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學習一直是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也是中職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非常頭疼的問題。結合中職英語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易錯的詞匯專項練習,使用思維導圖對詞匯進行歸納、分類,構建詞匯網絡,這不僅激發(fā)了中職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記憶效果,也改變了他們的記憶習慣。
關鍵詞:詞匯教學;思維導圖;記憶習慣
一、中職學生英語的學習現(xiàn)狀
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中考的落榜生,他們的身上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平時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缺乏自制力和自信心,組織性、紀律性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厚,這尤其體現(xiàn)在英語學科上,相當一部分中職生在初中時對英語持放棄的態(tài)度,因此英語基礎相當薄弱。有的學生想學,但底子太差,詞匯量太少,無從下手。這無疑給我們中職英語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
二、英語詞匯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英語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說過:“沒有語法,人們可表達的實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笨梢娫~匯在英語語言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中職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要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yǎng)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而所有這些能力都是在詞匯量積累的基礎上產生的質變。
三、思維導圖簡介及促進詞匯教學的理論依據
1.思維導圖簡介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記憶之父”東尼·伯贊在20世紀60年代,基于對腦神經生理科學的研究,類比自然萬物放射性性狀,逐漸形成了關于放射性思維及其圖形表達的研究成果。依據大腦思維放射性原理,創(chuàng)設了一種以直觀形象圖示來標識概念之間關系的一種思維記憶方式。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2.知識可視化理論
知識可視化是指可以用來構建、傳達和表示復雜知識的圖形、圖像手段,用一些簡潔明了、直觀形象的視覺符號來表達某種比較確定的意義。心理學家佩維奧提出的雙重編碼理論為知識可視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他提出同時以視覺形式和語音形式呈現(xiàn)信息能夠增強記憶和識別。俗話說一圖值千字,知識以圖解的形式表示出來,為語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輔助和補充。而思維導圖正是這樣一種可視化工具,可以把圖形和文字,形象思維和直觀思維相結合。所以知識可視化很好地支持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意義,為它在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提供了有力的論證。
3.記憶加工層次理論
記憶的加工層次理論是Craik和Lockhart兩位學者在1972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人們對外來信息保持的程度取決于人們對信息的加工層次。加工層次越深,記憶就越深刻,遺忘的速度也就越慢。而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正是對單詞的詞義、讀音、拼寫等方面進行深層次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單詞進行分類組織,把新學單詞和過去學習的單詞結合起來,建立多種多樣的聯(lián)想關系,形成一個新的網絡關系,也大大提高了記憶的效果。
四、思維導圖在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1.以單元主題為中心詞的思維導圖
中職英語教材中的每一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中心主題展開,所以在教授單元詞匯時可以采用以單元主題為中心詞匯向四周發(fā)散,多角度拓展出本單元詞匯表上的相關詞匯,不僅中心詞匯和節(jié)點詞匯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而且各級節(jié)點詞匯之間也建立了相關的聯(lián)系性,這樣通過分類和聯(lián)想使本來看似毫無規(guī)律的個體單詞形成一個知識網絡,既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效率,也深化了主題知識。
以中職教材第五單元為例,主題是sports,整個單元的詞匯有接近50個,以sports為中心詞匯,再聯(lián)想到與sports密切相關的equipment,event,place二級中心詞匯,再由equipment發(fā)散出sportswear,racket,sneaker,tennis ball,hurdle等單詞,由event發(fā)散出baseball,badminton,volleyball,race,long jump,high jump,cycling,tennis等單詞,這樣一層一級地把原本雜亂無章的單詞串聯(lián)在一起,有助于激發(fā)中職學生記憶單詞的趣味性,調動他們的思維積極性,讓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分類、聯(lián)想,也達到了提高記憶效果的目的。
2.以字母組合為中心的思維導圖
中職學生在初中因為對英語缺乏興趣,所以很多應該在初中掌握的內容,他們根本沒有很好地掌握,這尤其體現(xiàn)在音標的學習上,很多學生連音標有多少個都搞不清。這一現(xiàn)象導致的后果是在進行單詞辨音的專項練習上,錯誤率很高。針對中職學生音標薄弱的普遍現(xiàn)象,可以采用以字母組合為中心點,該字母組合所發(fā)音音標為二級中心,后面再綴以相關例詞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
以字母組合ea為例,ea為中心點,該組合通常發(fā)的音[i:],[e],[ei]為二級中心,由音標[i:]發(fā)散出單詞pea,sea,tea,beach,read,lead,beat,由音標[e]發(fā)散出head,bread,weather,sweater,heavy,由音標[ei]發(fā)散出great,break,steak等。通過這種方式把相同字母組合的單詞按照不同的發(fā)音進行歸納和分類,許多學生在學習單詞的同時也開始關注音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學生單詞辨音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
3.以詞組中的動詞為中心詞的思維導圖
在中職試卷的單選題中,動詞詞組的辨析題比較多,一個動詞和不同的介詞或副詞結合就可以構成不同的詞組,這些詞組的意思有些接近,有些相差甚遠,學生容易混淆痛失分數(shù)。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動詞詞組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以動詞fall為例,fall為中心詞匯,再聯(lián)想到由fall搭配不同的介詞和副詞構成的動詞詞組,如fall out,fall in,fall off ,fall to,fall on ,fall over,fall down等作為二級中心詞,后面再綴以相關的中文解釋和例句。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新學詞組和以前學習的詞組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網絡,也有利于他們對相近詞組的辨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在課余時間很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分類、歸納、聯(lián)想,自己繪制英語詞匯思維導圖,最關鍵的是學生的記憶習慣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像過去一樣簡單地死記硬背,反復誦讀,而是會有意識地關注詞匯的發(fā)音、詞義、結構,并捕捉新舊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整理歸納后進行分類識記,這也增強了詞匯記憶的效果,提高了詞匯記憶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2]趙國慶.知識可視化及其學習支持工具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2006.
[3]魏紅霞.思維導圖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0.
[4]孫俊.基于思維導圖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5(0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