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淵瑋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
喬淵瑋
成本目標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三大目標中的重要目標,與質量目標和進度目標一起構成了評價該項目成敗的關鍵指標。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內的各個階段(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概算、預算、結算等)分別由建設、設計、審價等不同部門負責,相互獨立且缺乏溝通,這成為了此類項目成本目標難以實現的根本原因。文章以北京地鐵某線路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實踐為例,提出了降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改進意見。
城市軌道交通;全過程造價管理
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涵蓋了土建、軌道、車輛、通信、信號、供電、機電設備、裝修等專業(yè),各專業(yè)系統(tǒng)間的接口關系也極為復雜,具有建設成本高、施工難度大和建設周期長等顯著特點。成本目標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三大目標中的重要目標,與質量目標和進度目標一起構成了評價該項目成敗的關鍵指標。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的資金盡管有國家政策和財政上的支持,但主要還是靠各城市自己解決。以北京市地鐵線路為例,2013年至2014年地鐵建設成本指標為10.07億元/km,至2020年計劃新增12條線路,預計還需投資約4 000億元,如何管好、用好這些有限的項目資金,是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本文以北京市某新建地鐵線路機電設備系統(tǒng)的全過程造價管理為例,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提供探索依據。
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對工程造價管理理論的研究進入了綜合與集成的階段,英國工程造價管理學界提出了“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Life Cycle Costing)”理論,即工程“投資評估”與“造價管理”結合的理論與方法。隨后,美國工程造價管理學會推出了“全面造價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理論,涉及工程項目戰(zhàn)略資產管理和工程項目造價管理2個重要方面。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領域的工作者就提出了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思想,進入90年代以后,我國工程造價管理學界的學者更進一步對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思想與內涵提出了許多看法和設想,這使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實踐從簡單的定額管理逐步走向全過程造價管理。
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定義是,為確保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對工程建設從可行性研究開始經初步設計、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承發(fā)包、施工、調試、竣工、投產、決算、后評估等的整個過程,圍繞工程造價所進行的全部業(yè)務行為和組織活動。
全過程造價管理的目標是,利用科學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手段將工程造價控制在建設方所要求的建設成本范圍內,并隨時糾正發(fā)生的偏差,保證項目動態(tài)投資管理目標的實現。這就要求建設部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運營單位等共同從項目的總體目標出發(fā),重視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共享與經驗積累,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控制建設成本的重要目標。
北京某新建地鐵機電設備系統(tǒng)安裝工程涵蓋了通風空調、給排水、動力照明、電扶梯、安全門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環(huán)境監(jiān)控系統(tǒng)、乘客信息系統(tǒng)等眾多專業(yè)的大量設備,各專業(yè)設備系統(tǒng)間的接口關系也極為復雜。在北京市某新建地鐵線路的建設中,建設方首次引入了“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概念,依托于北京市中昌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管理系統(tǒng)”軟件,對本工程的監(jiān)理、施工、咨詢等多方進行建設過程中的造價管理,涉及專業(yè)也包括土建、軌道、供電、機電、通信信號、車輛等專業(yè)。
地鐵機電設備系統(tǒng)安裝工程可大致分為設備采購和設備安裝2部分,資金支付流程為:預付款—中期支付—結算?!氨本┸壍澜煌ńㄔO投資管理系統(tǒng)”軟件通過“合同錄入”、“施工圖核算”、“合同變更/洽商”和“計量支付”等4個子模塊來進行全過程造價管理,具體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資金支付工作流程圖
2.1 設備采購
2.1.1 合同錄入
項目開始階段,軟件維護人員會采集本工程所涉及全部管理人員的電子簽名,1名人員對應1個崗位編號,然后錄入軟件中,為后續(xù)的網上簽字環(huán)節(jié)做準備。維護人員會依據建設單位與供貨單位簽訂的供貨合同編制相應的網上簽字流程,圖2為維護人員為某供貨單位制訂的網上簽字流程圖,除該公司維護人員外,其他人無權限修改此流程。
合同錄入階段,各供貨單位將合同中的合同價格分項(包括設備總價、備品備件及服務費等)和供貨清單(包括設備的名稱、項目特征、規(guī)格型號、單位、設備單價及個數)等內容按要求錄入軟件系統(tǒng),錄入完成后,提交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管理人員審批。審批完成后,供貨單位可以向建設單位申請預付款支付,遞交紙版申請材料并審核通過后,由監(jiān)理單位網上填寫支付報表,開始網上審核簽字流程,流程結束后,供貨單位開具收款發(fā)票,預付款的支付完成。
2.1.2 施工圖核算
機電設備系統(tǒng)開始進場施工,各設備供貨單位開始供貨一段時間后,依據合同的支付比例可開始申請第1次中期支付(中期支付審批表包含:設備采購費支付報表、設備采購費支付匯總表、設備采購費支付申請表、設備采購費支付證書、甲供器材清單及現場材料到貨確認表等),中期支付審批表遞送至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相關人員審核。審核通過后,進入網上簽字流程,監(jiān)理單位依據中期支付審批表為供貨單位進行網上錄入和上報,網上簽字流程結束后,可以進入計量支付流程,圖3為某供貨單位的施工圖核算界面圖。
圖2 網上簽字流程圖
2.1.3 合同變更/洽商
變更/洽商在工程建設中時有發(fā)生,以往項目都在工程結束后統(tǒng)一進行集中處理,失去了施工問題處理的最佳時間,涉及資金較大時也會給供貨單位資金使用造成困難,間接影響了工程進度。本線路的建設單位要求在第一時間處理此類問題,出現此類情況后,供貨單位首先提出工程變更/洽商立項,準予立項后,及時向建設單位項目中心合同主管部門上報變更價格清單,合同主管部門組織設備主管部門、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及造價咨詢單位開展價格談判會,形成統(tǒng)一意見后,供貨單位依據會議內容編寫合同變更/洽商補充協議,監(jiān)理單位將合同變更/洽商補充協議掃描并上傳軟件,依據網上簽字流程,相關各方審核確認后,供貨單位的合同價格隨即變更。
圖3 施工圖核算界面圖
2.1.4 計量支付
作為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計量支付占有重要地位。施工圖核算流程結束后便可以開始中期計量支付,一次施工圖核算會對應一次中期計量支付。監(jiān)理單位依據中期支付審批表,為供貨商進行網上錄入和上報,錄入項目包括本次施工圖核算價格、扣除的預付款、質量保證金等,最后經系統(tǒng)自動計算后得出本次計量支付的實際支付價格。網上簽字流程結束后,供貨單位收到建設單位的匯款并開具發(fā)票,本次支付結束,具體支付界面如圖4所示。
圖4 計量支付界面圖
待線路建設完成并完成全部供貨后,供貨單位可開始申請結算,向建設單位上報工程結算書,經各方審核同意后,供貨單位可編制結算定案表。監(jiān)理單位為其錄入結算支付金額并上報建設單位,網上簽字流程結束后,供貨單位開具發(fā)票,本線路各設備采購專業(yè)的造價管理工作結束。
2.2 設備安裝
2.2.1 合同錄入
設備安裝單位的合同錄入與預付款流程類似于設備供貨單位的合同錄入與預付款流程,此處就不再贅述。
2.2.2 施工圖核算
地鐵機電設備系統(tǒng)涵蓋了大量的專業(yè)設備,施工圖核算較為復雜。為嚴格把控施工工程量,設備安裝單位進場施工一段時間后,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造價咨詢單位根據設計藍圖,每2個月開展1次施工圖集中核算工作,核算對象為設計藍圖,核算內容包括核算清單、增補清單及新增主材單價。
施工圖集中核算工作結束后,施工單位將核算結果錄入軟件中,按照定制的網上簽字流程,提交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審核,審核無誤后,本次施工圖核算工作結束。
2.2.3 合同變更/洽商
由于設備安裝專業(yè)涉及到的工程變更/洽商數量太多,本線路的設備安裝類變更/洽商問題在工程建設的結束階段統(tǒng)一開展。施工過程中,監(jiān)理單位對實際施工現場做好記錄,施工單位及時向建設項目中心上報問題并申請立項。待變更/洽商的費用確定后,形成合同變更/洽商補充協議。監(jiān)理單位將補充協議掃描電子版并錄入系統(tǒng),按照網上簽字流程,各單位審核完成后,合同價格隨即變更。
2.2.4 計量支付
施工圖核算網上簽字流程結束后,施工單位可開始進入中期計量支付流程,相關錄入人員錄入本期的計量支付文件,遞送至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相關人員審核,審核無誤后完成付款,施工單位開具發(fā)票,本次計量支付工作結束。
待線路建設完成并通車運行后,施工單位可開始申請結算,結算流程與設備采購單位的結算流程類似,不同之處在于施工單位的變更/洽商的費用支付與工程結算一同進行,結算完成后,本線路各設備采購專業(yè)的造價管理工作結束。
經過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和造價咨詢單位相關人員的嚴格審查,本線路設備供貨和安裝單位每次報審的施工圖核算與中期支付都能夠及時、無誤地開展,確保了本工程各單位間造價管理的公平公正。
依托“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管理系統(tǒng)”軟件,本線路初步達成工程建設初期預定的成本目標,各單位人員都為該線路的全過程造價管理付出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項目,本線路所采用的這種造價管理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
(1)工程開展過程中各份合同的支付金額、支付流程、總體支付比例、支付歷史數據等信息都能夠實時監(jiān)控,小到1個風口,大到1臺電梯,每個子設備的名稱、項目特征、規(guī)格型號、單位、設備單價及個數等信息在該軟件中也一目了然,本線路在問題處理及工作效率上具有較大優(yōu)勢。
(2)隨著工程的開展,現場施工單位、設備供貨、各類問題的解決會議等都在增多,相關人員的工作強度不斷加大,認真審核計量支付文件的時間和精力上都有困難。以往工程的計量支付從監(jiān)理單位開始審核到建設公司財務主管批復同意,很可能會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嚴重阻礙了工程的下一步工作的開展,而采用此軟件后,審核簽字工作只需在計算機上完成,1次支付只需花費10天左右便可完成,建設資金也能夠及時到位。節(jié)省工作人員時間的同時也改善了供貨及安裝單位的資金使用狀況,這些都為本線路的按時通車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我國此類軟件的開發(fā)還處于初級階段,仍存在較多不足,鑒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改進意見:
(1)軟件中只對合同及設計圖紙的信息進行了監(jiān)控,施工現場的信息并沒有納入其中。地鐵施工中存在大量的隱蔽工程,施工空間往往受限,施工單位的施工水平也參差不齊,停工、復工和拆改等問題屢見不鮮,這些問題雖能經過各方努力得到及時解決,卻沒有和成本控制有機地聯系起來,這就導致了一些不好甚至違規(guī)的施工工序沒有得到及時糾正,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這種行為,不利于施工單位施工水平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建設水平提高;
(2)“全過程造價管理”涵蓋了可行性研究、方案優(yōu)化、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組織施工、竣工驗收及試運行后的評估等全生命周期內的成本控制管理,本軟件只是對施工組織和竣工驗收階段的成本控制進行了管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過程造價管理,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發(fā)。
[1] 陳興華. 地鐵設備監(jiān)理[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
[2] Bull,John W. Life Cycle Costing for Construction [M]. The UK:Blackie Academic & Professional, 1993.
[3] 樂嘉棟,彭勝林. 建設項目投資管理[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朱開明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of Transit Project
Qiao Yuanwei
Cost control objective is an important goal in transit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it is the key factor to evaluate success of a project with quality goal and schedule goal. The each stage in whole life cycle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study, investment estimate, rough calculation, budget and settle accounts, etc.) respectively managed by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auditor departments, they are independent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They have become major causes of failure of achieving such cost control goal. The paper takes the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practice of a Beijing metro line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reduc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of transi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transit,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U231
2015-01-22
喬淵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