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綱領性理論成果,是現(xiàn)階段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其應當遵循三大基本原則:個性化原則是內(nèi)容、生活化原則是核心、幸?;瓌t是目標。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觀;個性化;生活化;幸福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價值內(nèi)涵
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概念是從人們對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chǎn)生的?!闭軐W意義上的“價值”是體現(xiàn)為我關系,所表明的是主客體關系的重要概念,以客觀對象的需求對人的需要滿足來衡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關系中,客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主體主要是包括高校學生在內(nèi)的廣大受教育者及身處其中的個人和社會。因此,廣義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可以定義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活動滿足廣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會需要的效用,是作為客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教學活動同作為主體的社會的人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這種關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在教育活動和社會關系中合乎主體全面發(fā)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目的而呈現(xiàn)出的一種肯定的意義關系。狹義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價值可以定義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實踐活動滿足廣大受教育者和社會需要的效用。
科學發(fā)展觀的內(nèi)涵主要包括核心是以人為本,發(fā)展是第一要義,使發(fā)展承載了科學的內(nèi)涵與人文意蘊,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時代價值。“堅持以人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最集中的體現(xiàn)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核心價值就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和核心價值。所以以人為本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定位是必然的結果。綜上所述,科學發(fā)展觀與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關懷價值層面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基本原則
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體現(xiàn)人文關懷的基本價值,大力弘揚以人為本的精神,也就成為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面臨的重大教學問題。由于人文關懷內(nèi)涵豐富,其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樣,筆者認為應主要把握三大基本原則,才能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個性化原則是內(nèi)容、生活化原則是核心、幸?;瓌t是目標。
1.個性化原則是內(nèi)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那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也就不例外,必須讓它具有個性化。一切的管理條文、規(guī)章制度都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角度出發(fā),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思考,探討二者之間的關系。尊重個性至上,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至上,要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滿意,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點去發(fā)展自己,關懷他人,發(fā)揮潛能,超越自己,走向世界。個性化教育就是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以社會法律為行為底線,以自己健全的人格為核心,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負責,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照顧自己,樹立基本的、健康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基本的處世原則,克服缺點、發(fā)揮優(yōu)點。當然,也應該容忍別人的缺點,給自己和別人提供發(fā)展的空間,使自己形成獨立高尚的品格。
2.生活化原則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核心,生活是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
高校的大學生活也不例外,這也是人的本質(zhì),只有把一切融入自己的生活,個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必須生活化才會展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化、生命化。高校應當采取各種辦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注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培養(yǎng)他們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社會建設者。
3.幸?;瓌t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目的
幸福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歸屬和目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社會主義社會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也不例外。從某個層面來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幸福是需要教育的。以育人為崇高目標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幸福。
總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把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價值取向以人為本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要目標內(nèi)在統(tǒng)一起來,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人文關懷教育的平臺和著力點,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文關懷素養(yǎng)具有重大的價值意義。要把這三個基本原則貫徹下去,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人文關懷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陳淑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關懷的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6).
作者簡介:范大明,1974年2月出生,學歷:博士,職稱:湘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與教學。
·編輯 李建軍