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聃,陳湘琦,魏瓊英,林挺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可使患者癥狀加重、肺功能惡化、醫(yī)療費用大增及病死率增加[1],是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治療的重點之一。COPD患者中,綜合評估歸屬D組者所占比例最高[2]。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在AECOPD住院患者中老年D組患者占有最重要地位。引起AECOPD的主要誘因是呼吸道感染,但確定感染源的類型仍相當棘手,而且約1/3嚴重AECOPD病因不明,因此AECOPD是否應用抗菌藥 物 仍 存 在 爭 議[1]。 降 鈣 素 原 (procalcitonin,PCT)是降鈣素的前體,在細菌感染時增高,而在病毒感染及非特異性炎癥時不高,已成為近年來細菌感染監(jiān)測領(lǐng)域最重要的新指標之一。
本研究通過觀察老年D組AECOPD(以下簡稱AE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變化,對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推薦的 AECOPD抗細菌藥物使用的原則[1],探討PCT在指導AECOPD抗細菌感染治療中的意義。
1.1 對象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住筆者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年齡≥65歲(老年)的AECOPD患者110例,其中8例因放棄治療或死亡導致無法完成治療后對照,退出研究,最終入組102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9例,年齡(73.1±5.2)歲(65~86歲)。根據(jù)既往病史,綜合評估均符合D組COPD標準[1];AECOPD的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AECOPD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入院時胸片或肺部CT提示新發(fā)的滲出性病灶、入選前4周內(nèi)使用過抗生素、呼吸系統(tǒng)之外部位存在明確細菌感染。健康體檢者40例為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73.5±4.4)歲(66~81歲)。AECOPD組和對照組間性別、年齡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全部對象均獲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檢測指標 患者均在治療前急采外周靜脈血行PCT、血常規(guī)檢測,作為治療前組;參照COPD指南治療[1,3],待病情緩解后次日復查外周血PCT及血常規(guī),作為治療后組進行自身對照。病情緩解判斷標準:自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表現(xiàn)與急性加重前相近,且停用全身糖皮質(zhì)激素24h以上。對照組清晨采外周靜脈血行PCT檢測。
1.2.2 抗生素使用 遵循GOLD推薦的AECOPD抗細菌藥物使用原則[1](以下簡稱GOLD抗細菌原則):(1)呼吸困難加重、痰量增加和膿性痰3個必要癥狀;(2)膿性痰在內(nèi)的上述3個必要癥狀中的2個;(3)需要有創(chuàng)或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符合以上3條中任何1條的AECOPD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該原則也是2013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所推薦的原則[3]。
1.2.3 痰細菌培養(yǎng) 痰標本的分離、培養(yǎng)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4],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VITEKI自動細菌鑒定分析系統(tǒng)進行半定量檢測。
1.2.4 血PCT、血常規(guī)檢測 血清PCT采用免疫發(fā)光法測定(Minividas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檢測范圍在0.05~200ng/mL,檢測值為<0.05ng/mL時記錄為0;血常規(guī)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LH750,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進行檢測。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所有計量資料,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s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M(Q25,Q75)表示,對兩獨立樣本做 Mann-WhitneyU檢驗,對配對樣本做Wilcoxon符號秩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來分析血清PCT水平與GOLD抗細菌原則的相關(guān)性,以P<0.05為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清PCT比較 AE組治療前血清PCT水平0.07(0.05,0.68)ng/mL,分別高于治療后的 血 清 PCT 水 平 0.05(0.04,0.10)ng/mL(Z=-5.985,P=0.000)和對照組血清PCT水平0.05(0.01,0.06)ng/mL(Z=-3.94,P=0.000);而治療后組與對照組血清PCT水平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624,P=0.104)。
根據(jù)是否符合GOLD抗細菌原則,將AE組患者進一步分為符合組(即使用抗生素組)和不符合組(表1)。治療前2組間血清PCT水平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均高于對照組(Z分別為-3.669和-3.26,P均<0.05);治療后PCT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但符合GOLD抗細菌原則組下降更為顯著,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老年D組AECOPD患者血清PCT[M(Q25,Q75)ng·mL-1]水平比較Tab 1 Serum PCT[M(Q25,Q75)ng·mL-1]of patients with AECOPD
2.2 治療前AE組血清PCT與GOLD抗細菌原則的相關(guān)性分析 參考文獻[5-7],以PCT≥0.25ng/mL為陽性折點,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AE組治療前血清PCT與GOLD抗細菌原則無相關(guān)性,而與傳統(tǒng)細菌感染指標血白細胞計數(shù)(wl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細胞比例、體溫升高有關(guān)(表2)。
呼吸道感染是AECOPD最重要的誘因,但要明確是否為細菌感染所致仍很困難。目前關(guān)于AECOPD的致病菌來源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COPD患者呼吸道內(nèi)原定植細菌負荷量增大導致了急性加重[1];另一種觀點認為新感染的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導致了急性加重[8]。除此之外,如何區(qū)別細菌感染還是定植也是難點之一。痰培養(yǎng)是鑒別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但與健康人不同,COPD穩(wěn)定期患者氣道內(nèi)普遍存在細菌定植[1,8],因此定性或者半定量痰細菌培養(yǎng)在判定AECOPD病原學方面作用有限。然而,受客觀條件限制,上述方法又恰恰是我國絕大多數(shù)醫(yī)院所采用的痰培養(yǎng)方法,而即使采用痰細菌定量培養(yǎng)的檢測方法,采用痰細菌濃度≥107CFU/mL作為診斷AECOPD細菌感染的界值是否恰當尚缺乏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的支持。痰細菌培養(yǎng)通常需時>48h,對指導AECOPD患者初始抗菌藥物使用的意義有限。約50%的AECOPD是由細菌感染誘發(fā)的,在美國AECOPD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達到了85%[8],而我國這一比例可能更高。濫用抗菌藥物會導致細菌耐藥率增高、醫(yī)療費用增加、藥物相關(guān)不良反應增多,而AE組患者常反復因急性加重住院,所面臨的抗菌藥物選擇壓力更大。因此,需要尋找更有效、更符合我國國情的手段促進AE組患者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PCT是降鈣素的前體。生理狀態(tài)下,PCT大多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肺內(nèi)分泌細胞也有少量分泌,但全身多種組織具有分泌PCT的潛能[5]。正常情況下PCT的血中濃度很低(<0.01ng/mL),但在細菌感染時,PCT可在2h升高,24h達峰值,感染控制后2~3d降至正常;而病毒感染時PCT不增高(因病毒感染誘導性產(chǎn)生的干擾素-γ可減少PCT的分泌)[5-6]。血清 PCT 檢測需時短,已可通過儀器全自動檢測,穩(wěn)定性好,在我國許多醫(yī)院已開展該項檢測多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已證實,PCT對診斷細菌感染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5-7],并且發(fā)現(xiàn)以PCT≥0.25ng/mL作為使用抗生素的陽性折點,能明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同時又不降低臨床療效。
表2 AE組患者(治療前)臨床特征分析Tab 2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AECOPD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患者血清PCT水平較治療后及對照組均明顯增高,與國內(nèi)外針對AECOPD研究的結(jié)論一致[5-7]。根據(jù)是否符合GOLD抗細菌原則,將AECOPD患者分為符合GOLD抗細菌原則組和不符合組,發(fā)現(xiàn)2組間治療前PCT水平相近,但是符合GOLD抗細菌原則組(也就是使用抗生素組)治療后PCT較不符合組顯著降低,也進一步證實了細菌感染是AE組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誘因以及PCT增高有助于預測細菌感染。
GOLD抗細菌原則的應用改善了AECOPD的預后、減少了抗生素濫用[1],但該原則的證據(jù)主要來自小規(guī)模研究、且多為2000年以前的研究,存在局限性。近年來,Stolz等的研究顯示,AnthonisenⅠ、Ⅱ、Ⅲ型AECOPD患者血清PCT中位數(shù)分別為0.094,0.098,0.110ng/mL,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08),也沒有顯示出膿性痰組與非膿性痰組間PCT存在差別[5]。Falsey等的研究也顯示,AECOPD患者血清PCT與咳嗽、痰量增多、膿性痰、呼吸困難無關(guān),而與外周血 WBC增高、發(fā)熱有關(guān)[7]。本研究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AECOPD患者治療前血清PCT不僅與GOLD抗細菌原則無相關(guān)性,且與其中任一項均無相關(guān)性,而與傳統(tǒng)細菌感染指標血 WBC、中性粒細胞比例、體溫升高有關(guān),從另一方面提示了PCT可能成為一個獨立于GOLD抗細菌原則的、預測AECOPD細菌感染的新指標。
綜上所述,血清PCT有望成為一個獨立于GOLD抗細菌原則的、指導AECOPD抗細菌治療的新指標。目前的研究多以PCT替代傳統(tǒng)抗細菌原則為出發(fā)點,但完全依靠單一指標容易忽視臨床特征對疾病診治的貢獻,如果能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也許能促進抗生素的更合理應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1]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斷、處理和預防袖珍指南(2011版)[EB/OL].(2014-10-2)[2015-3-17].http://www.goldcopd.org/uploads/users/files/GOLD_Pocket_Chinese2011.pdf.
[2]Han M K,Muellerova H,Curran-Everett D,etal.GOLD 2011disease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in COPD gene: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LancetRespirMed,2013,1(1):43-50.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4]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11.
[5]Stolz D,Christ-Crain M,Bingisser R,etal.Antibiotic treatment of exacerbations of COPD: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procalcitonin-guidance with standard therapy[J].Chest,2007,131(1):9-19.
[6]Albrich W C,Dusemund F,Bucher B,et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rocalcitonin-guided antibiotic therapy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real life”:an international,multicenter poststudy survey(ProREAL)[J].ArchInternMed,2012,172(9):715-722.
[7]Falsey A R,Becker K L,Swinburne A J,etal.Utility of serum procalcitonin valu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cautionary note[J].IntJChronObstructPulmonDis,2012,7:127-135.
[8]Sethi S,Murphy T F.Infe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cours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EnglJMed,2008,359(22):2355-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