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平 王科科
血清趨化素在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變化
黃 平1王科科2
目的 探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的水平變化。方法 選取60例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為心力衰竭Ⅰ度、Ⅱ度、Ⅲ度3組,各20例,又以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有無糖尿病史1:1匹配選取非心力衰竭對照組患者60例,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心力衰竭與非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與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進行比較研究。結(jié)果 血清趨化素與 TNF-α水平心力衰竭Ⅲ度組>Ⅱ度組>Ⅰ度組>非心力衰竭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NF-α水平(r=0.378)及心力衰竭嚴重程度(r=0.364)與患者血清趨化素水平密切相關(均P<0.05)。結(jié)論 血清趨化素水平的高低能有效反映機體的免疫炎性反應,還能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
趨化素;腫瘤壞死因子α;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共同轉(zhuǎn)歸的結(jié)局,目前國際上因心力衰竭病死的人數(shù)在心血管病因死亡中占較大比重[1]。近年來,較多臨床及實驗室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脂肪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且與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趨化素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脂肪細胞因子,除可調(diào)節(jié)脂肪細胞代謝外,還參與了機體免疫炎性反應。本研究分析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水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60例,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9±10)歲。入選標準:①3個月及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史;②心臟彩色超聲檢查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45%。入選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診斷標準,為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Ⅱ級(心力衰竭Ⅰ度組)、Ⅲ級(心力衰竭Ⅱ度組)、Ⅳ級(心力衰竭Ⅲ度組)各20例。同時由于目前研究已證實代謝綜合征與血清趨化素水平關密切相關[2],故以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有無糖尿病病史按1:1匹配,選取心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60例作為非心力衰竭對照組。排除標準:①瓣膜性病變引起的心力衰竭或近1個月有急性左側(cè)心力衰竭發(fā)作;②感染;③有嚴重的肝腎肺功能不全;④惡性腫瘤;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檢測方法 所有樣本采集均要求研究對象空腹平臥至少8 h,在清晨使用真空惰性分離膠促凝管收集靜脈血3 ml,采用TG16A-WS離心機,離心半徑6 cm,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取上部血清于-70 ℃保存待用。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分別檢測血清趨化素(試劑盒來自美國Millipore公司)、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試劑盒來自美國R&D Systems公司)濃度。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示,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心力衰竭程度與血清趨化素水平行 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TNF-α與血清趨化素水平行Pearson線性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TNF-α及血清趨化素的比較 患者 TNF-α及血清趨化素水平結(jié)果顯示,心力衰竭Ⅲ度組>Ⅱ度組>Ⅰ度組>非心力衰竭對照組,且4組相互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心力衰竭組及非心力衰竭組患者的TNF-α及血清趨化素比較(±s)
表1 心力衰竭組及非心力衰竭組患者的TNF-α及血清趨化素比較(±s)
注:TNF-α中Ⅰ度與Ⅱ度比較 t=3.11,P<0.05,Ⅱ度與Ⅲ度比較t=2.89,P<0.05,Ⅰ度與Ⅲ度比較t=5.86,P<0.05,Ⅰ度與非心力衰竭組比較 t=5.08,P<0.05;趨化素中Ⅰ度與Ⅱ度比較t=4.72,P<0.05,Ⅱ度與Ⅲ度比較t=3.59,P<0.05,Ⅰ度與Ⅲ度比較 t=7.84,P<0.05,Ⅰ度與非心力衰竭組比較t=9.88,P<0.05
組別 例數(shù) TNF-α(pg/ml) 趨化素(ng/ml)Ⅰ度組 20 12±3 222±8Ⅱ度組 20 15±4 236±10Ⅲ度組 20 18±4 250±14非心力衰竭對照組 60 8±2 205±6
2.2 血清趨化素與心力衰竭等級及 TNF-α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線性相關分析后結(jié)果示,血清趨化素與TNF-α呈正相關(r=0.378,P<0.05);而從4組心力衰竭患者的嚴重程度統(tǒng)計和血清趨化素水平變化進行 Spearman 等級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兩者也呈明顯正相關(r=0.364,P<0.05),見表2。
表2 6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與心力衰竭等級及TNF-α的相關性分析
心力衰竭往往伴隨著機體一系列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的變化,其代償機制包括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激活。為了維持必需的心輸出量,上述系統(tǒng)增加水鈉潴留、心肌收縮力,從而引起動脈血管收縮,并通過炎癥通路激活心血管自我修復和心肌重塑,但僅能使心肌細胞體積肥大,室壁變薄,卻不能有效增加線粒體;同時,長期未受控制的心力衰竭患者其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介導的其他有害因素影響會加重心臟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有研究表明,TNF-α參與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過程,其水平變化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直接相關,其機制為[3]:TNF-α有致心肌細胞負性肌力,抑制慢性心力衰竭腎上腺素正性肌力的作用;有促進心肌壞死、凋亡,致心室重構(gòu),室壁變薄、收縮力下降的作用。右心力衰竭時,TNF-α可刺激多形核細胞浸潤組織,水解大量存在于白色脂肪組織中趨化素前體碳末端的氨基酸使其活化,而血清對趨化因子樣受體Ⅰ陽性細胞的趨化能力遠大于血漿,故本研究認為,血清趨化素水平變化對于闡明心力衰竭嚴重程度來說更具有臨床意義。
趨化素是一種由脂肪分泌廣泛存在的內(nèi)源性趨化因子,可通過TNF-α在3T3-L1脂肪細胞誘導其信使RNA表達和分泌[4],有趨化炎性細胞聚集到炎癥部位,并促進巨噬細胞轉(zhuǎn)化為泡沫細胞,趨化未成熟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的作用。一方面趨化素可通過抑制腺苷酸環(huán)化酶活性,從而抑制環(huán)磷酸腺苷聚集,使血管收縮,并且上調(diào)促炎細胞因子以逐級擴大炎性反應,促進內(nèi)皮細胞增殖和重塑;另一方面,在炎性反應后期,趨化素前體被水解后具有抗炎活性,是炎性反應末期的一種負反饋調(diào)節(jié)機制[5]。研究證明,在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存在的慢性炎性反應,其促炎因子由巨噬細胞分泌,而巨噬細胞由趨化素進行趨化和激活[6]。故從上述研究結(jié)論可以看出,血清趨化素水平的變化可以準確反映機體內(nèi)慢性炎癥的發(fā)生情況。但范書英和黎娜[7]通過實驗認為,趨化素不僅是細胞因子,更是一種心血管發(fā)病的炎性因子,故趨化素對心力衰竭程度的反映是直接還是間接,對機體心力衰竭進展有無直接影響,還需要進一步大樣本相關性的分析。
綜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闡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①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生時,機體內(nèi)發(fā)生的炎性反應隨著心力衰竭程度的升級而加重,而其代表性指標TNF-α的變化與血清趨化素水平上升緊密相關;②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體內(nèi)趨化素水平也不相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的水平較心功能正常的非心力衰竭組人群明顯升高,并隨著心力衰竭的加重,趨化素水平也逐漸升高。本研究仍然存在許多不足,研究變量較單一,且不能詳細解釋:①趨化素對于心力衰竭是起直接影響作用還是間接作用,其升高程度是否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情況;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趨化素水平上升對于心臟有無直接影響,是加重損害還是保護作用;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晚期,血清趨化素是否反射性地降低,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與實驗室指標不相符的“分離現(xiàn)象”,而不是一味的持續(xù)性升高等。本研究結(jié)果可以有力地證明,血清趨化素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等級呈正相關,為以后臨床中準確診斷心力衰竭嚴重程度、評估預后情況指明了新的方向。
[1]何文俊,張濤.炎癥因子與慢性心力衰竭[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106-108.
[2]董明,謝霆.代謝綜合征合并主動脈瓣退行性病變患者血漿中的chemerin升高[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5):651-654.
[3]游潔蕓,楊承健.炎癥細胞因子與心力衰竭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9):2552-2554.
[4]Ernst MC,Sinal CJ.Chemerin:at the crossroads of inflammation and obesity[J].Trends Endocrinol Metab,2010,21(11):660-667.
[5]袁仙仙,陶紅.Chemerin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國際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3,33(3):195-198.
[6]楊益鵬,劉洋.2型糖尿病患者血漿chemerin水平與其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5):927-929.
[7]范書英,黎娜.冠心病患者血漿chemerin水平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2,28(1):31-33.
R541.6
A
1673-5846(2015)07-0128-02
1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鎮(zhèn)衛(wèi)生院內(nèi)科,廣東茂名 525346
2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科,廣東中山 510080
黃平(1980-),本科學歷,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nèi)科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