響消毒因子的穿透性,從而影響消毒滅菌的效果[1]。我們在處理復用器械過程中,發(fā)現手術器械表面。軸節(jié)或齒槽等部位存在銹蝕和變色現象,變色器械既可能帶來醫(yī)院感染風險,也可能縮短器械的正常使用壽命[2]。器械上出現金屬色或玻璃樣不可擦拭斑塊,應考慮在清洗過程中有金屬離子和硅酸鹽沉淀在器械表面。為探討堿性清洗劑對沉淀物的清洗效果,筆者于2013年11月-2014年5月進行了實驗研究,現將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1 材料 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倍力蔓)4臺,使用多酶低泡清洗劑和弱堿機洗清洗劑各2臺。14cm、16cm不銹鋼血管鉗(上海醫(yī)療器械廠)240把,將器械按包需要分配到闌尾包和清創(chuàng)包內,多酶低泡清洗劑,弱堿機洗清洗劑,器械清洗框,U型器械架,放大鏡。
1.2 方法
1.2.1 分組及處理方法 將新購置的血管鉗隨機分為A組(闌尾包)、B組(清創(chuàng)包),白天手術器械回收后,按預處理要求用流動水沖去可見的血跡及污染物,將血管鉗用U型架穿套使軸節(jié)充分打開,浸泡在按比例(廠家說明)配置好的多酶清洗劑(A組)和堿性清洗劑(B組)中3~5min;然后將器械放入全自動清洗機內,按設定程序進行清洗、漂洗、干燥等步驟,白天器械手術結束后30min內,進行處理。夜間手術器械經過預處理后浸泡在純水中,第2天早上按清洗流程放入全自動清洗機內清洗。
1.2.2 清洗效果的測試方法 采用目測法和帶光源放大鏡兩種方法。在全部清洗程序結束,潤滑干燥包裝前,先用肉眼裸視觀察血管鉗清潔度:外觀表面、軸節(jié)、齒槽清潔光亮,無金屬色或玻璃樣斑塊為合格;表面軸節(jié)、齒槽有金屬色或玻璃樣斑塊為不合格。再用5倍帶光源放大鏡觀察:仔細觀察軸節(jié)、齒槽有無金屬色斑點,無金屬色斑點為合格,反之為不合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目測法檢測清洗結果 使用多酶清洗劑(A組)合格數86件,合格率為72.7%;堿性清洗劑(B組)合格數110件,合格率為91.7%;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目測法清洗合格率
2.2 帶光源放大鏡檢測清洗結果 使用多酶清洗劑(A組)合格數72件,合格率為60.0%;堿性清洗劑(B組)合格數105件,合格率為87.5%;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帶光源放大鏡法清洗合格率
多酶清洗劑是臨床使用較多的一種清洗劑,酶本質上是一種蛋白質,能分解和去除粘附在手術器械上的蛋白、黏多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使殘留在器械上的有機物、微生物的數量盡可能減少至最少[3]。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清洗質量檢查時發(fā)現器械表面殘留硅酸鹽變色。因而我們設計了本試驗,結果表明,堿性清洗劑的清洗合格率為91.7%(目測法)和87.5%(放大鏡),器械表面光澤亮度明顯高于多酶清洗劑。
表1、表2表明:堿性清洗劑清洗合格率明顯高于多酶清洗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器械每臺手術時間、手術類別、接觸的有機物及化學消毒劑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日間手術器械在手術結束后30min內,按清洗流程放入全自動清洗機內清洗;夜間手術器械在手術結束護士進行預處理后浸泡在純水里(筆者對240把手術器械浸泡在純水中14h沒有發(fā)現器械變色),第二天早上按清洗流程放入全自動清洗機內清洗。
手術器械的硅酸鹽變色是由于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和二氧化硅(硅酸)結合成硅酸鹽無機物,在清洗過程中逐步沉積在手術器械上,這些沉積物在加熱的作用下進一步固化,導致機器內部或器械上像玻璃的沉淀,沉淀物常被歸為污點或清潔不徹底[4]。這些無機物離子附著在器械上可造成患者創(chuàng)口發(fā)生微粒性感染,影響創(chuàng)口的愈合質量[5]。堿性清洗劑的作用原理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通過皂化反應分解脂類污物,通過水解反應去除蛋白類污物;二是通過堿性清洗劑中的絡合劑和螯合劑將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和硅酸鹽無機物進行絡合、螯合作用,避免沉積在手術器械上,從而達到了防止器械硅酸鹽變色[6]。清洗徹底是滅菌成功的關鍵,工作中應選擇合適有效的清洗方法和適宜的清洗劑,以提高清洗效果,確保清洗質量。孫蘭[7]的研究表明,堿性清洗劑用于機械清洗無論是肉眼觀察還是用STF卡檢測的效果均優(yōu)于酶清洗劑。
[1]李六億,陳菁.醫(yī)療器械的清洗與去污[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1):1458-1460.
[2]邢書霞,張流波.醫(yī)療器械清洗效果評價方法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7,7(2):79-80.
[3]穆麗娟,張芳英,魏字坦,等.內鏡清洗中多酶洗液使用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4):417.
[4]孫蘭.水的組成成分對器械清洗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1):4532.
[5]魏靜蓉,李斌,施建輝,等.手術器械變色原因及處理措施的探討[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2):102.
[6]鐘秀玲,郭燕紅.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3:40-41.
[7]孫蘭.堿性清洗劑清洗效果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