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近年來,公安院校越來越重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并將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論文在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探討了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結合公安院校實際并提出實現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公安院校;校園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174-03
公安院校是為公安機關切實履行重大政治和社會責任提供人力資源的主陣地。目前,在近200萬公安隊伍中,公安院校畢業(yè)生已占近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已經成為公安事業(yè)的骨干和中堅力量。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安院校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校園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載體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公安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作用的發(fā)揮,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實現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有效舉措。
一、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的基本內涵
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是指公安院校為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由廣大師生員工在校園生活的各個領域共同營造出來的公安院校特有的校園精神、教工氣質及學生風貌的總稱。由于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具有鮮明的特殊性。
1.以特色校園設施為基礎的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公安院校在長期建設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顯性文化,由已經相對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園建筑、設施、校園景觀等構成。莊重大氣、體現公安特色的建筑和設施能給師生以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并為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重要的環(huán)境載體。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為例,學校根據公安院校特色對校區(qū)功能進行合理布局和精心設計,把學校的光輝歷程、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目標、校園核心價值觀、學府風范等物化于校園文化環(huán)境之中,既展現學校鮮明的公安特色,同時也展示了作為高等院校的深厚文化底蘊。比如將學校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目標,校風校訓等內容與校園建筑和道路的命名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警務文化氛圍,通過校史館、公安學一級學科紀念碑等校園文化硬件設施建設展示學校的光榮歷史和深厚底蘊。
2.以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為靈魂的精神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由學校的文化傳統(tǒng)、辦學理念、價值取向、行為規(guī)范、精神追求和文化產品等內容構成學校特有的文化氛圍,體現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培育和塑造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比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近年來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在“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凝練形成“忠誠、敬業(yè)、創(chuàng)新、表率、奉獻”的公安大學核心價值觀,并在全校開展核心價值觀大討論和宣教活動;同時創(chuàng)編傳唱新校歌,設計啟用新校徽,拍攝公安大學系列宣傳片,編印學校新畫冊;打造“國際警務論壇”、“中國警界明日之星論壇”、“駐華警務聯絡官進公大”、“優(yōu)秀校友回公大”、和“公大讀書交流會”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動,有效提升了廣大師生的歸屬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強了學校的向心力、凝聚力,為實現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供了精神支撐和智力支持。
3.以嚴格管理為特點的制度文化。公安院校的制度文化具有鮮明的公安特色,也最能體現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公安院校的辦學宗旨是服務于公安工作,服務于公安隊伍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預備役警官,其人才培養(yǎng)辦學符合公安機關隊伍建設的要求,因此,學校以“從嚴治警、從嚴治?!睘榉结?,對學生實行嚴格的警務化管理。警務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制度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警務化管理主要是通過《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學校警務化管理規(guī)定》及一日生活制度等建立起學生規(guī)范而嚴格的學習、生活和訓練秩序。嚴格警務化管理的目標是形成一種嚴肅活波、團結緊張、張弛有度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令行禁止、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工作作風,最終把他們培養(yǎng)為政治堅定、意志堅強、紀律嚴明的預備役警官。嚴格的警務化管理既是公安院校學生管理的突出特色,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警察職業(yè)意識、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質的重要途徑。
4.以公安業(yè)務實戰(zhàn)為主的實踐文化。公安院校是公安機關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公安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具有政治覺悟高、警察意識強、業(yè)務素質佳的忠誠衛(wèi)土。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公安教育必須注重校內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公安院校,社會實踐是作為校內教學的必要補充,是促進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公安業(yè)務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途徑。目前,各公安院校都非常重視公安業(yè)務實踐,推行“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各公安院校,緊密結合公安業(yè)務實戰(zhàn),形成了以日常執(zhí)勤、假期見習、畢業(yè)實習、大型活動安全保衛(wèi)、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學模式。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近幾年來圓滿完成2008年奧運會、國慶60周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等大型安保任務,既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營造良好的實踐育人環(huán)境。
二、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
公安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一方面,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載體,豐富和創(chuàng)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會對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起到引領和導向作用,以保證校園文化的正確發(fā)展方向。
1.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相同。公安院校以培養(yǎng)“忠誠可靠、業(yè)務扎實、敢于創(chuàng)新、精于實戰(zhàn)、一專多能、作風優(yōu)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質公安專門人才為目標,強調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公安院校性質、任務和特點,決定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必須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起點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更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以科學的理論教育和引導學生,還必須要幫助學生確立“忠誠意識”和“宗旨意識”,培養(yǎng)政治過硬的合格預備役警官。公安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無不體現出了公安院校獨有的培養(yǎng)合格預備役警官的職業(yè)特色。可以說,警察職業(yè)意識、警察職業(yè)精神的塑造與培養(yǎng)是整個公安院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由此可見,無論是公安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務于公安教育這一根本目標。
2.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能夠凸顯公安院校獨特的價值導向,有助于學生警察職業(yè)意識的養(yǎng)成。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反映了校園主體即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價值觀、辦學理念以及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公安院校獨特的價值導向。在這種獨特校園文化的引導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公安院校特色精神文化以警察職業(yè)精神為依托,以培養(yǎng)學生的忠誠意識為核心,以培育和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具有警察意識塑造功能,能夠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自豪感和使命感。其次,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能夠約束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有助于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警察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須具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公安院校嚴格的校規(guī)校紀和警務化管理等制度文化,對規(guī)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起到硬約束的作用。而公安院校長期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校風,是廣大師生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并自覺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它對于規(guī)范和約束學生行為起到了軟約束的作用。軟硬約束相配合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營造出紀律嚴明、積極進取的獨特育人氛圍與環(huán)境。再次,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能夠陶冶情操、提高認知,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并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載體。公安院校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生活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它通過文化娛樂、隊報隊刊、微信微博、討論交流、講座報告、參觀考察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公安院校還擁有一些獨有的學生社團組織如特警隊、手槍射擊協(xié)會等,體現了公安院校的專業(yè)性和特長性,有助于學生專業(yè)素質的提高,而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社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協(xié)會等就集中體現了較強的政治理論性,這些社團組織根據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自主理論學習與探究活動,成為公安院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3.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為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理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fā)表的《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講話中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梢哉f,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處于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前沿陣地,它對全社會的思想文化建設都具有重大影響和推動作用。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人才培養(yǎng)中也就處于極端重要的地位,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也必須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理論基礎和指導。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為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導向。校園文化作為文化系統(tǒng)的一個層面,不可避免會受到社會整體大的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避免負面文化的影響,堅持正確的方向對于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至關重要。公安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中,在傳承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同時,必須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并體現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所確定的基本價值觀和價值取向。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出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屬性和原則,服務于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特殊要求。這樣,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就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確引導。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公安院校校園文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下,通過“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具體化到校園文化的各個方面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通過其感染力和影響力最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達到豐富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在內容上必須緊緊圍繞當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題要求進行。比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開展了“為何從警、如何做警、怎樣育警”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全面加強了校風、教風、學風、作風建設,提升了了廣大師生員工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實現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思路
公安院校在處理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就是要通過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最終實現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
第一,明確方向原則,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前提。公安院校特色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從方向性原則來說,實現二者良性互動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導向性作用,必須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取向;從目的性原則來看,二者良性互動必須堅持以實現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根本目的;從規(guī)律性原則來說,實現二者良性互動要把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性,在講求實效的基礎上實現二者互動。
第二,選擇有效載體,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支撐。二者良性互動離不開載體的支撐?;虞d體在這里是指能夠傳輸和承載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間互動內容以及互動信息的媒介。實現二者良性互動,首先要充分利用手機微信、校園網、微博、校內報刊等傳媒載體,特別是微信微博等傳播迅速、帶有交互性的新媒體載體。其次,學生活動、公安業(yè)務實踐等活動載體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目前,各公安院校中廣泛開展的“讀書會”、“中國警界明日之星論壇”“自強之星評選”、“為祖國放歌”、“重溫紅色之旅”等校園文化活動就實現了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成為實現二者良性互動的鮮活載體。同時,還要將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課程載體作用。
第三,積極培育互動主體,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關鍵。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工程,其組織者和參與者幾乎涵蓋了全校師生。良性互動目標的實現,不能單純依靠一個或幾個部門,而必須要樹立全員參與意識,通過各部門齊抓共建,形成合力。因此,建立系統(tǒng)有序的互動主體隊伍是推動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關鍵。這里的主體隊伍包括組織者和參與者。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管干部、黨團干部是互動主體隊伍的主力軍,他們承擔著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全員參與的系統(tǒng)工程,實現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還要依靠優(yōu)秀教工和學生骨干作用的發(fā)揮,他們是互動主體隊伍的生力軍。特別是學生骨干,他們是開展校園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帶頭人,是聯系老師與學生的紐帶,他們的積極參與會發(fā)揮表率作用,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活動中來,有利于良性互動輻射作用的發(fā)揮。
第四,優(yōu)化環(huán)境建設,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條件。良好的環(huán)境,有利于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這里的環(huán)境建設主要指公安院校內部環(huán)境方面。從內部環(huán)境來看,公安院校具有實現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先天優(yōu)勢。近年來,公安院校的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對于公安院校校園內部軟、硬環(huán)境建設都極為重視,在打造優(yōu)美和諧校園環(huán)境的同時,營造出了忠誠、奉獻的濃厚政治氛圍,樹立了積極進取的健康校園風氣。這種內部環(huán)境的打造,為實現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有助于二者相互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第五,建立信息反饋機制,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及時準確的信息反饋,不僅可以使公安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步入正確有效的軌道,避免出現工作中的失誤,而且利用反饋信息及時調整互動活動的組織與實施,能夠使互動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建立信息反饋機制,是實現公安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動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陳嘯吟,徐國慶.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之互動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09,(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