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毫不夸張地說是畏之如虎,談作文而色變。寫作練習對于學生而言,可謂是搜腸刮肚,無奈東拼西湊,牽強附會,敷衍了事。所以寫作對于教師和學生同樣都是一種心靈的折磨。寫作本應是師生之間心靈交流的平臺;是學生向教師訴說生活中的困惑的橋梁;是學生向教師尋求指導和援助的通道?,F(xiàn)實情況卻與我們的理想存在天壤之別,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境界,此種結局是教師的原因抑或是學生的原因?我們應該進行自我反思。有的教師抱怨學生寫作水平不高;有的教師埋怨學生的接受能力低下;有的教師則氣憤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不端正。以上種種原因導致教師為學生的作文批閱采取了種種消極的做法: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只寫分數(shù)和日期,其他不著一字,可謂省時省力;有的教師批閱學生的習作則大聲叫好,卻又惜字如金不謂為何;有的教師批閱學生的習作囿于傳統(tǒng),情感結構內容浮光掠影,一筆帶過。此類批閱的方式有何結局?帶來教師批閱的疲勞,也增加了學生寫作的疲勞。如何針對性地走出寫作中師生雙方疲勞的陰影,創(chuàng)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呢?
一、教師調整心態(tài)
欲速則不達,急功近利的短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心理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寫作練習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練習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師對于學生的習作,可以從以下幾點循序漸進指導學生練習寫作。
首先,針對學生的書寫下功夫。在應試教育的今天,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而書寫質量直接決定作文分數(shù),可見對于學生的書寫,應該嚴格要求。特別是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不求學生在文采技法情感上有賞心悅目的審美愉悅,但求學生的書寫工整而不潦草,整潔而不涂抹,美觀而不連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寫作而言,書寫就是學生的武器,是學生寫作的門面,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階梯,是寫作走向成功的關鍵。書寫的要求應因人而異,因此,對于不同書寫水平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書寫潦草的,我們提示他要整潔規(guī)范;書寫涂抹的,我們要求他思路清晰,做到腹有千言、下筆寸間;書寫出格出行、參差不齊、大小不一的學生,我會提示他努力做到合理安排文字的結構,從而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出漂亮整潔的鋼筆字,贏得他人的欣賞贊嘆。初中起始階段教師講評作文應格外關注學生的書寫:(1)表揚書寫美觀整潔同學的作品,展示學生書寫才藝,告訴他們戒驕戒躁,再創(chuàng)佳作。(2)激勵書寫水平提高迅速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的前后書寫對比向班級內部學生展示他們書寫進步的巨大,鼓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兩種表揚目的只有一個,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與自信心,調動學生寫字練字的積極性,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教師對于學生的習作指導要從頭做起,簡單實用。寫作練習的內容可以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guī)律,消弭學生寫作的畏難情愫。寫作練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名句仿寫,可以是課堂上的口頭作文,可以是讀書筆記上的美段積累推薦,可以是“故事會”時的精彩敘事,提高學生的積累和表達能力。
二、初中學段的寫作練習的基礎文體落實于記敘文訓練,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戰(zhàn)略”
第一步,“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初步的寫作目標是學生記敘文要素的練習,“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能將這些要素在一件事情中清晰完整地敘述。第二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導學生描寫事件發(fā)生環(huán)境,練習學生寫景觀察描寫的能力。厚積才能薄發(fā)??梢郧捎脤W生的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積累寫景的好詞、好句、好段。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春之聲”“夏之韻”“秋之香”“冬之色”四季之歌的累積;引導學生“風”“霜”“雨”“雪”自然變化的積累?!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引導學生掌握寫景的方法和技巧,學會觀察。日久天長,學生習作自然變得豐富而有才情。第三步,“經一事長一智”,引導學生將生活中事件蘊含的道理、吸取的教訓,作為文章的結束語,將自己的感悟和老師及同學交流,引起師生的共鳴和借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過以上三步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描寫、敘事、議論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習作的可讀性和鑒賞力。
三、教師改變批閱傳統(tǒng)
傳統(tǒng)的“文尾”一句話兩句話乃至三句話的批閱方式已經與新背景、新環(huán)境不相吻合。假如我們的批閱方式不能與時俱進,依然落于窠臼,真像有首歌所唱的“山喲還是那個山,云喲還是那個云。”一種批閱方法從風華正茂的年輕時套用到垂垂老矣的暮年,從給參加工作時的第一代學生批閱沿用到學生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幾十年間老調重奏、長鳴不已,教師怎么會感到工作的快樂?又怎么會燃起工作的激情?又怎能不身心疲憊?學生呢?無論寫作是用心良苦、妙手偶得,還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教師的評語還是老面孔,依舊是那一套“年年歲歲花相似”的評語,他們的創(chuàng)造激情和欲望怎么會層出不窮呢?結局是學生懶于思考,惰于創(chuàng)作。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激情消失殆盡,疲于應付,水平可想而知。教師的批閱模式與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教師神累導致學生心煩,學生心煩促進教師心煩。
如果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的批閱評價方式而不加以改革創(chuàng)新,可以說是教育改革的失敗。教育的改革不是僅僅在教法、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等方面的改革,教學評價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面對每一個學生,面對每一篇嘔心瀝血、用心醞釀的學生習作。尊重學生的勞動就是尊重學生,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并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作文教學的指導與批閱是教師綜合素質能力的體現(xiàn),愿語文教師靜心、精心對待,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早日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