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按著山東的習慣稱呼媽媽為娘。我的娘謝冰心在1999年2月28日晚上9點鐘離開了人間。
娘去世已十六年了。但是對我來說,她沒有離去,沒有走遠,我至今仍然感到她身上和臉上的熱氣,還會感到她的雙手在撫摸我的臉時的溫暖和柔軟。
我對往事的記憶,是從日本侵略者占領北平逃難到云南呈貢開始的。我從小喜歡動物,這是受娘的影響。因為我姥爺就喜歡狗,他們家里一直有狗。一天,我對娘說我想養(yǎng)只狗。她說:“行,但是你要天天喂它吃飯,給它水喝,給它刷毛,每天晚上要把它叫回家。因為我們住在山上,四周有狼?!比绻彝浟艘粭l,就不能再養(yǎng)了。
再大一點時,我開始學男孩子捉鳥:拿一個紙盒蓋子,用一根木棍把盒子撐起來,棍子的下頭用一根繩子拴上,盒子下撒上米或米飯,人趴在遠處等待。小鳥來吃食時,一拉繩子,就把小鳥扣住了。捉住鳥之后,我就放在手里玩。娘見后不太高興。她等到天快黑了,問我:“天黑了,你最想干嗎?”這時,我緊緊地抱著娘說:“最想見到你?!蹦镎f:“天黑了,小鳥想媽媽了?!蔽衣犇镞@么一說,馬上松手讓小鳥飛走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捉小動物了。
我家逃難到重慶歌樂山上,我得了肺炎,發(fā)高燒。娘堅持在家的小床上陪著我,給我講故事,直到我們的警察朋友敲門,告訴娘需要馬上去防空洞,她才緊緊地把我抱在她那安全、溫暖的懷中跑進防空洞。據(jù)說,那天全重慶有七個孩子患肺炎,發(fā)高燒,我是唯一的幸存者。
我娘從1926—1936年,在司徒雷登校長領導的燕京大學當過十年的老師。她愛她的每一個學生,她的學生也愛她。她為了了解學生,要求每個選她課的學生都寫一篇1000個漢字的自傳。這樣她備課和上課就有針對性,可以有的放矢。
我當老師以后,也向娘學習,要求每個學生寫自傳。我愛我的學生,他們把我當作他們的知心朋友,我們相互關心。我教過的學生,不少人都在關心環(huán)境保護,關心教育公平,關心社會發(fā)展。他們都很有責任感,我真為他們驕傲!
愛就是責任,這是娘在我身上的遺傳。
【素材運用】潤物細無聲。吳青之所以在當老師以后,愛學生,也要求學生有愛、有責任,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其母親冰心的人格對她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長年累月潛移默化的結(jié)果。俗話說得好,滴水穿石。沒有什么比如此人格影響更有力量、更長久的了。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抑或我們學生自己,都要積極主動地注重個人修養(yǎng),像冰心母女那樣,愛自己,愛別人,以一種無聲卻有力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影響他人。
【適用話題】教育;責任;榜樣;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