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張敏,顧頡,乜金茹
(南京衛(wèi)生學校,江蘇南京210038)
我校學生毒品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感受調查分析
張寧,張敏,顧頡,乜金茹
(南京衛(wèi)生學校,江蘇南京210038)
目的對我校學生毒品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感受進行調查。方法參照國內外相關資料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由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填寫,當場收回,并對有效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大部分學生通過看影視片接受毒品預防教育,學生對毒品的態(tài)度較正確,對毒品的危害感受深刻,但毒品相關知識知曉率較低,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認識也較模糊。學生希望加強毒品知識宣教,獲取更多的信息。結論校園毒品預防教育尚不規(guī)范,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和臨時性,缺乏實效性。通過此次調查,我校決定在藥物學課程授課計劃中增加3課時毒品預防教育內容,具體包括毒品種類、危害、成癮機理、新型毒品、相關法律等,向學生普及毒品相關知識。
學生;毒品;毒品預防教育
近年來,隨著新型毒品的大量出現(xiàn),吸毒人數(shù)大幅度增長,并且出現(xiàn)低齡化趨勢。據(jù)報道,在數(shù)以萬計的吸毒者中,85%以上為35歲以下,有的甚至從12歲就開始吸毒。由此可見,毒品對青少年的侵蝕觸目驚心。毒品預防教育有多種渠道,學校教育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學生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5~20歲,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模仿心理較強。正是由于這些特點,使其成為毒品易染人群。國家提倡開展全民毒品預防教育,以減少和控制吸毒人員數(shù)量,要想真正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最普遍,涉及人數(shù)最多、范圍最廣的應該是學校教育。為此,我們參考國內外資料,結合衛(wèi)生學校學生特點設計調查問卷,對學生毒品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感受進行調查。
1.1 對象
向我校護理專業(yè)2011級女生發(fā)放調查問卷276份,收回有效問卷27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學生年齡14~22歲,平均17.4歲。
1.2 方法
調查問卷參照國內外相關資料自行設計,經(jīng)過預調查、反復討論修改而成。問卷內容包括毒品知識、態(tài)度及感受3部分。調查前調查人員向學生解釋此次調查的目的,問卷由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填寫,并經(jīng)調查人員核對有效后收回。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piData3.0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用Excel2007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學生毒品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見表1、2)
由表1可以看出,學生毒品知識知曉率并不十分令人滿意,知曉率在50%以上的單選題只有3道,知曉率最高的是“人體會對毒品產(chǎn)生依賴性”,為94.20%;而毒品相關法律問題的知曉率都低于20%。
由表2可知,大部分學生知道一些常見毒品的名稱,但對止咳水、天使塵、氯胺酮知曉率較低。氯胺酮實際上就是K粉,但學生對K粉的知曉率遠高于氯胺酮;學生對吸毒可傳染結核的知曉率不高。
2.2 學生對毒品的態(tài)度(見表3)
由表3可知,大部分學生對待毒品的態(tài)度是正確的,對朋友引誘吸毒,選擇“馬上拒絕”的學生高達95.29%。娛樂場所是毒品傳播的重要渠道,從此次調查來看,從來不去娛樂場所的學生比例較高,達79.35%。
2.3 學生對毒品的感受(見表4、5)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于毒品的危害感受深刻;但對臨床上使用較廣泛的鎮(zhèn)靜催眠類藥物的認識較模糊;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認識也比較模糊,說明在毒品預防教育中需要加強相關法律知識的介紹。
由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毒品預防教育的關心程度一般;廣播、電視、學校教育、報刊、圖書、網(wǎng)絡是學生獲取相關信息的主要途徑;學生最希望由戒毒所專家來傳授毒品預防知識;大部分學生是通過影視片接受毒品預防教育的。
對于最后兩道開放性問題,學生的答案也比較集中,對“你喜歡哪種形式的毒品預防教育”,大部分學生的選擇是“看影片”;對“你對毒品以及毒品預防教育有什么看法或建議”,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加強宣教,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的教育”。
表1 學生對毒品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
表2 學生對毒品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多選題)
表3 學生對毒品的態(tài)度調查
國內報道的中學生毒品嘗試率為1.0%~7.8%,大學生毒品嘗試率高達2.6%。戴壽桂等[1]在2004年對江蘇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的相關調研中指出:江蘇省12~24歲青少年吸毒率為0.93%。在我國,青少年吸毒問題備受關注,其特點是在青少年吸毒人數(shù)整體增幅減緩的情況下,女性青少年和在校學生吸毒人數(shù)增長明顯;文化水平低,以初中、小學文化程度者居多;吸食種類多樣化,以新型毒品為主;群吸現(xiàn)象嚴重,以娛樂場所為主要聚集地[1~5]。
表4 學生對毒品的感受調查[n(%)]
表5 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相關問題調查(多選題)
西班牙實行了一項“從娃娃抓起”的毒品預防教育計劃,針對不同教育對象確定不同教育內容,對6歲以下的幼兒,家長承擔教育責任;6~12歲的兒童應知道毒品是壞東西,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針對12~14歲的初中生,學校則設置生命價值課程;針對15~16歲的高中生,學校明確要求他們對社會上美好與丑惡現(xiàn)象具有自我明辨和自我確定能力,實踐“對你的行為負責”生活準則。達到計劃中相應的要求后,青少年可獲得毒品預防教育合格證書。
在美國[6],青少年吸毒同樣也一直是困擾政府的重要問題。美國2001年的一項統(tǒng)計表明,全國十年級學生的吸毒比例達22.7%。近年來,美國加強了學校安全管理,大部分學校安裝了探測器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校園毒品泛濫。此外,美國社會也開始關注青少年吸毒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一系列幫助青少年抵抗毒品誘惑的綜合性計劃,加強有關毒品危害的宣傳。2001年至今,美國吸毒學生比例有所下降。
多年來,香港[7~8]青少年吸毒人數(shù)一直持續(xù)上升。2009年上半年,香港21歲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數(shù)為2 175人,高于2008年同期3.3%,主要是因為12~15歲吸毒者人數(shù)有所上升(由454人增至504人)。為了讓學生掌握毒品預防知識,香港教育部制訂了包括禁毒元素在內的一系列健康校園政策。
目前,我國許多學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禁毒宣傳活動,但校園毒品預防教育尚不夠規(guī)范,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和臨時性,缺乏實效性,青少年吸毒現(xiàn)象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學校對毒品預防教育重視不夠,缺乏長遠規(guī)劃。從此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待毒品的態(tài)度是正確的,但毒品相關知識知曉率并不高,相關法律知識方面尤為突出,對于一些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和毒品之間的關系也比較模糊。學生希望加強毒品預防知識宣教,獲取更多信息,做到“遠離毒品,珍惜生命”。因此,我們計劃在藥物學教學中增加3課時毒品預防教育內容,具體包括毒品種類、危害、成癮機理、新型毒品、相關法律等,向學生系統(tǒng)介紹毒品相關知識。
[1]戴壽桂,孫中友,祁朝霞.江蘇省青少年相關健康危險行為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9):829-831.
[2]賀鳳英,孫國銘,范力強.杭州市中學生酒精和毒品使用情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26(7):570.
[3]王新華,劉永亮,何紅梅.河北省高校禁毒宣傳教育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3):90-92.
[4]楊勵,黎新異.健康教育對高中學生毒品預防相關知識、態(tài)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3):220-223.
[5]穆悅,顧迎莉.控制青少年吸毒,以預防為主[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0,16(3):163-166.
[6]張穎.美國青少年吸毒問題的啟示[J].當代青年研究,2006(11):68-71.
[7]管彥杰,邵翀.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簡介及其啟示[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2(3):45-48.
[8]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保安局禁毒處.主要計劃事項及發(fā)展[EB/OL]. http://www.censtatd.gov.hk/major_projects/2001_population_census/main_ tables/population_aged_15_and_over_by_marital_status_1991/index_tc.jsp. 2008-10-12.
G526.5
B
1671-1246(2015)01-0135-03
注:本文系江蘇省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課題(JZ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