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振
1951年4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宣布免去麥克阿瑟遠東統(tǒng)帥的職務,因為麥帥公然違命,完全不理會杜總想?;鹫勁械闹家?,強行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鴨綠江大橋,并派遣偵察機侵入中國領空。
被罷黜的麥帥決意返回美國鬧個天翻地覆,他還真做到了。美國人民把他當成受到政治迫害的英雄來歡迎,在舊金山,他的車隊用了兩個小時才走出長達14英里的歡呼人群;在華盛頓,歡迎的人數(shù)達到30萬。
人們說他是“自成吉思汗以后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是民眾心中“當之無愧的偶像”,說杜總是“低能的”、“豬玀”一般的、像出賣耶穌的“猶大”一樣卑鄙的“小政客”,是“醉酒的侏儒”。
1951年4月19日,麥帥在國會做了題為《老兵不死》的演講。那句“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地凋零而已”幾乎讓所有在場的國會議員和收看電視的3,000萬聽眾淚崩。 隨后,選舉麥帥為總統(tǒng)的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然而,杜總并沒妥協(xié),他先是臨時換將,穩(wěn)住軍心和戰(zhàn)局,繼而說服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贏取他們對其戰(zhàn)爭政策的支持。
1951年5月3日,在史上那場著名的朝鮮戰(zhàn)爭問題聽證會上,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布雷德利說出了那段著名的話:“如果我們把戰(zhàn)爭擴大到中國,那我們就會被卷入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進行的錯誤戰(zhàn)爭?!?/p>
輿論發(fā)生戲劇性逆轉。5月下旬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麥帥的民眾支持率跌到了30%,掉粉無數(shù)。
在麥帥的咄咄逼人面前,杜總并沒有與之正面對抗,而是把雙方較量的戰(zhàn)場,從社會輿論的狂熱造勢,轉移到了聽證會上的理性辯論;將爭論的核心議題,從關注朝鮮戰(zhàn)場這樣一個局部,改變?yōu)殛P注美蘇全球對抗的大局。正是這兩個轉變,使得麥帥的弱點暴露無遺,從而走下神壇。杜總則得以從容不迫,一步步扭轉了被動的局面。這正與孫子兵法“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原則道妙暗合。
另外,麥帥失意的故事或許還提醒我們:粉絲其實沒你想的那么可靠,他們可以如潮涌一般呼嘯而來,也可以如潮退一般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