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廣峰
假如我能穿越一千年
我將縱馬馳騁
來到長安城下
立馬橫刀
手刃朱溫
你這歷史的罪人
于大明宮前
——作者題記
蒼??帐幍膹V場上,剛剛壘砌的混凝土城基旁,一座破舊不堪的石碑,黑漆漆的碑面上排列著幾個泛黃的大字: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
這就是唐大明宮遺址?
我不甘心,伸長脖頸,四下里尋覓,除了幾座介紹遺址的碑刻外,再也沒有尋到絲毫讓人震撼的痕跡。
大明宮深埋于地下。
我默然。承載著無數(shù)歷史榮耀和輝煌的大明宮竟然就是眼前這些殘存的古董、片瓦,那段給中華民族帶來無上榮光、在人類文明史上書寫重重一筆的文明就酣睡在腳下。
我抬起頭,仰望蒼穹,灰蒙蒙的天氣,飄著絲絲小雨,裹來絲絲寒意。我想仰天長嘯,喚醒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文明,讓封塵久遠的燦爛文化噴涌而出,我想穿透厚厚的云層,再次重溫那記載著西周青銅禮樂、秦朝金戈鐵馬、漢代儒圣繁榮和大唐宮廷歌舞的歷史記憶。
我立于肯定有一位唐人站過的方位上,肆意遐想著……
大明宮作為唐長安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筑群,作為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一幕幕蕩氣回腸的政治舞劇就在此上演,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深深的印記。
像任何文明必將經(jīng)受磨難一樣,這樣一座濃縮了文明精華、智慧結(jié)晶的宮殿也難逃多舛的命運。史載,這個夢幻般的政治樞紐先后共有四次被戰(zhàn)火殃及,而它的最終毀壞充滿了吊詭,竟與一位嗜性殺戮的“反抗者”有關(guān)。令人哀嘆的是,對于文明的摧殘和毀壞,這類相似的活劇,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竟前有古人,后有來者。
公元904年,大明宮迎來第四次同時也是最后一次、最致命的劫難,黃巢起義軍叛將朱溫在屠殺了昔日戰(zhàn)友后,尚未擦干屠刀上的血污,又伸向?qū)⒆约阂腴L安城的宰相崔胤,獨攬大權(quán)。為滿足稱帝野心,朱溫威逼唐昭宗遷都洛陽,并命令長安居民按戶籍拆遷。一時間,在如狼似虎的官兵的淫威下,經(jīng)過數(shù)次戰(zhàn)火摧殘后殘存的宮殿、官舍與民房,徹底被摧毀,變成一片廢墟,拆下的全部將木料由渭河浮河而下,運往洛陽。長安城中百姓哭聲震天,月余不息??蓱z大明宮,曾經(jīng)富麗堂皇、宏偉壯麗的玉宇瓊樓在巍然屹立了325年后瞬間變成廢墟,永遠的從歷史上消失了。自此,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從古文明發(fā)祥地的西部轉(zhuǎn)移至東方,長安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視線,被封存于歷史的相冊里。我們也只能從板磚似的古代線裝書里品味昔日的輝煌,從泛濫的宮廷劇里重溫華麗的樂章。
一座繁華都市被毀壞,曾經(jīng)的鎏金銅瓦、殿角飛檐的宮殿頃刻間化為烏有。詩人韓偓將罪責(zé)歸于死于地下、引狼入室的崔胤,在《故都》中哀嘆道:“故都遙望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篽宿,宮鴉猶戀女墻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強魂必噬臍……”僧人子蘭途經(jīng)長安,面對滿目蒼夷、尸骨遍地的慘狀,遙想昔日熙熙攘攘、浮華繁榮的花花都市,不覺悲從中來,扼腕嘆息:“何事天時禍未回,生靈愁悴苦寒灰。豈知萬頃繁華地,強半今為瓦礫堆?!?/p>
偌大的中國,竟保存不住一座宮殿!人們在締造文明的同時,又總是在用自己的貪婪、野蠻毀壞、摧殘著智慧的結(jié)晶。我的心好痛。
朱溫究竟是反復(fù)無常的小人,殺人如麻的屠夫,還是逐鹿中原的一代梟雄,是名垂青史,還是遺臭萬年最終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歷史自有公論。而人類應(yīng)當(dāng)反思的是,在人貪婪的私欲、無知的愚昧與野蠻的戰(zhàn)火面前,文明成果為什么顯得那樣的脆弱,不堪一擊。將覆滅的罪責(zé)歸咎于某一個人,并不能涵蓋歷史真諦的全部。不是嗎,楚霸王一聲令下阿房宮化為灰燼;愚蠢的王道士將傳承千余年的無數(shù)敦煌瑰寶悉數(shù)送于洋人;還有未央宮消失了,滕王閣坍了……進入20世紀的后期,仍有紅衛(wèi)兵小將揮動長矛,給岱廟天貺殿的《泰山神啟蹕回鑾圖》留下累累傷痕;我不知更多,但由明萬歷年間兵、刑兩部尚書蕭大亨建造的泰安無梁殿也最終毀于“文革”卻是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事……
中華民族作為最早創(chuàng)造文明的人種之一,將無窮的智慧蘊含到城池、宮廷建筑、繪畫、音樂、碑石以及各類文獻中,并世代相傳,將華夏文明播揚翻騰,但凡有一點文化良知的人,都會頂禮膜拜,由衷地去保護它,想方設(shè)法將一脈血緣、一粒火種代代傳承。但是,這只是美好的愿望,燦爛文明作為歷史的產(chǎn)物,總是與風(fēng)云變幻的政治斗爭息息相關(guān)。因為愚昧、瘋狂和野心,石敬瑭可以割讓燕云十六州,袁世凱可以簽訂《二十一條》,一座城池、一個宮殿、一點文獻古跡又算得了什么。
當(dāng)大明宮轟然倒塌時,當(dāng)紅衛(wèi)兵小將揮動利器時,當(dāng)無數(shù)文化建筑在戰(zhàn)火中痛苦痙攣時,當(dāng)大量歷史文獻被肆意踐踏時,良知在呻吟,一個民族在流血。比起圓明園喪生于異族之手,大明宮卻毀于締造者后人手中,比起民族的悲憤,我們自身的悲哀又何曾消失。面對一根粗糙的麻繩牽引著被流放的一代文豪蘇東坡,余秋雨浩嘆:蘇東坡在示眾,一個民族在丟人!
當(dāng)朋友問一位學(xué)者,如果能夠回到中國古代,你喜歡到哪個朝代。學(xué)者毫不猶豫地回答:唐朝。雖歷經(jīng)風(fēng)云變幻、滄桑歲月,但一千多年前大唐的風(fēng)度依舊遺留在古老的城墻里,遺留在深厚的黃土地之中,遺留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度的歷史文明間。唐朝給世界文明的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是任何一個朝代所無法比擬的。
我站在大明宮的遺跡上,被濃濃的歷史氣息籠罩著全身,壓得透不過起來,想擺脫但擺脫不了,只能像傻子一樣木然站立,無端的感動,無端的感喟。沉思中捫心自問,在每一個盛世的背后,是否還有朱溫晃動的屠刀,王道士茫然的眼神,抑或紅衛(wèi)兵懵懂的熱血?
我撿起一片殘瓦,虔誠瞻仰,循著歷史的印記再次夢回大唐。輝煌大氣、美輪美奐的宮殿里,香煙裊裊,鐘聲悠悠,環(huán)佩叮咚,歌舞升平……
滴滴淚水不覺打濕了瓦片上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