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
張 斌
目的 探討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泰州市姜堰市中醫(yī)院接診的46例(60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椎體成形術組31例(39椎)及椎體后凸成形術組15例(21椎)。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情況、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率、VA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 d及6周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呈時間依賴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均能取得明顯效果,但椎體成形術操作簡單,費用低廉。
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臨床療效
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臨床骨科常見疾病之一,在中老年群體中有較高發(fā)病率。該類疾病雖不能危及生命,但會使患者承受巨大疼痛,嚴重降低生活質量[1]。椎體成形術是目前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就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診的46例(60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椎體成形術組31例(39椎)及椎體后凸成形術組15例(21椎)?;颊呷朐簳r均存在腰背部疼痛,且活動越劇烈,疼痛越嚴重;按壓或叩擊棘突處,感到明顯疼痛。研究前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均確診為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均不存在繼發(fā)性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多發(fā)性骨髓瘤等疾病。椎體成形術組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年齡51~83歲,平均(67±11)歲,病程4.0 d~1.2年,平均(0.7±0.3)年,27例存在外傷史。椎體后凸成形術組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年齡52~84歲,平均(68±11)歲,病程5.0 d~1.3年,平均(0.6±0.5)年,13例存在外傷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平臥硬板床,后背墊軟枕,指導下俯臥位飛燕式背伸訓練。根據(jù)兩組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給予其相應的麻醉處理,并對其進行心電監(jiān)護。
1.2.1 椎體成形術組 患者俯臥于手術臺上,并使其腹部處于懸空狀態(tài),確保胸腰椎過伸,雙腋窩及雙踝部進行適當對抗牽引,術者雙手掌根部置于患者傷椎棘突處,利用身體重量快速短促下壓,用 X線機觀察椎體復位情況,復位不滿意患者可再次重復操作,但不強求完全恢復傷椎高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使用 X線機進行攝影,調整手術床使受傷椎體上下終板無雙邊影,兩側椎弓根形狀對稱并與棘突間距相等,于受傷椎體椎弓根處進行體表標記;結合 X線機定位進行穿刺,穿刺點位于正位椎弓根外上方與矢狀面15°夾角處,穿刺在X線透視下沿穿刺點經(jīng)椎弓根到達椎體中部,并使用 X線機進行確認;確定穿刺無誤后,取出針芯,向傷椎處注射調配好的拉絲后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X線機引導下完成注射,注射以骨水泥對骨小梁間隙浸潤至椎體邊緣位置為止。手術中需注意若發(fā)生骨水泥滲漏,需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1.2.2 椎體后凸成形術組 在穿刺孔處置套管,并使用骨鉆通過套管插入到離椎體前壁3~5 mm處,建立工作通道;通道建立后,使用骨針對通道的暢通度進行檢查;在工作通道內置球囊至椎體中央并向球囊內注射顯影劑;待球囊將椎體高度托起至球囊靠近椎體上下緣或后緣后,停止加壓注射并抽出球囊內的顯影劑及球囊;在X線機引導下,采用推桿將骨水泥緩慢注入椎體內,直至骨水泥沿骨小梁間隙浸潤至椎體邊緣位置為止;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后,取出穿刺針。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情況;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在術前、術后1 d、6周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及骨水泥滲漏率比較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2.2 VA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 d及術后6周的VA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 d、6周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術前,且呈時間依賴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
表2 兩組患者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率比較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術前 術后1 d 術后6周椎體后凸成形術組 15 9.6±0.5 5.9±0.5a 3.9±0.3a椎體成形術組 31 9.5±0.4 5.6±0.7a 3.8±0.4a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多,骨質疏松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數(shù)量也逐年上升[2]。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常為壓縮性骨折,易造成患者椎體高度丟失,后凸出現(xiàn)嚴重畸形,且伴有強烈疼痛,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出現(xiàn)嚴重心、肺以及胃腸功能障礙,甚至病死[3]。目前,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常用手術方法為椎體成形術及椎體后凸成形術,其中椎體成形術因操作簡單、費用較低,已成為應用前景最好的手術方法。
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具有相似的治療原理:均利用骨水泥的特性,將其注射到椎體內以起到加固椎體的目的[4]。兩種手術均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且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效果已得到證實,不同的是,椎體后凸成形術是在椎體成形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目的是解決椎體高度丟失及椎體成形術骨水泥滲漏率過高的問題[5]。雖然椎體成形術的骨水泥滲漏率高于椎體后凸成形術,但在臨床治療中,通過體位復位、控制骨水泥注射速度及注射量等方式可明顯降低骨水泥滲漏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兩種方法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相近[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滲漏率、VAS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均能取得明顯效果,但椎體成形術操作簡單,費用低廉。然而本研究只對患者進行了短期隨訪,只了解近期手術效果,而遠期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總結。
[1] 閔有寶,祝宗華,徐文聯(lián).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J].中外醫(yī)療,2013,13(4):115-116.
[2] 沈德強.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臨床探析[J].當代醫(yī)學,2013,7(26):108-108.
[3] 謝清華.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17(32):176-177.
[4] 江偉.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療效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8(19):2585-2586.
[5] 張瑞彬.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20(2):204-205.
[6] 王繼,黃承軍,徐敏,等.椎體成形術為主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腰背抽搐樣疼痛[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1,7(5):38-40.
R683.2
A
1673-5846(2015)08-0100-03
泰州市姜堰市中醫(yī)院,江蘇泰州 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