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梁東升, 1995年11月出生,姚安縣棟川鎮(zhèn)人,現(xiàn)為云南財經(jīng)大學一年級學生。已發(fā)表網(wǎng)絡小說多篇。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古今傳說,真假難分。本文所寫的一些奇聞異事更是無稽之談,僅供世人茶余飯后消遣而已,千萬別當真。
奇異靈秀的白象山
距姚安縣前場小鎮(zhèn)東北方三公里處,有三座大山,左邊酷似一條伸腿張翅、翱翔于天地交界之處的翼龍,故取名青龍山;右邊酷似一只瞪目齜牙、搖頭擺尾橫臥大地之上的老虎,故叫白虎山;而中間,酷似一頭昂首翹鼻、奮蹄揚威的大象,就被當?shù)厝巳∶紫笊?。白象山上傳說最多,最離奇。
天地流轉,山川走勢,本就玄之又玄,妙之又妙,這白象山左有青龍護衛(wèi),右有白虎相伴,能聚天地之靈氣,能湊世間之機緣,像這樣的地方必是異象萬千,奇人異事跌出。
這白象山神異非凡,容在下細表一番:山的尾部,海拔近三千米的山凹處,長著一棵五人合抱、徑高十丈有余、當?shù)厝私凶觥鞍鼨殿^”的千年古樹,遠看像大象的尾巴。在古樹的根腳旁邊,有一直徑約十米見方的池塘,池中常年流出一股碧綠清涼又甘甜潤口的山泉水,當?shù)厝私小按笥裢胨?,位置酷似大象的肛門。而在山的腰部,海拔近兩千多米的山凹處,又有一直徑約1米左右小池,池中也常年出著同樣的一股泉水,當?shù)厝私小靶∮裢胨?,位置又酷似公象的尿渠。在山的左右兩側即三山交界之處各有一箐,在兩箐盡頭,好像大象后腿內側的地方各出著一股箐水,在箐水下游約千米左右的地方,當?shù)厝烁鹘艘粋€水庫,左邊叫羅家箐水庫,右邊叫長沖箐水庫,就像公象的兩個睪丸。箐中泉水清澈見底,呈雙龍抱柱之式,一路輕撫著、滋潤著兩側象身,向南蜿蜒而來,到達象鼻頂端,匯攏石者河,然后再將大象的兩只前蹄和象鼻攬入河中浸淫著、沖刷著,一路向東奔騰而去流入金沙江。
如此,白象山呈坐北朝南之狀,臀靠大姚、頭俯姚安、綿延二十余里,由青龍白虎兩山侍衛(wèi),身旁有三水懷抱,樹木蔥蘢,常年云霧繚繞,山中蘊藏一股靈秀之氣。站在遠處觀看,的確酷似一頭翹首南視、耀武揚威、奮蹄奔馳的大象。
白象山中演繹天仙配
山有靈氣必生怪異。神仙、鬼怪、人杰均有可能應運而生。老古輩子流傳,白象山中自古以來就多現(xiàn)怪異之象、多出怪異之事、也多生怪異之人。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七仙女就看上了“大玉碗水”中清澈透涼、溫軟如玉的泉水,經(jīng)常在每月的月圓之夜,順著大象尾巴那棵千年古樹偷偷溜下界來,到池中沐浴洗澡。如今在池塘邊的一塊大青石板上還留下一個長近兩尺、五趾俱全的足印呢。
那個時候,在“大玉碗水”下面的兩條箐中分別住著兩個人,在一條當?shù)匾驮捊小把蜻枧P居”的箐中,住著一位修仙老道,據(jù)說他有一本無字天書,能掐算過去未來之事,而且十分的靈驗。在隔壁一條叫“啊客搭依”的箐中,住著一位少年獵戶,自幼父母雙亡,幼時在山下與祖父相依為命,后來祖父年邁歸西后,便獨自一人來到山中結廬居住,靠打獵為生。兩人既為鄰居,早不見晚見的,就相互來往而熟絡了。少年平時就采摘一些山毛野菜孝敬老道,老道則教少年識文斷字,天長日久,感情漸深,情如父子。
一日,老道看少年已逐漸長大,到了弱冠之年,該娶妻成家了,于是就拿出珍藏的天書閉著眼睛掐算了半天,然后對那少年說,你可在本月十五月圓之夜半夜子時,到“大玉碗水”旁邊的樹林中等著,到時將有仙女下凡到池中洗澡,其中有一穿紫衣女子者即是你命中的妻子,你可伺機將其衣服偷到林中躲藏,挨到天亮后,再還給她,她便會嫁給你了。
少年依言在林中掩藏著,到了半夜子時,忽然聽到一串鶯語嬌笑之聲從那棵古樹冠頂傳來,接著便見七個仙女依次從樹上緩緩飄落下來。七仙女分別穿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不同顏色的絲綢羽裳,落到樹腳池邊后,便紛紛脫下羽裳。下到池中沐浴嬉戲玩耍起來。其中,那紫衣女子恰巧就將羽裳脫放在了離少年不遠的一塊石頭上。少年趁其不備就將那紫衣羽裳偷到林中藏了起來。黎明之前,只見那些沐浴的仙女紛紛爬出池塘,慌慌忙忙的穿上羽裳,一個個攀著樹枝飄然上天去了。而那紫衣女子卻尋遍池塘四周,都找不到自己的衣服,眼看天就亮了,急得在那里嗚咽哭泣。原來天上的神仙都只能在夜間現(xiàn)身下凡,到天亮太陽出來就會照散法力而無法回到天宮了。怪不得老道士教少年天亮后再將衣服還給那仙女。
那少年看見天已大亮,這才走出樹林,將衣服還給了仙女,便將老道士的話一五一十的說給了仙女,那仙女聽了少年的話,想想既是命中注定,而自己已無法回到天上,就只好嫁給了少年獵戶。一年后紫衣仙女生下了一個白胖小子,從此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在白象山中過著清貧而幸福的生活。
傳說天上一日就是地上一年。當紫衣仙女與少年獵戶結婚一年后,天上卻剛好過了一天。玉帝早朝之時,發(fā)現(xiàn)七仙女中獨不見了七妹,趕忙下令二郎神楊戩睜開第三只法眼巡查,才知道她已偷偷溜下界與凡人結婚去了。玉帝頓時龍顏大怒,這還了得,在玉帝老倌的法典中,除了他有特權可以和王母娘娘結婚,享受男歡女愛之樂,其他神仙是不可以結婚的,更何況與凡人結婚。于是便下令天兵天將將七妹抓回天宮打入天牢關了起來,但關了不過三日,便被王母以分居要挾玉帝而放出來了??磥砩裣梢仓v親情,玉帝也是難過情關的。
從此,獵戶父子相依為命,在山中艱苦度日。孩子長到七歲之后,獵戶便將他送到老道士處讀書識字,當那孩子漸明事理后,便一直追問那道士,為何自己只有父親而沒有母親。老道士被纏不過,只好拿出天書閉著眼睛掐算了半天,然后,告訴他于下月月園之夜半夜子時,到“大玉碗水”旁邊的樹林中藏著,到時將有仙女下凡到池中洗澡,其中有一穿紫衣的女子即是他的母親,教他到天將黎明仙女要走時,就出去抱住紫衣仙女的腳,叩首叫娘即能相認。
那孩子就于月園夜到池塘邊的林中等待,果然就有七仙女到池中沐浴玩耍,那孩子就依照老道士所教,在七仙女即將回去之時,跑出去抱住紫衣仙女大聲喊娘,母子就此相認。但這時七仙女已斬斷了七情六欲,雖然相認了兒子,卻怪老道士多管閑事,就從衣兜中抓出一把瓜子交給兒子,要他在回去的路上每走一步就在路邊播一粒瓜子,剩下的就送給那道士,到瓜子發(fā)芽抽藤后,讓他理著瓜藤而來即能找到她了。
于是那孩子就高高興興地一路往回走,一路點瓜子,但他生怕瓜子不會出,就未按照母親說的做,而是每走半步就點了一粒瓜子,當他回到老道士住處時,就只剩下了一粒瓜子,便按照母親說的將那粒瓜子送給了老道士。
那道士得了仙女送的瓜子,歡喜得不得了,就十分小心地將瓜子夾在無子天書中藏了起來,沒想到了半夜,那瓜子便自燃起來,將無字天書一把火給燒了個一字不剩,從此老道士就什么也掐算不準了。而那孩子卻是因未聽他媽的話,將瓜子點得太密,抽出的瓜藤四處亂爬,他理不清方向而最終沒有找到他的仙女母親。
白象山中射龍者
幾百年前,據(jù)說有一位外來的年輕獵戶經(jīng)常在這白象山中狩獵。這獵戶箭術高超,每次上山狩獵都能夠有所收獲,然而因為這獵戶太過厲害,又每日上山狩獵,寨子中的人擔心山神發(fā)怒,會降臨災難。
一日,獵戶又要上山,寨中一老者勸道:“山川有靈,草木成精,竭澤而漁,山神震怒,天降神罰,暫請歇息幾日吧,你每日飯菜我自奉上?!?/p>
獵戶哈哈大笑三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說道:“天地無情,視萬物為草芥,我獵殺山中野物,如同獅子老虎搏殺羚羊野兔,皆是為了生存,山神若是震怒,我便與他理論一番萬物更替、生死輪轉、適者生存的道理?!?/p>
老者見勸不過獵戶便不再答話,只是回家祈禱,祈求災難不要降臨。
年輕獵戶早出晚歸,每日都能帶回一些獵物,并將一部分獵物送予寨子中人,寨子中的人受其恩惠也紛紛將家中米菜送給年輕獵戶,如此一來年輕獵戶便在這寨子中安家了。
因為多了不少肉食,所以人們都挺喜歡這獵戶,唯有老者不敢贊同,他暗暗嘆氣,覺得天地若是降下災難,受獵戶恩惠的人也難予幸免。
老者的孫子羨慕獵戶強大的箭術,也渴望天天能吃肉的日子,所以他就瞞著老者偷偷跑到獵戶那里學習射箭之術。
一日,寨子中發(fā)生了大事,寨中有小孩出寨外游玩,卻是整夜未歸,年輕獵戶自告奮勇獨自上山尋找。
老者大驚失色,對寨中的人言道:“昨日我夢見巨蛇吞象,必是這獵戶打獵過度,山神震怒,降罰我等?!?/p>
此言一出,寨中之人全都惶惶不安,因為這老者在這寨子中威信極高,無論寨子中出現(xiàn)什么事都要這老者拿主意。
“那該怎么辦?”有人問老者。
“我寨子中的人沒有誰不受那獵戶恩惠,如今災難降臨,也沒有誰能夠逃脫,如今之際唯有祭祀山神,請求山神息怒?!崩险呗稣f。
年輕獵戶一無所獲的回到寨子里,他看到寨子里的人都在祈禱山神,便不再多說回到家中取了烏木弓,拿了青羽箭,穿上虎皮襖,戴上雉尾帽,他把神符藏于胸口,干糧系于腰間,在寨中人祈禱山神的背影中悄然離去。
世間很多的奇妙玄機,只有細致之人細心觀察,用心體會才能發(fā)現(xiàn)常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的奧妙,年輕獵戶有著多年的狩獵經(jīng)驗,他斷定寨子中的小孩必是被一只巨蟒所噬。
寨中老者夜夢巨蟒吞象,說不定就是這白象深山里藏著一條成了精的巨蟒,年輕獵戶打獵過度,導致那巨蟒沒有足夠的獵物,才出山尋找食物。
獵戶來到白象山深處,無意間找到一條小溪,正準備飲水解渴,但卻發(fā)現(xiàn)這水中沒有水草,也沒有魚蝦,獵戶捉來野兔灌喂溪水,野兔瞬間便立刻斃命。
獵戶知道毒物就在河流上游,他順流而上,來到一棵千年古樹下,這千年古樹獨占一池清水,樹葉遮天蔽日,巨蟒成精,想必也知道這千年古樹的好處,這千年古樹太大,那巨蟒藏在葉中不能發(fā)現(xiàn),獵戶取出青羽箭,拉個滿月烏木弓,一箭出,風聲起,離弦之箭快若閃電,蹦弦之聲震如雷霆,羽箭未至,雷聲響徹。
巨蛇從樹葉中躥出,獵戶彎弓搭箭,烏木弓拉得茲茲作響,大蛇大張血盆大口,腥氣逼人,獵戶不動不搖,不退半步,箭不歪,人不晃,他右手一松,青羽箭激射而出,化作流星,沒入蛇頭。
獵戶再取三箭,不退反進,拉弓如月,箭如飛叉,三箭分別釘于巨蟒首尾腰三處,巨蟒動彈不得,猩紅大嘴一張噴出劇毒,獵戶被劇毒噴中,全身開始腐爛,然而獵戶不退半步,拉弓將最后一箭射出,青羽箭沒入巨蟒頭顱,巨蟒連遭巨創(chuàng),失血過多而亡,因獵戶三箭釘?shù)奶€(wěn),巨蟒尸體無法掉落,就與千年古樹融為一體,變成了纏繞古樹的樹藤。
獵戶雖中蛇毒,但依舊不肯退后半步,因為他意志堅強,死后身軀難以腐化,日積月累,化作了一座磐石。
這池水就是“大玉碗水”,這千年古樹就是那“包頭櫟”樹,那古樹之上的粗壯樹藤就是百年前的成精巨蟒,而那樹前的磐石就是那獵戶,因為他箭術高超,人們遂稱他為射龍者。
走馬皇帝考村婦
白象山奇妙多險,幾百年來更是發(fā)生不少神異的現(xiàn)象。傳說曾有走馬皇帝尋山訪水無意之中來到了白象山,隨即就在白象山的大象頭上停了下來。他在那種下一棵常青松樹,并在那推算白象山的過去未來事。這一推算就是三天三夜。他推算一完,就神色大變,隨口說出一段歌謠:“龍虎側臥護神象,象蹄踏山鎮(zhèn)南國。巨木參天生羽人,青松垂地出君王。”
“此山神異,常出奇人異事,若是百年后青松垂地,此地必出帝王,分離南北,成立南國,我要及早處置,斬斷白象山山脈,斬山脈前還有一事要處置。”
走馬皇帝掐指一算,知時機已到,只聽遠方傳來歌謠。
“我有妻六花,天賜其雙翼,朝從北山飛,夕自南山歸,力大無人敵,聰明無人匹,今日上山來,采得五花歸,送妻調秘藥,煉個長生酒?!?/p>
走馬皇帝一看,卻發(fā)現(xiàn)是一個樵夫,走馬皇帝走上去,手中拿出一壺酒說道:“樵夫可是要長生酒,若是能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就送與你。”
樵夫神色癡呆,不似常人健康,好似一個傻子,他看向走馬皇帝手中的酒頻頻點頭道:“是及,是及,你要問甚?”
走馬皇帝點點頭問道:“我要問你今日從家里走到山頂這里要走多少步?”
樵夫答不出來,走馬皇帝笑笑然后說:“且回去問你妻子,明日再來作答?!?
樵夫回到家中,詢問他背有雙翼的妻子。
在彝族有一個村寨叫“依客堵”,寨主啊嚕唄直到年滿六十才生得一女,取名啊六花,此女生下來就多了一對翅膀,長大后不但聰明無比,而且力大無窮,還會像鳥一樣在空中飛翔。
這啊六花就是樵夫的妻子,啊六花想了想告訴樵夫說:“明日你就去回答,說他有多少根頭發(fā)你就走了多少步路。”
次日樵夫如實回答走馬皇帝,走馬皇帝聽后哈哈大笑,他朝樵夫說道:“明日我到你家做客,若是能做到我的要求,再送你一個用彩云編成,用金銀打造的圍腰?!?/p>
樵夫頻頻點頭。
于是走馬皇帝隨口說出了他的要求,要坐團桌子、彎板凳。桌上要擺七十七雙筷、百十百個碗,要做九十九個菜、外加龍須、虎爪菜,珍珠琥珀湯。
次日當走馬皇帝來到樵夫家時,只見那啊六花將他領到她家的水碾房中,只見水碾房中,中間擺著一付圓形石磨,石磨外面是一圈圓形的碾米用的石碾槽,石磨上擺著一個白生生的瓷碗、一雙齊嶄嶄的筷子、一盤炒韭菜、一盤炒瓜尖、一盤炒蕨菜,外加一杯白開水,然后就將他請到碾槽的槽檐上做下用餐。
走馬皇帝看到眼前的一切大吃一驚,便連連稱奇,原來九十九個菜就是韭菜,炒瓜尖便是龍須菜,炒蕨菜便是虎爪菜,白開水便是珍珠琥珀湯,石磨便是團桌子、碾槽的槽檐便是彎板凳,七十七雙筷、百十百個碗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取諧音、象形之意巧妙的來做到了他苛刻的要求。然后走馬皇帝就送了那啊六花一塊金銀鑲成的兜胸圍腰。啊六花系上圍腰后,翅膀忽然就不見了,人也漸漸變得平凡憨厚、庸俗不堪了。
地師相脈定富貴
地師是對風水術士的尊稱,但它還是一種稱號與傳承,號稱地氣宗師。地師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稱號,這是要在風水學術上達到十分高的境界才會被人尊稱為地師的。
相傳幾百年前云南大理雞足山就隱居有一個地氣宗師,這位地師在后來被人稱為瞎子地師,年過三十的他本是身強力壯,又懂風水秘術,又怎么會瞎了眼睛呢?
這件事就跟我們姚州府有關了。據(jù)說姚州府有一姓陶的大戶人家,陶家家主跟那地師有些私交,那地師曾答應陶家家主,在陶家家主百年之后為其尋一處風水寶地安葬,讓其子孫世代富貴。
那地師本已隱居山林,風水之事他都是交給徒弟打理,但這次因為陶家家主一死,陶家的大兒子陶黎又千里迢迢來到雞足山找到了他,他只能遵守諾言,為陶家家主尋一處風水寶地。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縱使你陶家富貴百世,但依舊不能作惡,要行善積德,如果你能答應,我便為令尊尋一風水寶地。”地師手持通靈羅盤,但卻遲遲不肯邁出步伐,只等陶家現(xiàn)任家主陶黎答話。
陶黎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絲怠慢地說:“晚輩定會把行善積德列入祖訓,不敢有半絲逾越。”
地師緩緩點頭,他雙目微閉,手指一掐,一步邁出,羅盤自轉,他揮手一指,如若游仙,腳步邁出,宛若踏云。
陶黎神色一喜,變得愈發(fā)恭敬,他連忙跟上地師的步伐,但卻發(fā)現(xiàn)那地師一步邁出就好像邁出了好幾丈,陶黎連忙跑了起來,但依然是遠遠無法跟上,反而與那地師越離越遠。
“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縮地之術?”陶黎滿頭大汗,在后面遠望那地師就好似仙人。
“家?guī)熞褳榭辈斓孛}而去,還請?zhí)展胶岬却蘸蠹規(guī)熥詴樘展抑鼽c明風水寶地所在?!钡貛煹拇蟮茏雨戫棇μ绽枵f道。
陶黎對地師敬為天人,對他徒弟也是恭恭敬敬的,他連忙拿出金銀財寶,卻被陸項拒絕。
“當取則取,當舍則舍,這金銀不當取,還請?zhí)展s快返回家中,若是遲了,恐怕耽誤了時辰?!?/p>
陶黎聽后立刻趕回家中。
而那地師縮地成寸,翻山越嶺,踏足群山,尋龍脈,找寶穴,從大理雞足山,尋著龍脈一直順著白草嶺山脈理到了白象山鼻梁下。
“就此處矣,葬于此地能斂蒼洱精華,能聚群山之靈氣,其后輩雖不能拜相封侯,但也能富貴顯赫?!?/p>
地師尋上陶家,點明風水寶地墓葬穴位便要離去。
但陶黎自從見識了地師的行走手段后便起了心思,他擺下宴席,苦苦挽留地師道:“送佛送到西,幫人幫到底,勞請尊師為家父操辦后事?!?/p>
地師聽后思考半天方答道:“你族本無富貴命,我逆天改命,必遭天譴,若是幫你,必瞎我雙眼?!?/p>
陶黎聽后信誓旦旦地說道:“地師若是瞎了雙眼,我必待你如父,日食魚肉,身穿錦緞,夜臥棉榻,一生恭奉孝敬?!?/p>
“那好吧,我真逆天行事也!”地師長嘆一聲,便答應他的挽留,然后掐指一算,大喜說道:“明日午時正是良辰,出殯之時,人戴鐵帽、魚上樹,天下白雨、蛇打鼓,若是一一應驗便可保你族世世代代富貴雙全?!?/p>
出殯當日,陶黎四處張望,就等地師所說之話是否應驗,但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
“地師說今日乃是良辰吉日,但為何下起了大雨?!碧绽璨粷M地問道。
瞎子地師不慌不忙,指了指街道,陶黎仔細一看,卻發(fā)現(xiàn)行人出來趕集,有幾人買了鐵鍋,因為下雨,就紛紛把鐵鍋頂在了頭上。
“這不就是人戴鐵帽?!钡貛熣f。
陶黎連連稱奇。又前行二三里,來到適者河邊,卻見在河邊釣魚的人紛紛爬到岸上的樹下躲雨,就順手把釣到的魚都掛在了樹上。
“這且不是魚上樹?”
陶黎連忙點頭,但又問道:“可天上又豈會下羽雨,蛇又豈會打鼓?”
“你家莫急?!钡貛煵患辈痪彽卣f。
正在這時,只見天上有兩只白雕為爭奪一條烏梢蛇在互相抓打,打得羽毛亂飛,那白色的羽毛紛紛從空中飄落下來,兩只白雕只顧互相廝打,一個不慎,把爪下的烏梢蛇給掉了下來,落在了出喪隊伍中的鼓上,那蛇還未死透,就拼命折騰起來,結果把鑼鼓打得直響。
“這不就是天下白雨、蛇打鼓嗎?”地師笑問道。
“是及,地師果然神機妙算?!碧绽韫ЬS道。
“那蛇本該死,絕不能因我為你族改運而活著?!钡貛煼愿赖健?/p>
陶黎立刻下命令,下人持刀斬斷烏梢蛇頭顱,忽然那斬斷的蛇頭向地師激射而去,地師暗道一聲不好,沒想到那蛇頭竟朝著地師張嘴吐出一股毒液,毒液直射地師雙眼,居然將地師雙眼毒瞎了。
陶黎將其父安葬在地師所指的地方,第二年陶黎就中了進士,進京為官。至此,地師所說之話全部應驗。
且說陶黎進京為官,便安排家中妻子尊地師為父,好生贍養(yǎng)。
然而頭兩年陶黎的妻子還好好的贍養(yǎng)地師,但到了第三年,陶黎的妻子便不滿意了,她覺得這地師有手有腳,卻整日什么事也不做,只會享清福,更何況陶黎升官升得太慢,根本不滿足現(xiàn)狀。
“恐地氣宗師浪得虛名,我夫進京三年仍未升官,當日揚言大富大貴,怕是欺騙我夫只為養(yǎng)老。”
陶黎的妻子隨即便用陶黎升官升得太慢為借口,說瞎子地師算的不準,叫瞎子地師去磨坊推磨,也不整日用魚肉伺候只給他喂狗吃的剩菜剩飯,也不讓地師睡白玉棉床只讓他睡柴房里的柴堆。
瞎子地師眼睛雖瞎,但也是一代宗師,手上功夫還在,想要離開那真是輕而易舉。地師見陶家如此忘恩負義,所以就捉了一只來偷米吃的老鼠,施展秘法,派這只老鼠偷來紙筆,寫下書信綁在老鼠尾巴上,然后派它去尋找自己的大徒弟陸項。
這老鼠花了十天的時間找到了陸項,陸項得知自己師傅被困,立刻連夜出發(fā),來到陶黎家中,陸項先不認自己的師傅,只道自己才是地師。
“地師也分先后,毫厘之謬也能差之千里,斷脈之前先收好處,那只是下等地師,斷脈之后再收好處,那不過是中等地師,唯有不收好處,隨緣斷脈,那才是上等地師,我不收你好處,今日到此,只為緣分,替你族斷脈,賜你族富貴。”
陸項此言深符陶妻心中所想。
“地師所言極是,還請地師為我族斷脈?!碧掌迾O為恭敬,心想定是這老地師騙吃騙喝,但天降我家富貴,又來一地師。
陸項觀察了半日陶家的祖墳,他掐指一算,然后說道:“葬于此地能得富貴不假,但只能得小富貴,若是能將這墓往左移上三尺,便能得大富貴?!?/p>
陶妻聽后極為信服,他派人挖開墓穴,卻發(fā)現(xiàn)墓中竟有螞蟻筑巢,那些螞蟻所筑巢穴竟像是一個八抬大轎的樣子,不僅如此,螞蟻還筑出泥人,有敲鑼打鼓的泥人,也有正要抬轎的泥人,那些個泥人腳都邁出了半步只差一點就能抬起轎子了。
陶妻命人將棺材抬起,誰知那棺材底下竟飛出了一對金鴿子,金鴿子撲騰幾下就飛走了。
這對金鴿子一路向西翻過東山坡后就飛落到了姚安壩子西北面龍華山上的一棵黑豆果樹上啄黑豆果吃,卻不料這一幕剛好被一高姓男子看到。
這高姓男子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早已聽說了今日陶家移墓之事,便猜到了這對金鴿子的由來。
他不再猶豫立刻將自家祖墳遷到了這黑豆果樹下面。
半年后,在京城的陶黎正要提任更高官職,卻又被莫須有的罪名貶回了老家。
自此,陶家日漸落寞衰敗,而高家日漸興起成了姚安土司,還出了無數(shù)的高官。
七顆童釘斷山脈
相傳百年前白象山中有一人,姓李,是外來人。據(jù)說是唐朝撰寫《推背圖》的預言大師李淳風的后人。此人深鉆《易經(jīng)》,精通風水秘術和相人相地之術。此人神通廣大、前知后覺,能斷人生死,判人富貴,他正當壯年之時便來到白象山上娶妻生子、成家立業(yè)。一生以算命為生,因他十算十準,當?shù)厮姆桨死锏娜硕甲鹚钌裢ā?/p>
但誰都沒有想到,李神通來白象山安家卻是早有預謀。他遍訪名山大川時,來到來到白象山,掐指一算,發(fā)現(xiàn)了此山的奇異靈秀之處,知道了此山以后將會出大人物,所以才會不避艱辛來此安家。
當他活到油盡燈枯,即將離世的時候,便在臨終前找來大兒子,指著白象山說道:“南國有白象,左右龍虎伴,吾花大半生,就為這白象,你等我死后一定要挖一個大墓把我葬在那白象山的象腰上,然后在墓穴里撒上三升黑豆,然后在我靈堂前擺上家傳聚寶爐,燃上我一輩子點的不滅香,點亮我藏于屋梁上的七星燈,你親自誦經(jīng)念佛七七四十九日,一日不能少,待七七四十九日后,你到我墓前,挖開墳地,屆時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歸你所有,到時必定成王封侯也。切記,切記,七七四十九日,一日不能少?!?/p>
說完,李神通便閉目安詳而逝,李大嚎啕大哭,卻不敢忘記一絲其父的囑咐,遂花費家中大半積蓄請人在白象山的象腰處挖掘打造大墓。
其妻不滿李大的做法抱怨道:“活人住的不大,死人住的不小,陰陽顛倒,乾坤翻轉,公公生前修道,你卻讓其死后背道而馳?!?/p>
李大聽后大怒道:“如今我家一切都是我父親積攢而來,你所穿、所吃、所用、所住,無一不是父親所賜,切莫再妄言。”
其妻聽后不敢再抱怨,李大聽從其父囑托,葬下李神通后又在墓穴中撒了三升黑豆,然后回到家中,尋出了李神通的聚寶爐,不滅香,他將聚寶爐放至李神通靈堂前,并在爐中插上并點燃了不滅香,從屋梁上取下七星燈點亮掛在靈堂之上,然后日夜誦經(jīng)祈禱,一日不曾斷絕。
說來也怪,那不滅香竟然真的不滅,燒至了第四十八日依然如第一日那般長短。
但就在這第四十八日,李家家中有一只肥母豬偷跑了出去,把鄰居家的山藥給拱了,結果鄰居就找到李家來討說法,然后就和李大妻吵了起來,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李大深感厭煩,但他牢記其父囑托依然未離開靈堂半步,只是誦經(jīng)祈禱。
李大妻一人勢寡沒有吵贏那個鄰居,就跑到靈堂里大肆發(fā)瘋,手指李大說:“你黑白顛倒,好壞不分,活人不見你操心,死人到是死上心,晝夜不休,不如跟隨你爹住到地下去算了?!?/p>
李大聽后還未來得及半絲反應,李大妻子就一怒之下就把那聚寶爐打翻,把那不滅香拔了扔到地上,那聚寶爐一被打翻就摔得四分五裂,那不滅香一接觸地就化作白灰隨風而散,七星燈也即瞬間熄滅。李大嚇得驚慌失措,連忙跑到白象山象腰處,只見那里的土地滲出猩紅的鮮血,他急忙把墓穴挖開,只見里面的黑豆已全部化成了人形,其中有九成多都化成了高矮胖瘦不一身穿鎧甲的士兵,有的士兵提著大刀,有的士兵拿著弓箭,但無一例外,這些士兵都齜牙咧嘴,全身開裂,并冒出血水,全身抽搐,不過半個時辰便已全都命散黃泉矣。三升黑豆若化蛹而成三十萬士兵,那他舉兵造反,成王封侯且不易如反掌矣。
“唉,”李大長嘆一聲說道,“一世蹉跎尋寶穴,十年謀劃一場空。三升黑豆化兵蛹,七七成形將出士。母豬拱地起蕭薔,半日功成毀妻手。撒豆成兵差半步,成王封侯變黃粱。
走馬皇帝聽聞此事,便馬不停蹄地趕到此地。
“先有飛人,后有豆兵,此山不鎮(zhèn),必出禍亂。”
走馬皇帝走遍白象山尋來三個童男四個童女,并將這七個童男童女煉成七顆童釘,釘在了白象山的象腰上,那童釘一釘下,白象山的象腰處就裂開了一個三丈多寬、十丈多深的大口子,白象山的山脈從此就被七顆童釘給徹底釘斷,之后白象山也就變得平淡無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