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歲,1958年生,字祗時,號江南靖士,浙江平陽人。作品入選《類編中華詩詞大系》《中華當(dāng)代詞?!贰洞笾腥A千家詩》《吟范英華》《二十世紀(jì)詩詞文獻匯編·詩部》《全球當(dāng)代詩詞選集》,楹聯(lián)作品入選《百家聯(lián)稿》《中國楹聯(lián)家大辭典》等書。著有《民說》《江南靖士詩稿》《江南靖士聯(lián)稿》《載敬堂詩話》《載敬堂聯(lián)話》《對聯(lián)論述》等。
氤氳遮白日,生氣動其間。
一破清寰宇,元元得解顏。
欲為田夫蔽,翻同游客偕。
因知世間事,愿實輒相乖。
皵柯風(fēng)雪里,心熱骨彌堅。
為喚群芳起,猶開一朵先。
谷底桃陰下,巖邊長一叢。
英當(dāng)寒露發(fā),端不藉東風(fēng)。
銀瓶明玉屋,火蕊愈紅椒。
人愛當(dāng)前色,無根任早凋。
芬花和雜草,共長曲江濱。
可惜花無力,聽?wèi){草占春。
長留危嶂上,瞵瞵復(fù)殷殷。
有志應(yīng)飛去,緣何不搏云。
注:老鷹峰在雁蕩山。
不再控山海,尚存雄偉城。
幾回摩冷堞,想象昔陳兵。
客來正月九,庭進鵝黃柳。
對坐細(xì)論文,烹茶香勝酒。
山姑十八春,巧使天孫妒。
剪葉學(xué)題詩,教流山外去。
注:天孫,民間神話中天上織女,為天帝之孫,故名。伶俐而善織。
陣前換將忌秦兵,金印去身心未輕。
四十萬人坑死日,趙王自責(zé)不分明。
帥印交移三甲脫,民情鐵重去何堪!
王侯用將輕經(jīng)歷,竟付河山紙上談。
江村三月物芬華,小艇載春穿柳紗。
為愛桃林停少看,不知花里即君家。
地僻村孤歲近冬,布鞋竹杖態(tài)龍鐘。
路邊坐曝看車過,四面青山一萬重。
揮師百戰(zhàn)績常新,不忝功侯岳峻身。
歿后庭鳴獨朱勃,忠清面貌得湔塵。
注:功侯,以功得封的侯爵。庭,闕庭。
六月越山寒氣生,云崩都向此中傾。
半空欲挽君須會,一落人間浪不平。
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芏埋地沒人知。
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fēng)來香滿池。
待切瓊莖作配餐,啖時應(yīng)曉挖時難。
霜天白水深齊胯,腳探手扳通骨寒。
注:瓊莖,珍美之莖,此指藕。
江人竟說淘工苦,萬粒黃沙一粒金。
不識官家金鑄檻,幾多黔首失光陰。
注:檻,門檻。
最愛郊居四月初,庭前橘發(fā)兩三株。
風(fēng)吹南畝秧波綠,時有蛙聲到小廬。
疏影亭前踏影回,浮香閣外暗香來。
雖然眾樹同園發(fā),必辨唐梅與宋梅。
注:超山唐宋二株古梅,聞名江南。
屋后小園吾自珍,芳泥雖瘠未全貧。
天寒手種緣偏愛,不到花開不告人。
專心讀學(xué)貴持勤,莫為衣衫太費神。
質(zhì)地好差將就著,合身整潔不須新。
三月田溝走水渾,機耕機播綠村村。
溪垟日暮雞聲遠(yuǎn),白鷺新留埂上痕。
當(dāng)仁不讓最周全,離卻人民挽局難。
世界從來無定主,何須餓死首陽山。
一水曾為楚漢垠,風(fēng)云變化利劉軍。
若非就勢過溝去,會見中華久兩分。
別歌仍顯霸王剛,山可拔兮鼎怎扛。
天與英雄機會等,民心畢竟向劉邦。
注:鼎,象征邦國。
桃價不如花價高,時人偏嗜以錢豪。
桃農(nóng)便有新觀念,只賣桃花不買桃。
物象更新賴汝功,餞離時節(jié)楝花叢。
相言此去留生氣,盡革人間澆薄風(fēng)。
注:叢,繁盛。
許栽平地許栽山,常葉常枝似等閑。
慣不示人花樣子,但將果賓現(xiàn)人間。
只被秋波決倒山,較看春水失濤瀾。
宋軍徙取胭脂金,即刻金陵龍不蟠。
相依有日愛無期,每念慈恩淚更滋。
長夜知娘幾番醒,撫摩我腳似兒時。
宵來腳跟冷,曉起見風(fēng)平。
色向群峰白,寒沖眾峪清。
凌貧空曰瑞,袒富枉稱貞。
城角誰家崽,薄衣號未停。
暫絕去來心,西山一片林。
枯根滴泉響,嫩蝶抱花沉。
日午蟬聲懶,庭陰榻跡深。
白云如有意,穿竹伴清吟。
高低樹上身,各就一柯夤。
閑飲降來露,坐收飛到云。
螳螂猶可避,黃雀末堪聞。
但解糜天物。偏多廉潔音。
北邙埋骨眾,名但子堪垂。
甘受一椽漏,愿除千戶悲。
敬身推偽宦,傷世瀉真辭。
陵柏今苞茂,詩王繼有誰?
紅船犁碧水,白鷺散青菱。
逐島柑田現(xiàn),穿橋榕埠迎。
歌揚垟上館,舞動岸頭坪。
更入秋煙里,遙山日欲平。
春杪游仍好,毋嗔樹噪鴉。
原間禾已壯,舍外橘初華。
歸犬隨田婦,歌鵝迓學(xué)娃。
臨河呼舴艋,浪破一天霞。
注:歌鵝,鳴鵝。唐駱賓王《詠鵝》詩:“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