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丹
(大連外國語大學 應用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
英語單語語料庫BNC在漢英翻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許 丹
(大連外國語大學 應用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單語語料庫資源豐富,內(nèi)容直觀詳盡,且分類專業(yè)。在漢英翻譯實踐中運用英國國家語料庫(BNC)幫助譯者從微觀層面識別語法信息,可以促使學生在真實的語料背景下自主地關注微觀的語言現(xiàn)象,提高翻譯能力。
單語語料庫;翻譯;BNC;教學
就語料庫收集的語言種類而言,可分為單語語料庫、雙語語料庫和多語語料庫。單語語料庫僅提供一種語言的語料,系大量本族語語言實例的集合。雙語和多語語料庫是由兩種和兩種以上語言文本構(gòu)成的語料庫,它可以有平行的、類比的和翻譯三種形式。[1]近年來,國內(nèi)外涌現(xiàn)出大量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作品,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使用了電子版的平行語料庫和多語語料庫,而對單語語料庫輔助翻譯實踐的研究卻少有人問津。其實,單語語料庫因為其發(fā)展較早,技術更加成熟,因而收集的本族語語料較雙語和多語語料庫也更豐富和地道。 更重要的是,單語語料庫對于搜索項的突出顯示為翻譯實踐和研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鑒于此,筆者運用英國國家語料庫(BNC),通過具體的選詞及意義比對探討英語單語語料庫在漢英翻譯實踐中的適用性,以期為單語語料庫的應用開辟更廣闊的空間,使其在翻譯研究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單語語料庫是開發(fā)和使用頻率最高的語料庫,其發(fā)展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英語單語語料庫包括本族語者語料庫與學習者語料庫兩類。本族語者語料庫由英語本族語者的口語或筆語語料構(gòu)成,學習者語料庫則由非母語學習者的口語和筆語語料構(gòu)成。到目前為止,比較大型的英語單語語料庫有英國國家語料庫 (BNC)、布朗語料庫(Brown)、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簡稱COCA語料庫)等。作為新型的工作平臺和參考工具,這些語料庫為翻譯和語言對比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擴展了研究的范圍。[2]
相對于平行語料庫而言,單語語料庫的特點及在翻譯研究領域中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單語語料庫資源豐富,內(nèi)容直觀詳盡。語料庫語言學將數(shù)據(jù)收集與理論論述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我們對語言的理解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3]單語語料庫匯集了大量的本族語語言實例,內(nèi)容豐富,涵蓋面廣,給研究者提供了一個直觀詳盡的認識。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通過使用單語語料庫,可以直接接觸到原始的未經(jīng)處理的本族語語言數(shù)據(jù),大規(guī)模調(diào)查本族語者的口語和筆語語料,深度發(fā)掘微觀語言知識,增加知識儲備。而對于翻譯研究者,如何使譯文更加符合目的語表達習慣是需要面對的重要難題。不同語言中有一些習慣表達,不是教科書所能講清楚的。譯者可以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jù)檢索,對目的語語言特定表達方式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可以避免平行語料庫中經(jīng)過譯者處理過的目標語語料可能帶來的“翻譯腔”的影響,因此單語語料庫在提供語言參考方面具有書籍與詞典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二是單語語料庫分類專業(yè)。單語語料庫在專業(yè)領域的理解、術語的準確運用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翻譯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翻譯市場的發(fā)展,譯者翻譯的文本類型越來越多樣化和專業(yè)化,如科技、醫(yī)學、旅游、法律等。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大量專業(yè)詞匯,借助單語語料庫,譯者就能快速地查詢到相關的目標語文本,提高翻譯效率。另外,單語語料庫可以用來幫助使用者辨析同義詞,識別用法信息,提高翻譯語言的準確性。
本研究的語料來源是錢鐘書的小說《圍城》中的選段。錢鐘書的作品《圍城》文字恣意幽默,充滿智慧與哲理以及對世俗的笑罵與揶揄,將瑣細的生活場景用傳神的語言描繪出來,風格獨特,諷刺意味深遠,而這恰恰在翻譯時為譯者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因此,對于一些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英語表達,可以通過使用英語單語語料庫進行檢索,以期得到更地道的表達(以下劃線部分為不確定的表達,系語料庫的檢索對象)。筆者在一堂翻譯實踐課上,將《圍城》的開篇第一段布置給學生作為翻譯實踐語料,讓學生先自行翻譯,并標出其中較難翻譯的句子。而后,筆者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對翻譯難點進行語料庫檢索。
例1:到紅消醉醒,船艙里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
學生的翻譯版本: By the time the redness faded and the night came to itself, passengers sleeping in the ship woke up and went over onto the deck for the sea wind after bathing.
根據(jù)原文中的語境,“紅消醉醒”中的“紅”系對夕陽顏色的描寫,然而,若只按字面意思譯成redness,通過檢索得知,并不符合英語表達的習慣。檢索“red sunset”只出現(xiàn)了兩個例子,意味著這個翻譯雖然很牽強也可以被選擇使用。然而另一問題是日落的顏色是否可以被形容為“redness”(紅色)?筆者在BNC中檢索“redness_sunset”,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結(jié)果。再檢索“redness”,檢索結(jié)果顯示在語料庫中隨機選擇的50例中有40例與人體的皮膚有關(人由于生病而皮膚發(fā)紅),并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redness”與“swelling”(膨脹)這個詞相關聯(lián)。只有在其中一個例句中,“the last redness of the day was draining from the sky”, “redness”是用來描述天空的情況。這可能表明日落,但鑒于之前檢索結(jié)果中出現(xiàn)的40個例句中都顯示redness多指人體皮膚發(fā)紅,因此“redness of the sunset”這一翻譯無法驗證,這意味著必須采取另一種表達方式。那么哪些詞是描述文本中夕陽的顏色呢?筆者檢索了“of the sunset”,出現(xiàn)了18個檢索結(jié)果。在這些結(jié)果中除了用于地名的專有名詞外,
例2:畢竟是清晨,人的興致還沒給太陽曬萎……
學生的翻譯版本: It was early morning fortunately when people’s high spirits had not withered by the glow of the sun.
該句須探討的是原文“人的興致還沒給太陽曬萎”的“曬萎”的英文表達。在BNC中檢索“high spirits + withered”這一詞條,沒有出現(xiàn)檢索結(jié)果。然后筆者帶領學生分別檢索了“wither”(枯萎)和“high spirits”(精神)的語料。首先檢索“wither”(枯萎),根據(jù)BNC的檢索行結(jié)果顯示,“wither”或“wither away”(根據(jù)朗文當代英語詞典,“wither” 與“wither away”具有相同的意義)反復與政治相關的詞語搭配使用,如“state” “country” “government”或其他一些指代政治組織的詞匯,表明他們的衰退甚至死亡的傾向。“wither”的原始意思表示花朵、植物的枯萎、凋謝,因此wither一詞常與植物搭配使用表明植物由于水分流失而變得干燥或枯萎。此外,在其中兩個例句中,“wither”包含使人啞口無言的意義。關于wither一詞與表示情感的詞語搭配情況,檢索結(jié)果顯示一共有5個實例:
Age does not wither us: it accentuates 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why snakes can shed their skins and pursue a new start in life, while men are condemned to the one covering which must eventually wither and die.
Allowing home and social lives to wither means that there are no other sources of support when work fails.
She felt herself wither.
I should wither up and die inside if he did.
顯而易見,在以上實例中,“wither”的主語是人或人類的生活,而不是“spirits”(精神)。
其次,檢索“high spirits”結(jié)果顯示50例中有30個例句的結(jié)構(gòu)是“in/with high spirits”。 “in/with high spirits”只是描述了人的精神狀態(tài),這不符合原文的意義。與“high spirits”搭配的動詞,只有在兩個實例中,“high spirits”與動詞“go”或“gone”搭配使用。在研究和比較原文的含義后,譯為“people’s high spirits had not gone”更佳。
通過使用BNC語料庫檢索不難發(fā)現(xiàn),單語語料庫可以幫助譯者從微觀層面識別語法信息,例如對同義詞的詞義選擇,短語的搭配等。由于語料庫提供的是真實豐富的語料,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翻譯能力。語言學家馬克西姆曾指出:語料庫最顯著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提供大量涵蓋所有可能的文本實例,使得不同文本之間的比較在一個全面的層面上進行。而單語語料庫則將這一優(yōu)勢在翻譯課堂上體現(xiàn)得更加充分。
本文通過使用BNC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翻譯難點進行了語料庫檢索和詞義比對分析,旨在探究語料庫在譯者翻譯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在翻譯教學中使用單語語料庫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料背景下進行翻譯,促使學生自主地關注微觀的語言現(xiàn)象,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1]朱曉敏.基于COCA語料庫和CCL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探索 [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32-37.
[2]Hunston,S.CorporainAppliedLinguistic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王克非.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上的用途[J].外語電化教學,2004(6):27-32.
(責任編輯 文雙全)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nolingual Corpus BNC to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XU Dan
(School of Applied English,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Liaoning, China)
A monolingual corpus is rich in resource, intuitive and exhaustive in contents and professional in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 could help translators identify grammatical information from a microscopic view, promote learners to independently concern micro linguistic phenomena with authentic linguistic data so as to improve translation ability.
monolingual corpus; translation; BNC; teaching
2014-12-09
許 丹(1982-),女,遼寧大連人,大連外國語大學應用英語學院講師,碩士。
H315.9
A
1671-9247(2015)02-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