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芬
WANG Youfen
1958年出生
1978年入學南京工學院建筑系(學士)
1997年入學同濟大學(碩士)
2003年就職杭州中聯(lián)筑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2008年任東南大學建筑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教授
現(xiàn)任中聯(lián)筑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建筑杯優(yōu)秀獎
建設部優(yōu)秀設計獎
2013年全國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yè)一等獎
2013年中國建筑設計獎(建筑創(chuàng)作)金獎
1 東臺市勘探設計大廈
學校為“東南建筑學人”專題約稿,要求寫一篇有關自己與母校關聯(lián)的短文。想來想去,竟然滿腦子都是我們班的那些事兒。的確,很多與母校關聯(lián)的記憶都融在了這里。于是,索性就寫了我們班。
我們班入學時,正值文革后恢復高考的第二年。當時班上的同學除了應屆生外,還有很多往屆生。同學中有的已經(jīng)工作了很多年,也有的已做了爸爸,年齡差距較大。正是這樣一群不同年代、不同經(jīng)歷的人豐豐富富地匯聚在一起,組成了當年的南工建筑系(一系)78班——11781。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一幫大大小小的同學們,又其樂融融地擠在了微信群中。這個仍稱之為“11781”的同學群,熱鬧、開心,一如當年,置身其中,常有時光倒錯之感,過往歲月的一幕幕場景仿佛依舊歷歷在目。
和其他系科的同學相比,建筑系學生最幸運的就是有一間很大的專用教室。4年的學校生活,班級同學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這間叫做西三樓的專用教室里。對我們來說,西三樓就像有著幾十個孩子的大家庭中的大客廳,難得有清閑的時候。在晝夜趕圖的日子里,這里就更是一片忙碌景象。
在1980年代初,有了一種被稱為“磚頭”的錄放機。家在南京的同學就把這個稀罕的寶貝帶到了教室里。當時僅有一盤名為《海之詩》的交響樂磁帶,一直被翻來覆去放聽著,頭兩天大家聽到的還是“磚頭”里播放的音樂,幾天之后,它居然變成了伴奏,教室里回蕩的已是全班同學此起彼伏的大合唱!
在東大,建筑系雖然稱為一系,名頭很大,但卻是人數(shù)最少的系。我們在校的那幾年,建筑系就只有一個專業(yè),每年只招收一個班的學生,所以在全校性的體育活動中,建筑系同學表現(xiàn)平平倒是很容易被諒解。
學校有個傳統(tǒng)體育項目,是每年5月4日環(huán)中大院前大草坪的火炬接力賽,各系每個年級挑選10人出戰(zhàn)。當那年我們班的10人組戰(zhàn)勝各系精心挑選的高手,榮獲冠軍,在東大的校園里馬上成了爆炸性新聞。那晚比賽結束,全班同學歡呼著涌進中大院,西三樓頓時變成了狂歡的廳堂,只聽得一張張繪圖桌不約而同地被拍得震天動地,全班剎那間變成了一支宏大的打擊樂隊。其實,僅僅贏了一場比賽,未必會給人留下太久的印象,但那個晚上,由西三樓里56座“大鼓”擂響的打擊樂聲浪,卻讓人有了永遠的懷想。
大禮堂無疑是東大的精神殿堂。每年學校都會在這里舉辦全校性的文藝演出,每個系也都會珍惜在這里亮相的機會。記得那年正好美國楊百翰大學歌舞團在南京體育館舉行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出。被震撼之后,班級文藝骨干決定策劃一次全班同學共同登臺亮相的行動。
那次演出,節(jié)目的內(nèi)容和編排完全是按照班上同學的才藝串接起來,有詩朗誦、小組唱、四重唱、口琴合奏等等,表演者隨著一組組節(jié)目的展開,三三兩兩地合著樂曲步入舞臺,直到最后匯聚成由全班同學組成的整齊陣形,以一曲由領唱起首的《我愛你,中國》的大合唱,配以特別設計的燈光效果,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當時的表演帶給觀眾的震撼,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讓人心跳!更讓人驚訝的是,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一大批觀眾居然心滿意足地起身離場,不再準備繼續(xù)觀看其他系的表演了!天哪,也許他們認定已經(jīng)看到了今晚最精彩的節(jié)目!
校園里的花格子襯衫
四年級的時候,班上的幾個同學逛街,在新街口的一家商店里發(fā)現(xiàn)了滯銷的外貿(mào)花格子襯衫。在那個時候,彩色的西式衣服無疑是奇裝異服的代名詞,然而在這幾位同學的眼中,簡直就像阿里巴巴發(fā)現(xiàn)了海盜的珠寶,于是飛奔回來,居然三言兩語就說服了全班同學人手一件。于是,在那個夏天的校園里,在那一片熙熙攘攘、大多為藍灰色衣著基調的師生群中,出現(xiàn)了一個個身穿鮮艷花格子衫的年輕人。陽光下,他們享受著夏日的清風,也享受著旁人有點兒異樣又有點兒欣賞的目光。
在11781,這樣的校園生活片段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瑣瑣碎碎地構成了我們的求學生活,又實實在在地滋養(yǎng)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受用終身!
2 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入圍方案)
3 武義博物館(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