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宏
動物牙齒大比拼
◆付秀宏
牙齒是動物身體中最堅硬的部分,數(shù)目較多,可以用來當武器。老虎、獵狗、鯊魚等都靠牙齒獨霸天下。
動物到底有多少顆牙齒,誰的牙齒最厲害呢?
海象個頭不小,終生生活在北極圈內。
它們有一對巨大的長牙,最長可達1米,重約4公斤,特別引人注目,有“象牙拐杖”之稱。其根部生于上頜,尖部從兩邊的嘴角垂直伸到嘴外,形成獠牙,很像大象的門齒。
海象很重,走路時就靠這對尖利的長牙鉤住冰面,帶動身體前行。要是遇到冰山,它們會用這對長牙刨開光滑的冰體,然后慢慢地向上攀登。在冰封的海面下,長牙還能鑿開冰洞,以便海象暢快呼吸呢。
海象的長牙一直長個不停,所以,它們一點也不擔心長牙會斷哦。
鯊魚塊頭大,有發(fā)達的下顎和鋒利的牙齒。
大白鯊的牙齒邊緣有細鋸齒,呈三角形,像鋸子一樣鋒利;虎鯊的牙齒寬大,呈臼狀;鯨鯊雖身體龐大,但牙齒短細如針,一顆顆整齊地排列著,形成一條寬寬的輸送帶,用來磨碎蝦、蟹和貝類。
鯊魚的牙齒生長速度不定,大約三分之一處于更換過程中。有的鯊魚每年能長幾千顆牙齒,原來的牙齒老化松動后,就會被后面的新牙取代。
鯊魚的牙齒鋒利無比,而且強勁有力,常常用來切、拔、攫、咬物品。有人曾將金屬咬力器藏在魚餌中,用來測定一條體長2.5米的鯊魚的咬力大小,結果其咬食壓力高達每平方厘米3000千克!
再強的利牙也有疏于防備的時候。
誰也不會想到人稱“冷面殺手”的鯊魚會被不起眼的盲鰻用利牙慢慢地殘害。
盲鰻用黏滑的吸盤吸附在鯊魚身上,緩緩地滑向鯊魚腮邊。它那不斷分泌黏液的吸盤在鯊魚皮膚上移動,鯊魚很享受。當機會來了,它就滑入鯊魚體內,用兩排角質利齒啃食鯊魚的腹腔。
由于一小時能吃完自己體重兩倍的東西,所以盲鰻呼朋引伴,用不了多久就會把一條鮮活的大鯊魚從里往外吃得只剩下空蕩的皮囊。
毒蛇之所以令人懼怕,是因為它有毒牙。毒牙的基部通過導管與毒腺相連,咬噬時引毒液進入傷口。毒牙后面有后備齒,當前面的毒牙掉了,后備齒就會補上。
毒牙分為管牙和溝牙,溝牙又有前溝牙和后溝牙之分。前溝牙長在其他牙齒前面,后溝牙長在后面。管牙長而略彎,長在上頜骨前部。
不同毒蛇的毒牙可能不一樣。少數(shù)游蛇類毒蛇長有2到4顆后溝牙,眼鏡蛇類毒蛇上頜骨前端兩側各有1顆前溝牙,蝰類毒蛇上頜長有管牙。
哪種動物的牙齒最多?當然是蝸牛。
在它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那是它的嘴巴,大小跟針尖差不多。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齒舌上面有一些角質小齒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使它看起來像擦姜末用的銼板。
這些牙齒最多有135排,每排105顆,總共有14175顆。雖然它們很小,人們用肉眼無法看到,但是很厲害,像一把銼刀,能輕松地磨碎葉子,咬碎泥土,挖掘地下隧道。即使你把蝸牛放入一個比它的身體還硬的硬紙盒中,它也能咬破硬紙板爬出來。
蝸牛牙齒雖多,卻往往吃素,很少吃肉。它還挑食,不吃蔥、姜、辣椒、韭菜等氣味很大的植物。當然,有一些蝸牛比較喜歡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所以它們會捕食體形較大的軟體動物當美餐。
有些動物的牙齒令人驚駭。你看了后,可能會嚇一跳哦。
一種叫“烏卡力”的猴子的牙齒不斷生長,把臉都擠壓變形了。由于這種猴子數(shù)量稀少,已被列入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
智利吸血蝙蝠的牙齒不僅可以吸血,還可以撕咬比自己重數(shù)倍的動物。據(jù)說,一群智利吸血蝙蝠可以在數(shù)秒鐘內將一頭成年馬變成骷髏。
長鼻馬生活在印度,外表溫和,牙齒卻有毒,毒性比蛇的毒牙還大。而且,牙齒縫里有十幾種劇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