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斌
(惠州市惠陽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局,廣東惠州 516211)
萬有斥力
鐘斌
(惠州市惠陽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局,廣東惠州 516211)
提出萬有斥力、萬有斥力定律、萬有斥力公式并證明及合適條件。萬有引力與萬有斥力關系,性質相反相互存在,斥力大時表現(xiàn)為斥力,反之表現(xiàn)為引力,相等時斥力、引力的力為無。引力常量等于斥力常量。測量引力常量時要考慮斥力的影響,否則不準。航天器軌道偏離美國科學家質疑“萬有引力定律”。其實是對星體的質量估計不準及沒考慮斥力的影響??茖W家們在測量萬有引力常數(shù)異常。精度高,測量常數(shù)相差大。這正是測量萬有引力常數(shù)沒有考慮萬有斥力的結果。萬有斥力與萬有引力對宇宙演化的影響。
物理力學宇宙萬有引力萬有斥力萬有斥力公式萬有斥力定律
萬有斥力定律及公式。萬有斥力定律:自然界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兩物體間的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跟它們的質量乘積成反比。
公式:
其中C為萬有斥力常量,F(xiàn)為萬有斥力,R^2為距離的平方,M與m表示兩物體質量。
適用條件。公式適用與質點間的相互作用,當兩物體的距離遠大于物體本身大小時,物體可視為質點;均勻球體可視為質點,R為兩球心的距離。它們之間的斥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萬有引力定律與萬有斥力定律關系。眾所周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兩物體之間都存在相互用的引力,兩物體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跟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
其中G為引力常量。將萬有斥力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結合起來。自然界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與斥力,引力與斥力相互作用的力,性質相反,方向相反。萬有引力常量等于萬有斥力常量。引力與斥力相互作用,當引力大時表現(xiàn)兩物體相吸引,當斥力大時表現(xiàn)為兩物體相斥,引力與斥力相等時,兩物體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測量萬有引力常量與斥力影響。當測定兩物體的引力常量時,沒有考慮兩物體相互斥力,引力常量將不準。測定引力常量或者斥力常量必須將引力與斥力同時考慮,這樣引力常量或者斥力常量將恒定,而不會出現(xiàn)兩物體的引力常量時時不同。
航天器軌道偏離,美國科學家質疑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據(jù)中華網(wǎng)記者樊宏偉報道,發(fā)射的宇宙飛行器偏離照“萬有引力定律”計算的軌跡,而且速度變慢,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對這一現(xiàn)象深入研究后,對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產(chǎn)生質疑[1]。其實并不是“萬有引力定律”失效而是對星體質量估計不準確,及沒有考慮斥力所造成。現(xiàn)在科學家測定的引力常量測定時,沒有考慮斥力,引力常量將不準確,但不會相差極大。用萬有引力定律公式計算物體質量,因引力常量不準及沒有考慮斥力,計算結果將不準確。
科學家們在測量萬有引力常量的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異常。例如在對“萬有引力常量”的測定中,目前兩組精確度最高的測量值雖然實驗達到萬分之一,但奇怪的是,這兩組實驗值彼此精度相差超過實驗精度的十倍以上[2]。正是因為測定引力常量時沒有考慮斥力的結果。
萬有引力定律及萬有斥力定律可以解析宇宙加速膨脹,以及宇宙爆炸而產(chǎn)生和成奇點再爆炸,循環(huán)不息。
幾年來發(fā)現(xiàn)的著名的宇宙加速膨脹,萬有引力定律無法解析的。按現(xiàn)代宇宙論,宇宙起源于一次宇宙大爆炸,宇宙因大爆炸而膨脹。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宇宙的膨脹速度應該因為宇宙星系間的萬有引力而逐漸減慢。但是自1998年以來,幾個相互獨立實驗觀測都證實我們的宇宙加速膨脹。這是因為只按萬有引力定律而沒有考慮萬有斥力定律的結果。按引力與斥力一起考慮當相同的宇宙星系質量時,隨著距離的增加,斥力越大,引力相對較小,因而星系距離越來越大,宇宙加速膨脹。是不是宇宙無限膨脹下去?宇宙將不會無限度膨脹下去,而是先膨脹后收縮,再爆炸產(chǎn)生新的宇宙。因為宇宙膨脹后到一定程度,各星系無法維持有規(guī)律穩(wěn)定運行而會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各星系質量增加,因而使各星系之間引力隨之增加,引力增強,距離隨之減少,根據(jù)萬有斥力公式,星系斥力之間的斥力減少,此強彼弱。當星系之間距離逐漸減少,星系引力增強大于斥力時,星系之間逐漸收縮,最后成一奇點,然后再爆炸成新的宇宙。
“先驅者號”跡反常的原因。“先驅者號”軌跡反常,這正是沒有考慮萬有斥力和質量估計錯誤的原因,如果重新估計星體質量,考慮萬有斥力的影響,將得到符合設計的軌道,“先驅者號”軌跡就不會反常了。
萬有斥力存在的證明。
構成物質的微小的粒子,質量很小時在兩粒子之間,距離大時就排斥,距離小時又吸引,正是萬有斥力存在的證明。在吸引與排斥臨界點上,可測量萬有斥力的恒量。
結論:這是萬有斥力的論文,有人說是牛頓發(fā)現(xiàn)的,這是死了N年的科學家,竟然發(fā)現(xiàn)新的力,定理、以及公式。牛頓根本就沒考慮萬有斥力,他以為就是萬有引力就夠計算。人說力是相互的,所以死了N年的科學家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斥力。就比如數(shù)學家提出數(shù),另外的數(shù)學家發(fā)現(xiàn)負數(shù),能說是前數(shù)學家發(fā)現(xiàn)負數(shù)嗎?正數(shù)和負數(shù)也是相互的。
[1]中華網(wǎng)2001年5月18日樊宏偉報道: tech.china.com/…4/ 20010518/1792449.html-2001-5-18.
[2]從先驅號軌跡反常談“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