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業(yè)
摘 要:基礎課程改革中新的教學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加以運用,如何讓課堂充滿愉悅與活力?如何構建充滿生命力的新型課堂?很多的美術教師都面臨著一場嚴峻的挑戰(zhàn),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這將是學校美術教育發(fā)展的絕好契機,也為美術教師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特別是網絡新技術的普遍運用將促使教師改變美術教學方式方法去尋求和開拓新的教學格局,并合理利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網絡設備貼近信息社會的學生,研究和學習未來課堂教學的三大特征,共同構建充滿愉悅與活力的美術新課堂。
關鍵詞:美術課堂 愉悅與活力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給中小學美術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和不可多得的機遇。從少部分教師的積極參與,到大部分教師的努力跟進、探索思考,事實上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沒有跟上時代的節(jié)拍,或者有了新的教學理念,但不知該如何教,往往游離于傳統(tǒng)與改革之間,感到很困惑,怎樣改革創(chuàng)新?怎樣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怎樣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等一系列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探索、研究。
一、美術課的現(xiàn)狀
大家都知道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過分強調教材和課本知識,過分強調雙基和學科本位,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活力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的刺激,再加之評價手段單一,老師一言堂,這些評價不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扼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從而導致學生厭學、逃學,甚至不學。有不少學校的美術課,特別是高、初中美術課成了自習課自由課或者干脆不開課而安排其它文化課,這是一個多么危險的信號,這也是基礎美術教育的危機,更是對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警示。
二、挑戰(zhàn)與機遇
目前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全面向縱深推進。今后的一段時期社會的發(fā)展對美術教育的挑戰(zhàn)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從科技的發(fā)展來看,科學家在量子理論、生物基因工程和計算機技術方面將有新的突破,這將是教育理論,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發(fā)生更大的轉變。例如網絡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進一步應用,將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帶來更大的沖擊。特別是隨著人腦是如何接受與處理視覺信息方面研究的新進展,將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美術教育的本質。第二,全球化的進程對我國民族文化的沖擊仍將繼續(xù),學校美術教育仍然面臨著如何調整經典美術與大眾藝術的比重以及如何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時,弘揚本國文化傳統(tǒng)及美術教育傳統(tǒng)的問題。第三,美術自身的發(fā)展,例如美術觀念的更新、美術門類的進一步細分化與綜合化傾向等都將對學校美術教育提出目標更新、內容精選等方面的挑戰(zhàn)。第四,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將對兒童美術心理發(fā)展產生更大影響,如何通過美術教育引導生活在媒體文化時代的青少年學會閱讀批評和抵制媒體的操縱,給予他們駕馭自身文化環(huán)境的力量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形式所必需的素養(yǎng),目前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挑戰(zhàn)也將越來越清晰地凸現(xiàn)在我們面前。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這可以說是學校美術教育發(fā)展的絕好契機。具體而言,網絡新技術運用于學校美術教學中,將促使教師改變美術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批評媒體文化,學會創(chuàng)造、發(fā)表、交流視覺信息。在正確認識世界多元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學生必將激發(fā)起弘揚本國文化傳統(tǒng)的熱情,并為繼承美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文化作好準備,從美術學科自身發(fā)展的角度看,美術觀念、內容以及創(chuàng)造方式的更新等都將成為學校美術教育發(fā)展中的新機遇。
三、 課堂的愉悅與活力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彼囆g學科的基本性質是人文性質的課程,這是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本質特征,而新的美術學科教學則是以著重體現(xiàn)對學生的濃郁的人文關懷色彩為重要特征?;谶@種新的理念,美術教學的目標、方法、評價都已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何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就以我市獲省“一等獎”的課來作為事例;新教材蘇少版13冊《多變的顏色》一課,該教師將課件中的小標題換成了“眉飛色舞”,具有誘惑力,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做了兩套課件(教師課講和學生練習課件)大膽地將美術課移到了計算機房,通過教師機與學生機互動,教師與學生全體參與,整個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很成功,師生互動的高潮此起彼復。例如,在講解色環(huán)與冷暖色知識點時,教師設計了電腦動畫游戲“母雞分彩蛋”將色環(huán)中的12種顏色做成了12只彩蛋,讓學生在電腦前操作將彩蛋分揀到有冷、暖色的“草窩”里,學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游戲中學到了色彩知識。在講到用色彩表達自我,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時,課件練習題要求學生用各種色彩填色畫“彩蛋”,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畫好之后,選擇拋、打、砸、跳、探險等提示按鈕(按鈕用英文單詞標明,讓學生學習美術的同時進復習學過的英語單詞),點擊就會出現(xiàn)用Flash軟件制作的有趣動畫,而且是跟情緒有關的幽默動畫,生動活潑,并富有生活哲理與人文關懷,把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到了高潮。接下來欣賞古詩詞中的意境和文學色彩,《元日》、《憫農》和《滿江紅》等,讓學生體會文學家的情感表達形式,再通過欣賞音樂《二泉映月》、《花好月圓》、《十面埋伏》讓學生體會娣妹藝術的情感表現(xiàn)方式,然后設計一個游戲式的綜合題,將前面欣賞的詩詞名稱、樂曲名稱,色彩畫面排列三成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點擊按鈕,將表達情感一致的名稱連成直線。答對者送上一束“電腦鮮花”,以示祝賀。最后在延伸拓展時,一組動畫片提示情感因素與外部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往往是同樣的環(huán)境,人的心情不一樣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樣,感受也不相同。所以每個人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好的心情,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對待學習,敢于面對挫折與困難,積極向上快樂生活。本節(jié)課上,既讓學生學到了色彩情感知識,又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哲理和人文關懷,學生在愉悅學習的同時,得益非淺應該說這是一節(jié)具有探索性、時代性的新型美術課。
再如,蘇少版15冊《花鳥畫》一課,用一段名曲《空山鳥語》和記錄片《鳥的世界》導入新課,在欣賞古代花鳥畫作品的同時,教師對花鳥畫傳統(tǒng)題材梅、蘭、竹、菊畫法示范前,可先進行人格思想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梅之沖寒斗雪,蘭之清雅幽香,竹之虛心勁節(jié),菊之傲骨晚香,它不僅是對品德高尚的人格喻意,更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品質的象征。在賞析梅花的高潔品格時,配以歌曲《紅梅贊》讓學生欣賞、演唱,學生會由“紅梅”想到“江姐”的堅強不屈精神,使學生從“賞梅”到“愛梅”繼而“畫梅”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使本節(jié)課充滿了健康向上的勃勃生機。一節(jié)好課對教育者的個人素質、專業(yè)知識、綜合能力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那么教者首先要做到那些方面呢?第一,教師應具有學生意識,新課程中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學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育的全面價值都歸結到學生身上。第二,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平等中的首席,當學生平等的面對一個教師時,他的身心才是放松,自由的,才可以做完全的自己。第三,教師要嘗試多種教學思路,尋找開發(fā)生本學習的動力資源及其途徑,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第四,美術課上要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使學生主動又愉悅地學習,大家知道,用不同的方法導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產生對新知識的渴望,有利于新知識的吸收。在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在愉悅中學習,降低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快樂同樣顯得十分必要。另外,有效合理地利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網絡設備可以貼進信息社會的學生,更好體現(xiàn)美術課視覺型、情感型的教學特點,讓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充分的心理空間自由地參與每一節(jié)課,達到完善人格,獲得長久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興趣。
四、 思考與探索
美術課堂的多樣性、變動性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表現(xiàn)為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性,在這種課程環(huán)境下,師生有創(chuàng)造新形式、新內容的空間,具體的說有以下三個特點:一,美術教學更具有“人文性”,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各種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二是人文關懷。 二,美術教學趨于“生態(tài)性”,更顯現(xiàn)出地方特色和個性化的特征。美術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更加彰現(xiàn)。三,美術教學尋求“靈性”。靈性是強調挖掘學生的潛能和智慧?!叭宋男浴薄ⅰ吧鷳B(tài)性”和“靈性”將是今后美術教學的主要特征,也是構建充滿生命力的新型課堂的必要因素。讓我們抓住機遇,共同努力、大膽探索、與生共舞、與美交融、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尹少淳著 《美術及其教育》 湖南美術出版社
[2]《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北京師范大學大出版社
[3]《中國美術教育》 2005年2期
[4]《新課程 新理念 新起點》 湖南美術出版社
(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