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廣豐縣防震減災局 盧隆
縣級抗震救災應急演練必須把握的幾個要素
Several elements we must grasp during emergency drilling for relief and rescue of earthquake disaster at county level
江西省廣豐縣防震減災局 盧隆
新世紀以來,我國相繼發(fā)生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其中汶川、玉樹和雅安等地發(fā)生的大地震,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混亂,對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為了檢驗縣級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預案》的操作性能,增強縣級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揮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全縣各支應急救援隊伍在地震災害中的應急救援能力,以縣為單位適度開展大型的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是很有必要的。
舉辦一次大型的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要進行大量的籌劃和準備,會涉及許多部門和公司,需動用不少人員和裝備。因此,注意演練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和突出問題顯得十分重要。
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縣防震減災局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還是綜合協(xié)調水平,都不具備承擔舉辦大型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的能力。因此,爭取地(市)、縣兩級政府支持,尤其是縣級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
地(市)級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要求和督促地(市)直有關單位、縣級對應部門積極參與演練,在一些重點科目,如消防、醫(yī)護、通訊保障、流動地震監(jiān)測等方面給予增援;縣級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相關會議的召開、相關工作的部署、相關事項的督促,以及相關經費、物資的保障上。沒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想成功舉辦一次大型的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是不可想象的。
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尤其是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的相互協(xié)作,是確保演練成功的重要條件。要爭取各部門的積極配合,除了政府的重視和督促外,還需要縣防震減災局平時注重加強與各部門的聯(lián)系與溝通,遇事多擔當,工作多協(xié)作。這里想特別指出的是,縣級政府的綜合性部門縣應急辦能起到方案聯(lián)合制作、腳本聯(lián)合敲定、計劃聯(lián)合實施、演練總體協(xié)調、過程督促落實的作用,所以縣級大型的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一般應以防震減災局與應急辦聯(lián)合舉辦為宜。
縣級抗震救災應急演練要遵循的原則,歸納起來最主要的有這樣四點:一是求真。除了扮演受災、受傷群眾的群眾演員之外,其余的一切人員、裝備、物資,一切方案、措施、辦法,每一次的單練與合成演練,都應當是真實的場景畫面、真正的操練動作、真切的情感投入,不能弄虛作假,應付了事。二是務實。湊成場面壯觀、場景漂亮的一切行為,要全部去掉。不要橫幅到處掛,紅旗四處飄。演練的每一個科目、每一處場景、每一組人員、每一臺設備都是真實需要的。三是適度。要真正針對某一縣域從歷史到現實地震災害的實際情況,舉辦能應對相應震級的適當規(guī)模的演練,既不敷衍又不求大。四是安全。演練方案要考慮周全,絕不能讓全體參演人員中的任何一個人受傷,尤其要加強對參加應急疏散演
練學校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
廣豐縣抗震救災應急救援演練協(xié)調會
廣豐縣抗震救災應急救援演練協(xié)調會
廣豐縣抗震救災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部
整個演練方案,一般應包含演練目的、背景、組織指揮機構、演練科目,以及部門分工、具體要求、有關事項等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演練的內容與場景,體現為演練腳本,這是整個演練活動的“魂”,或者說是“綱”?!盎辍本鄄拍堋绑w”形,“綱”舉才能“目”張,其特點:一是階段線條清晰。演練背景、初始態(tài)勢、應急響應、緊急疏散、應急救援、災后救助及新聞發(fā)布等各階段,應緊張嚴謹、有條不紊。二是場景畫面緊湊。既要有演練科目的先后順序,也要有演練動作的先后順序;既要體現單個科目的完整性,也要體現多個科目的一體性。三是環(huán)節(jié)具體細致。大到場地、隊伍、裝備、道具,小到定點、定員、分秒、先后等都必須交待得一清二楚。四是解說適時適景。既要根據腳本的內容要求照本進行解說,體現嚴肅性;又要根據演練的進程和畫面的反映及時進行解說,體現現場性;同時要注重靈活機動,及時應變,語言要順暢平實,化專業(yè)為通俗。
有好舞臺才能唱好戲。場地的選擇,應以“低代價、有特點、不擾民”為原則。低代價,就是整理場地的投入不宜太大,注重節(jié)約節(jié)儉,能保證順暢完成規(guī)定動作和自選動作即可;有特點,就是能尋找到一塊較為開闊平整、水電路皆通,有廢舊房屋正在拆除、能模擬出震后場景的現場為佳;不擾民,就是場地的整理和演練的過程不能干擾和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企業(yè)的生產和正常的交通。場地整理過程中,該預埋的桿線、管線要預埋好。場地整理后,要經得起載重車輛——消防車、吊車等的輾壓。要預防邊坡地塊的滑落和坍塌,還要測繪演練場地的平面圖,以便施劃相應的演練區(qū)域、演練單元,制作人員疏散、車輛導流等示意圖。
場地平整前后對比
嚴格地說,現階段的各級政府,對預防各類災害發(fā)生的工作是重視的,對各類災害發(fā)生后的反應是迅速的,充分體現了以民為大、視民為天的思想。表現在具體工作中,就是各級各部門對救災工作的準備是充分和到位的,不斷進行各類演練,目的是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進行抗震救災應急演練,是為了檢驗一地一部門的應急反應、應急處置能力,但更多的是為了檢驗一地多部門綜合應急處置各類災害的能力。所以預演過程中,要注重各參演科目的協(xié)作與銜接,不缺位、不斷檔,以充分體現一地各部門你中有我、取長補短、靈活應變、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整體性優(yōu)勢。
一般舉行大型的綜合性應急演練,既有演練現場的指揮部,也有各地原先已有的應急指揮部。作為縣一級來說,現代視頻傳輸手段,如電視實況轉播的衛(wèi)星通訊車大都是沒有的,所以為了真實反映場地演練實況,采用哪一種方法來進行音視頻的傳輸,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觀摩指導人員全都在演練現場,解決音視頻的傳輸問題就相對簡單。如果觀摩指導人員是在異地或是多地,經濟一點的辦法,就是通過應急指揮平臺使用無線4G公用網絡,采取異地同步、遠程傳輸的方式進行實況轉播是比較可行的一種方案。采用這種辦法,除了背景資料的介紹、領導應急響應等內容為演前錄像外,其他內容都是實景實況,并且可以做到在異地指揮部進行多地實時指揮和互動。需要提醒的是,預演時場景資料的保存和剪接(作為備播資料)是重要的,正式演練時畫面的切換還需要一定的技術與水平。
抗震救災應急演練實施完畢,可以說演練活動告一段落,但防震減災事業(yè)還在不斷前行。作為防震減災的主管部門,地方防震減災局在演練結束后,要牽頭并會同相關部門,認真梳理演練從謀劃到結束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肯定各單位積極參演工作的同時,要從思想認識程度、地震應急預案、組織指揮體系、快速反應機制到部門配合互動、隊伍應急能力、物資裝備水平、技術嫻熟程度等方面進行反思,檢查各支隊伍存在的問題,指導各支應急救援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揚優(yōu)乘勢、克服不足,以真正體現“寧可備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備”的指導思想。
縣一級舉辦一次大型的綜合性抗震救災應急演練,不管是從投入的人力、物力方面來說,還是從投入精力、財力方面來說,都是相當不易的。所以在演練完成之后,除了通過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在當地進行宣傳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微信、圖片展示等手段進行傳播,以便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和掌握防震避震的相應知識,在地震災害發(fā)生時能夠做到從容應對、處亂不驚,進而形成全社會更加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的氛圍。同時,還可以制作一些碟片,與兄弟單位進行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抗震救災能力,推動防震減災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