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賓 ■安徽華東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隨著城市化的大發(fā)展,對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進而也造成了施工用地的緊張環(huán)境,所以更高層的建筑形式,也逐漸的成為城市建設中的發(fā)展趨勢,但是當樓層增高的時候,其上部結構的荷載也會隨著不斷增大,但是淺基礎的設計沒有辦法滿足荷載的設計和要求,所以應用高強度混凝土管樁技術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隨著高層建筑的興起,預應力的混凝土管樁技術也逐漸被建筑設計人員們所熱衷,其組成部分主要有高強度的混凝土,還有鋼筋骨架,一些鋼結構,比如端板,樁套箍等三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是選用了先張法的,通過離心成型的預應力混凝土樁,其形狀是環(huán)形的截面樁。和其他普通的土樁比起來,這種混凝土的預應力管樁,不僅擁有綠色環(huán)保,施工效果好,以及工程中造價低廉的優(yōu)點,而且這些當初設計的理論效果,也已經在很多的建設工程項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在不同的外直徑預應力的混凝土管樁中,它們的力學性能也有非常大的差異,即使是相同的外直徑管樁,根據(jù)管樁壁厚度的不同,它的樁體本身所能承載力的大小也會隨之變化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和其他傳統(tǒng)的樁型相比較,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優(yōu)點還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混凝土這種管樁的樁長不是固定不變的,其是可以不同程度的伸長而進行隨意的搭配,比如對這種持力層起伏變化非常大的地質條件,這種技術可根據(jù)實際起伏的具體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單節(jié)樁長,以此來適應這種地層變化的客觀要求,進而達到設計中想要的最佳經濟效果。第二點,混凝土管樁技術是選用工業(yè)化的生產模式,利用機械加工的技術成樁,所以在質量方面還是比較可靠,而且其樁身的強度要求也是相當?shù)母?,而且這種技術,即使是單樁的承載力,也要遠大于相同規(guī)格的其他樁種,并且在施工中,還有很強的穿透土層能力。和其他的方法相比較,這種技術成樁效果好,而且質量非??煽?,再加上沉降量小,所以基本上是可以滿足工程在各種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要求下施工。
(1)擠土效應對承載力的影響。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是屬于擠土樁的類型,在施工成樁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很強的擠土作用力,這種情況也就導致樁周圍的土受到不同程度的擾動,然后再重新發(fā)生固結的作用,這些問題,在實際的操作中,不僅會讓預應力混凝土樁周圍的土體強度發(fā)生改變,而且混凝土樁側面的摩擦阻力也會改變。這種情況通常都被稱為擠土效應。通過仔細的分析便可以知道,在混凝土樁沒有因為擠土效應而發(fā)生上浮的問題時,這種管樁的擠土效應,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增大樁體本身在豎向方向的承載力。而如果在樁身發(fā)生了上浮問題時,預應力的混凝土樁的端阻力就會有效的減弱,這樣單樁豎直方向的承載力就降低了。
(2)土塞效應對承載力的影響。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土塞就是管樁通過和管樁內壁產生的側摩阻力,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就會增加管樁的樁端,和樁下土體的接觸面積,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管樁在豎直方向的承載力。
(3)時間效應對承載力的影響。對預應力的混凝土管樁中的單樁承載力而言,其是會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的,具體而言就是時間如果增長,那么單樁承的載力同樣會增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時間效應。這種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土的固結實效問題以及土的觸變特性兩各方面的影響。很多技術人員進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其的檢測時間,如果超過了規(guī)定以后,樁的承載力不是沒有變化,而還會是不斷地提高,所以單純的用靜載試驗數(shù)據(jù)來確定樁的單樁承載力,這種做法本身還是不符合實際的。如果相關的設計人員,對樁的時效影響也能充分的考慮進去,從而提出有效的單樁承載力的設計公式以及方案,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很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在一些地區(qū),一般都是在工程設計過程里,依靠勘察報告里面所提供的地層情況,比如物理力學的實驗指標,然后再結合單樁承載力的經驗公式,進而估算出單樁的承載力,還有它的特征值,然后再用靜載的實驗方法來驗證和估算它的特征值能否安全可靠,如果可以滿足有關的沉降要求,那么樁體在施工的時候,就應該用等于極限值的終壓值,當作承載力的評判標準。
施工場地的巖層主要特征,第①層是耕地土,土層的厚度在0.3 到1.3 米。第②層是粉質粘土層,土層的厚度還1 到6.3 米,第③層是粉質粘土,土層的厚度是0 到7.5 米。第④層是粉質粘土層,土層的厚度是0 到5.5 米,而第⑤層是粉質粘土層,其土層的厚度是2.5 到7.9 米。
根據(jù)實際場地土層的具體情況,同時再結合工程單位的施工條件,建議采用樁基礎的設計,而且推薦選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確定選用管樁方案后,就要用第③層作為樁端的持力層,在樁端進入到這個土層的1.0 到2.0 米的時候,選用復合的地基基礎,然后再根據(jù)實際的荷載,選擇第⑤或者第⑥層的粉質粘土層,作為樁端的持力層。因為在實際的場地中,上部的土層強度比較高,所以在管樁基礎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因為樁體擠密的作用,而導致樁身開始上浮的問題,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每間隔一定的距離,就設置一個防擠溝,以及應力的釋放小孔,以此來減小擠土作用效應的強度,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進行通過取土來達到引孔沉樁的目的,這個工序要合理控制打樁的順序,對打樁的速度也要加以控制。
根據(jù)試驗相關的規(guī)范要求,在工地上隨機的抽取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根樁,分別進行實驗,因為實際的情況,所以不能對樁體本身做破壞性的極限實驗,所以實驗只是為了驗證,其是否滿足當初的設計荷載要求。具體的試驗數(shù)據(jù)如圖。
表2 載荷試驗數(shù)據(jù)表
通過以上的分析后,由總結可得:在選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的時候,一定要用第⑥層的粉質粘土層,作為管樁端面的持力層,而且四根靜載樁的累計沉降,在計算結果中都小于40 毫米,所以是滿足設計的要求,所以選擇這個土層作樁端面的持力層是比較合理的。而一同進行實驗的CFG 樁,在施工中出現(xiàn)了空洞,還有縮頸的不良現(xiàn)象,所以樁本身的質量是不能保證的,而且施工過程中,這些產生的多余的泥漿,還會對場地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實驗結果表明,用管樁的基礎方案,其承載力不僅高,而且施工速度還非常的快,在現(xiàn)場施工中還沒有污染,再加上靜載檢測周期較短。所一致推薦預應力的混凝土管樁的基礎方案,是非常合理可行的。目前這個項目的樁基礎施工技術,已經完成了大約半年的時間,沒有發(fā)現(xiàn)有樁體出現(xiàn)上浮的問題,所以在這種類型的地層中做基礎施工時,可以參照這個案例進行執(zhí)行,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在實際工程施工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可以避免灌注樁泥漿對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還節(jié)約了工期時間,進而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就目前而言,預應力的混凝土管樁的應用技術,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比較單一的,其中的很多技術,以及施工工藝,還有施工方法都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所以工程技術人員,還要繼續(xù)抓緊時間,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把預應力混凝土的管樁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做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1]葉建忠,周健.關于樁端阻力問題的分析與研究現(xiàn)狀[J].建筑科學,2006(02).
[2]張義.靜壓預應力管樁單樁極限承載力的應用分析[J].甘肅科技,2005(07).
[3]葉建偉.PHC 管樁在明發(fā)海景苑的應用[J].福建建筑,2005(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