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公體系 湖北武漢 430079)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觀
張軍
(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公體系 湖北武漢 430079)
一個國家的體育整體發(fā)展水平和國民的身體素質都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而為了實現(xiàn)體育整體發(fā)展和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一個先進的體育觀是必不可少的。終身體育觀,這一源自1980年代后期的提倡在一生中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理念,顯示了人類對自身生命質量的逐漸看重,對體育運動本真意義的擴大和延伸,必將引領人們在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的今天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與益處?!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yǎng)成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薄吧倌陱?則國強”。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發(fā)展的中流砥柱,對他們的終身體育觀的培養(yǎng)更是至關重要。大學體育教育作為人才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從每個學生個體的實際特點出發(f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其興趣挖掘其潛能,從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教授體育知識,幫助養(yǎng)成自主鍛煉習慣三個方面逐步實現(xiàn)終身體育觀的培養(yǎng)。
終身體育觀 體育教育 大學生 培養(yǎng)
隨著黨和國家對大學生體育與健康教育的不斷重視,全面而細致的改革都在進行當中。如何重視學生的個人特點與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我在多年的教學中進行過許多有益的嘗試,提供給大家共同探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效果。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激發(fā),其本質在于對學生的喚醒、激勵和鼓舞。
1.1 引進國外體育項目,使體育教學多元化,全球化
眾所周知,21世紀人類全球化的現(xiàn)象越發(fā)明顯,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和電視等各樣媒介獲取世界資訊的現(xiàn)象也越發(fā)普遍。影視作品或是漫畫作品中的一些國外的運動項目也越來越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渴望擁有親自學習并體驗這些項目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機會。學校應盡最大努力根據(jù)學生的自身身體狀況適當引進一些項目進行教學,比如:棒球,橄欖球,飛盤等等。在保持原有體育項目的同時,引入國外流行體育項目,最大程度豐富學生的選擇范圍,使體育教學多元化,全球化。
1.2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認識到體育鍛煉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是因為自己的身體條件可能無法使自己在短時間勝任某一項目,以至于認為體育就是“運動員的體育”,自己不具備這種“天賦”所以就沒有必要嘗試。這一想法背離了終身體育的初衷?,F(xiàn)代的體育理念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已用“人人參與”和“持續(xù)不斷”,取代了從前流行的那種“運動員的體育”觀。無論你處在何種年齡段,都可以與體育精神、體育活動保持親和力并從中受益。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這種體育觀念,并鼓勵每一個學生以超越自我為目標,根據(jù)學生自身的身體情況、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鍛煉目標,安排運動時間、運動內容及運動量,鍛煉后根據(jù)自身反應來評價鍛煉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在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重拾自信并激發(fā)起興趣。學生體育成績的考評也可考慮加入學生自身成長及進步部分。建立屬于每一個學生自己的體育成長日記,記錄自身體育能力的進步并寫下從中得到的收獲和體會。使原先硬性化的指標加入更加人性化的考核部分。讓學生不光光是通過幾個測試得到的數(shù)字來評價自己體育能力和進步,而是通過自己見證自己的體育發(fā)展史,在各自的回憶中更加重視自身的體育鍛煉并將這種終身體育觀實踐到以后的生活當中,收益終身。
1.3 樹立榜樣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生意識培養(yǎng)和興趣激發(fā)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以身作則,主動與學生分享自己從終身體育觀中得到的益處和樂趣?,F(xiàn)身說法,將自己平日里的健身計劃和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挑戰(zhàn)以及收獲的快樂喜悅與同學分享,提供給同學作為借鑒。使學生更加有自信和勇氣完成自己的體育計劃。同樣,老師在課余時間的生活習慣也要健康向上,為同學起表率作用。
先進的體育理念需要專業(yè)的體育知識作為依托。對學生們體育知識的教授是培養(yǎng)終身體育觀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教授的體育知識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過程中的效果。體育知識的教授應該包括以下3個部分。
2.1 體育技能
當學生根據(jù)自身條件和興趣選擇了某一體育項目后,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而又細致的培養(yǎng)。這包括該項運動的發(fā)展歷史,競技規(guī)則,健身療效,運動特點以及運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等。使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加深了解,杜絕以往的只教授基本知識,失去體育項目的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讓學生不是只知皮毛,玩玩而已。
2.2 運動常識
近年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猝死的事件多次發(fā)生。這與學生自身的運動保健意識和常識匱乏有很大關系。教師應該不斷強化并教授學生運動常識。如運動前的熱身準備,運動過程中的強度控制與自我保護,運動中意外受傷的應急處理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運動后的營養(yǎng)補充與身體調整。這些運動保健的常識不僅僅能幫助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最大效率的鍛煉自己的體魄,也能保護學生使他們最大程度減小運動可能帶來的損傷,并最終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以后的體育鍛煉中,可謂收益終身。
2.3 健康體育心理
體育畢竟是一種競技性很強的活動,為了取得勝利參與者在競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團隊合作,不屈不撓,公平公正的品質與精神都是人類社會中寶貴的財富。大學生應該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出一種積極健康的體育運動心理。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并引導正確的競技心理,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積極應對成功與失敗,使學生學會處理好與隊友和對手的關系,學會自我調整。這些培養(yǎng)出來的品格必將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和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幫助他們應對一個個困難與挑戰(zhàn)。這樣一來,將體育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更加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自我體育意識是在反復實踐中形成的。在反復不間斷地實踐中,加深對體育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體育的水平,使體育鍛煉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有了正確的體育理念和系統(tǒng)的體育知識作為依托,學生就可以將這些理念與知識付諸實踐。將體育能力與學生的習慣鏈接起來,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在學習了某一項目之后沒法持之以恒養(yǎng)成鍛煉習慣,結果一曝十寒,最終荒廢了。對于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該想辦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的鍛煉習慣。根據(jù)心理學家亨特提出的ABA行為分析法,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建議下自主的將長期的健身計劃分解成短期易行的小目標,教師給予指導。如能完成學生自己應該給予自己特定的鼓勵來強化行為,若不能完成教師應給予督促。學校也應該增多有普遍參與性的體育活動,對學生給予加分或者物質上的適當獎勵。另外,應該利用學生們自己的力量,監(jiān)督并發(fā)展一些學生體育社團,教師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學生們自主管理,制定活動計劃,運用“全面、經(jīng)常、漸進”的體育鍛煉原則,讓學生參加到體育活動的設計。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互相監(jiān)督,也可以使其鍛煉中增強人際間的交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偉大的“中國夢”,當代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觀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毛澤東同志在1917年《體育之研究》中寫道“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由此可見,大學體育教育應該從每個學生個體的實際特點出發(fā),從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教授體育知識,幫助養(yǎng)成自主鍛煉習慣三個方面逐步實現(xiàn)終身體育觀的培養(yǎng),使人們回到體育的本真起點。
[1]馬丁.當代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與責任的培養(yǎng)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7):115-116.
[2]楊國華.高職院校學生終身體育培養(yǎng)途徑研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8):212.
[3]宋偉華.淺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與能力[J].華章,2009(20).
G807.4
:A
:2095-2813(2015)05(b)-0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